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化广州

大屋深深韵流长 西关小姐气自华

  • 听全文
  • 2024-07-10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广府文化孕育中西合璧、舒适实用的西关大屋 大屋里走出知书识礼的时代女性

  西关是古广州城西门外一带的统称,位于今荔湾区。清代,随着海外贸易的兴盛,西关成了广州乃至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心。作为近代广府民居的典范,西关大屋巧妙融合了本地“三间两廊”的精髓,适应广州湿热多雨的气候,形成独具一格的建筑风貌。青砖石脚间蕴含着近代商业文明的辉煌与神韵,庭院深处则隐藏着岁月的风云变幻和无尽的故事。西关大屋不仅仅是建筑,更是广府文化实用、开放、兼容、创新的生动体现。

e32037c21eac08111d6c.jpeg

龙津西路骑楼里的西关大屋

  大屋溯源

  “从官塘街走进巷子的南头,迎面第一家就是何家,是门面最宽敞,三边过、三进深,后面带花园,人们叫作‘古老大屋’的旧式建筑物。水磨青砖高墙,学士门口,黑漆大口,酸枝‘趟栊’红木雕花矮门,白石门框台阶……十分气派。”小说《三家巷》中的“古老大屋”正是清末和民国时期出现在广州城的一种独特的近代民居建筑类型——“西关大屋”。

  清代

  富庶西关 甲第相连

  广州城西的西关一带,以今龙津路为界,北为上西关、南为下西关。今天,在恩宁路一带畅游的人们很难想象,脚下古朴的麻石路昔日都在水中央,人们出行全靠船舶。“水绕重城俨画图,风流应不让姑苏”,在清代本地诗人笔下,这里一派水乡风情,令人流连忘返。

  隋唐之前,这里还是一片广袤的沼泽。南汉时期,这里广建宫苑,成了皇家贵族的休闲之地。到了明代,沿西濠和下西关涌两岸的商业活动逐渐兴起,形成了著名的十八甫“街圩”商业区。

  清代,随着粤海关和十三行的设立,西关成为广州乃至全国举足轻重的对外贸易中心。此地邻近泮塘城郊,河汊纵横,荔岸荷塘星罗棋布,风景宜人,大批富商巨贾、达官贵人纷纷在下西关涌地兴建豪宅,著名的西关大屋正是从此时开始兴建的。住在西关,也成了身份的象征。当时广州的潘、卢、伍、叶四大富商家族以及科考状元、探花等无一不住在西关。

  清代道光、咸丰年间,上十八甫商业区以北、宝华坊以西的西关地区也开始大规模建设居住街区。宝源路内巷宝源北街18号无疑是西关大屋中的佼佼者。屋主梁大镛是道光年间广州有名的瓷器商人,在同文街(今十三巷、杉木栏)、豆栏街开设“五常”“缙成”商号,人称“瓷器梁”。梁大镛被清廷赐予二品顶戴花翎。他有5个儿子,为每一个儿子都盖了一栋大屋。他自己居住的大屋被称为“梁资政第”,占地2000多平方米,有厅堂屋宇二十余间。

  小画舫斋 犹存墨香

  晚清年间,西关得风气之先,新式教育、新闻出版、西医等新事物蓬勃发展。据史料记载:“光绪中叶,绅富相率购地建屋,数十年来,甲第云连,鳞次栉比,菱塘莲渚,悉作民居,直与泮塘等处,壤地相接,生齿日增,可谓盛矣。”当时,富商名流、在东南亚打拼的华侨和知识精英纷纷在上西关涌与下西关涌之间的平原上买地置业,盖了一栋栋大屋。

  在这些西关大屋中,被公认最具创意的,是荔枝湾畔的小画舫斋。光绪中叶,广东台山人黄福在南洋发家致富,回广州置业,其中就有小画舫斋。这栋西关大屋是一座环形建筑,精致幽雅的房舍相连,中间是露天花园,别具一格。建筑内的“船厅”形同画舫,两边全是套刻蓝玻璃的“满洲窗”。小画舫斋临水,白荷红荔,古木荫翳,修篁掩映,恍如仙境。

  黄福的大儿子黄景棠参加科举考试,获拔贡功名。他拥护百日维新,康梁变法失败后,黄景棠绝意仕进,投资铁路、码头、房地产等。民国初年,黄景棠去世,他的弟弟黄子静成了小画舫斋的主人。黄景棠、黄子静对传统文化十分痴迷,书画古物收藏极丰,还经常召集文人墨客画家雅聚。如果客人擅绘画,就款待于“读画楼”,好吟诗的,则款待于“诗境亭”。近代诗人黄节曾赋诗抒怀:“灯前风物花先放,楼外春寒夜已沉。最是满江渔火绿,归舟还载一年心。”

  岁月流逝,清末豪宅与财富传奇,化作历史书页上的淡淡墨香。如今,复建的小画舫斋静静地矗立在碧水之畔,向世人展示着那段永不褪色的文化记忆。

  民国时期

  大屋“瘦身增高” 各层都开窗

  西关大屋和四合院相比,有何不同?岭南城市和建筑历史研究者禤文昊说,北京四合院是都城规划的产物,位于城内,成形于古代,相对稳定,业主是传统的官宦阶层。广州的西关大屋则是城市化的产物,位于城郊,成形于近代,业主是新兴的工商业士绅阶层,大屋建筑结构、材料、装饰与时俱进。

  在民国时期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广州的建筑基本更新了一遍。据统计,兴建于1911年至1927年的建筑约占66.82%。当时,随着建筑技术进步和城市人口增多,用地更加紧张,新建、重建的西关民居开始“瘦身”,并向空中发展,至少二到三层,且各层都开窗。

  耀华大街上共有39个门牌号,明字屋、竹筒屋以及中西结合的洋楼别墅比邻而居,俨然成了一座近现代西关民居博物馆。虽然明字屋只是一正一偏的“两边过”,但父母长辈仍住在首层正间厅后,这个传统并没有变,许多屋主也照以“西关大屋”称之。层数的增加抵消了间数的减少。禤文昊对记者说,民国时期,西关大屋不仅增开窗户,还会开楼梯门,使各层独立对外,便于分家或分租。

  此时,西关大屋的建筑外观形象及细部装饰方面开始出现西式元素,在建筑结构方面亦局部使用水泥等新材料。离耀华大街不远的宝源路,就有不少中西合璧的大屋。宝源路9号看上去不起眼,但考究的趟栊门和铁艺窗花,还是不经意间流露出当年大户人家的风范。

  中西合璧 充满烟火气

  与晚清十三行行商的豪宅相比,民国时期富商的宅邸要低调许多。

  如果不是1937年一场奢华的“世纪婚礼”,宝源路一带的街坊很难注意到“花纱大王”陈泽球就住在这里。婚礼的男主角是邓华熙之孙邓又同,女主角是陈泽球的女儿陈艳琼。出嫁当天,陈艳琼带着珠宝玉器和整套紫檀家具等嫁妆,从宝源路9号前往多宝路“邓宫保第”,“队伍停停走走有半里路长。她戴的凤冠有七八斤重,为了璀璨夺目,装上了电灯泡。六天之内,筵开数百席”, 这是平日低调节俭的陈泽球,唯一一次向世人展示他的财富。

  当时西关人多地窄,人们建房时往往会占满整个地块。陈泽球设计住宅时,却反其道而行,专门在门口留出一块空地,一则能让路人躲风避雨,二则希望家人出门免遭风雨,三则教育子女要以退为进,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拥有立足之地。

  小画舫斋附近也建起了一座中西合璧的大屋,青砖墙体和典型的“三重门”保留了西关大屋的传统风貌,而带有四根西式支柱的阳台与圆弧形山花图案则展现了西式建筑元素的精致与优雅。这栋建筑原属于知名粤商陈廉仲,陈廉仲后来将其卖给了抗日名将蒋光鼐。之后,因身在广州的东莞籍人士筹办在穗子弟读书的莞旅中学,蒋光鼐慷慨地把这栋楼借给莞旅中学当校舍,自己与家人迁居到东山梅花村的小居所。如今,这栋故居成了荔湾区博物馆的一部分。

  民国时期的西关大屋,不再是可望不可即的深宅大院,商人、华侨、牙医、名伶、报人、教师杂居一巷,成了邻居。许多西关大屋内部被重新分割、改建,形成“左邻右舍,济济一堂”的新居住模式。

  广府文化学者叶曙明说:“扒着脚门往里看,有钱人家,不过是在中堂多挂几幅字画,多摆几张酸枝桌椅,桥台上陈列几件名瓷罢了。有的西关大屋、竹筒屋里,住满了四姻九戚、同乡同学、亲朋好友,屋主把房间出租给别人,自己做包租婆、包租公。大家同门异户,在同一条青云巷中出入,在同一个屋檐下吃饭,低头不见抬头见。没有鲜明的等级观念,平民化、世俗化,才是它的灵魂所在。”正如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所展现的那样,西关大屋里三代同堂、亲朋好友共居一屋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和烟火气息。

14ecad5652c96c9a24cc.jpeg

西关大屋内的青云巷

  建筑特色

  西关商贸发达,在寸土寸金之地建起的西关大屋,既保留了广府传统民居“三间两廊”的精髓,又巧妙融入了适应广州湿热多雨气候的设计元素,展现了广州人低调实用、传统且开放的特质。

  建筑格局蕴含礼仪 舒适实用通风避暑

  位于荔湾湖畔的西关民俗馆,是参考传统西关大屋的建筑结构复建的。行走其间,仿佛穿越时空,传统西关大屋独有的韵味一下子展现在眼前。

  保留传统“三间两廊”精髓

  明清时期,广府村落内最常见的是“三间两廊”民居:主座建筑三开间,两侧为廊屋,中间是天井。西关大屋保留了传统“三间两廊”的精髓,但建在寸土寸金的街巷里,布局就必须更紧凑。临街门廊往往不大,看上去平淡无奇,内里却大有乾坤。有些西关大屋进深长达三四十米,着实展现出广州人注重低调实用的特质。

  “这是西关大屋中最常见的‘三边过’布局,正间以厅堂为主,两旁偏间为书房和客房,通常称‘书偏’。”民俗馆工作人员打趣说,这栋西关大屋与“七边过”的邓宫保第相比,可以说是“小屋见大屋”。

  西关大屋以中轴为中心,房间左右对称,秩序井然,最高大的地方是正厅。正厅以及头房是长辈起居之地,屋脊最高,装修陈设最为考究。这样的布局反映了广州人传统的家族观念,也体现了大家庭长幼有序的居住模式与礼仪规范。

  厅与厅之间以天井相隔,门官厅、轿厅和正厅之间的天井都是方方正正的。除了屋顶开天窗采光,有的天井上也加了小屋盖和天窗,下面用绳子扯动开合。粤语中“拉埋天窗”的说法正来源于此。“拉埋天窗”后被引申为结婚,成为一家人之意。

  建筑元素形成有效通风系统

  在炎炎夏日走进西关大屋,第一感觉就是凉爽。原来,西关大屋的设计,把通风、隔热、防晒、防潮等方方面面的需求都考虑在内。矮脚门、趟栊门、庭院、天井、敞厅、青云巷(因地势前低后高,寓意“平步青云”,可通风防火)、槛窗、天窗、水窗以及可活动的屏门、满洲窗,构成了一个非常有效的通风系统,对外封闭,对内通透,冬避风寒,夏避暑热。

  西关大屋的室内装修颇为讲究,木石砖雕、陶塑灰塑、壁画石景、红木家具、木雕花饰,展现了岭南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审美情趣;而玻璃及铁漏花、满洲窗、蝴蝶窗(横门口上方的半圆形、带蝴蝶图案窗棂的彩色玻璃窗)、刻彩图案,又巧妙地融入了西式元素。

e16a42072913184e2eb4.jpeg

西关大屋闺房内饰颇为精致。

da52d57e60554e2b4dc7.jpeg

西关大屋横门门头上部的“蝴蝶窗”

  西关大屋以其典雅大方的外观、实用宜居的内部空间以及精致细腻的装饰风格,在清代中晚期成为岭南民居的代表,迅速在珠三角地区及港澳等地流行起来。如今,当我们走进佛山的东华里或是澳门的卢家大屋,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而来的西关风情。

  西关小姐

  广州有句俗语:“西关小姐,东山少爷”。 西关大屋见证了近两百年的沧桑变迁,西关一带更孕育和滋养了广府文化明珠——西关小姐。

  走出大屋深闺 西关小姐成为影后

  西关富庶繁华,文化教育也相应发展。清末民初,现代学校云集西关,规模在全国为最,其中就有相当多的女校。1868年,广州首个女子学校真光书院在西关开办。1899年,西关又开设了最早的女医学堂。一些名士在女校担任教员,如潘达微曾同时兼任洁芳女校、培淑女校等多所学校的美术教员。

  “西关小姐”的称谓,最早出现在清末,指广州西关一带的名门望族、富家女子。当时,她们读书学习,一般是请家庭教师上门执教。民国初年,西关开明的士绅富商逐渐改变“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让女孩子到新兴办的学校就读,西关小姐开始参加社会活动。20世纪20年代以后,大多数西关小姐开始到附近的学校读书,且不只限于读女校。有些念完高中后还考上了大学(如岭南大学等),甚至出国留学。她们成了新兴知识分子,学英语、学钢琴,有些还在项链上插上自来水笔,以便学习。

626f49d5c6172aae4887.jpeg

1921年广州岭南大学的女生

  “西关小姐”逐渐演变成一个打扮入时、接受过新式教育、有着新潮思想的女性群体。越来越多的西关小姐外出工作,成为机关职员、公司文员、会计、医务人员、中小学教师等。她们身穿新式旗袍,脚蹬高跟鞋,打扮时髦,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一举一动都成为当日的时尚标杆。

  1935年,14岁的西关小姐陈云裳应香港导演邀请,主演了粤语影片《新青年》,从此声名鹊起。她演出了57部影片,荣膺“中国电影皇后”称号,还演唱了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影片《木兰从军》中,她把花木兰智勇双全的品格和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演绎得荡气回肠。放映结束后,观众席掌声雷动。上海滩刮起一股“云裳热”,诸多新开的店铺纷纷以“云裳”为名,人们唤她“南国美人”。

8dc8d7378f9c2afa1cab.jpeg

陈云裳

  倡导女性自立 “穗城奇女”救死扶伤

  很多西关小姐投身医护事业,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张竹君。

  张竹君是地道的西关小姐,出身名门。幼年一场大病,令她对西医产生了浓厚的热情。1897年,21岁的张竹君打破当时只有男子才能学医的传统,进入博济医院(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南华医校学习,后转入夏葛女医学堂,以优异的成绩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1901年,张竹君在西关开办了中国第一所由女子创办的医院——禔福医院,并自任院长,专为平民治病,不久又创办了南福诊所。她把诊所开在广州闹市。出门时,她梳一条男式“大松辫”,身穿男式西装、脚蹬学士装鞋,坐四个人抬的敞篷椅轿,常引来路人驻足而观。她自己则手捧外文书,泰然自若。张竹君的特立独行,在当时成为奇观,坊间由此流传开一句歇后语:“张竹君坐大轿——倒看洋书。”

  1902年,张竹君毅然把南福诊所改为育贤女学,这是广东最早由中国人开办的女子学校。她亲自讲授医学、天文、地理等课程,还设立了女工艺厂,广招学员,传授编织等技艺,以帮助女子自立,被誉为“女界梁启超”。

  1904年,凭着高超的医术和判断力,她成功协助广州平息了一场霍乱, “穗城奇女”的名声不胫而走。

  1911年,武昌起义的枪声吹响了辛亥革命的号角。张竹君参加同盟会,并亲往前线,在炮火中出生入死,救治伤员。《申报》热情报道了张竹君的义举,赞扬她是“中国的南丁格尔”。

  脱离传统禁锢 西关女将威震排坛

  很少有人知道,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女排就已威震亚太排坛。当时,女排的领军人就是在广州西关长大的卢惠卿。

  卢惠卿毕业于真光学校。这所新式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体能训练。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对体育深感兴趣的卢惠卿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少女年代就成了运动健将。

  1925年,卢惠卿以国家女排主力队员的身份,赴菲律宾参加第七届远东运动会。

  1927年,卢惠卿以国家女排队长的身份,率队参加第八届远东运动会。她的扣杀球又准又狠,常常让对手防不胜防。

  1930年,卢惠卿成为执掌国家女排(中华女子排球队)的掌门人。同年5月,第九届远东运动会在日本举行,卢惠卿以广东女排为班底组建队伍,以教练身份率队出征,荣获亚军。

  抗战胜利后,卢惠卿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体育系深造,获哥伦比亚大学体育博士学位,成为在该校获此学位的第一位中国女子。同时,她还在国际上普及太极拳。移民美国期间,她不仅教当地人打太极拳,还用英文撰写了《太极拳手册》,将中华传统文化推广到海外。

  从深闺千金到独立女性,西关小姐以她们的才情、勇气与智慧,书写了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成为历史和文化的符号。直到今天,追求独立、自主、知识与进步的西关小姐的形象依然熠熠生辉。

  风情犹存巷陌间

  有学者说,西关代表了具有广州特色的近代商业文明的精髓和神韵。

  “民居建筑中,西关大屋最有岭南风味。”在作家梁凤莲的回忆中,西关大屋在她心里镂刻下的,全是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厚实的木趟栊是儿时攀爬的玩具,厅堂阁楼的角落旮旯,是捉迷藏躲斥骂的好去处……井水沁凉沁凉,浸泡于其中的汽水啤酒、西瓜香瓜,与冰镇的无异……厨房的炉灶里,老火煨着一大沙煲南杏北杏菜干汤,香味满屋子游走着,然后左邻一碗右舍一碗,然后就在洒过井水的庭院的青石板上,铺上一张溜溜滑的竹席子,夏天的凉就这样纳过来了。”

  走进西关,走在长长的麻石巷中,一道道趟栊门在眼前闪过,昔日清脆的木屐声仿佛声声入耳。即使被热闹的商圈环绕,住在这里的西关街坊仍然守着古屋老宅,种花养鸟,喝早茶,听着悠长粤韵,生活怡然自得。逢源街一带每周都有私伙局演出,首家粤语相声艺术馆落户于耀华大街24号,吸引了不少街坊前来领略当代粤语相声大师黄俊英的艺术魅力。

  在时代的变迁中,保存完好的西关大屋并不多见,但西关大屋蕴含的建筑文化从未远离。不管是在恩宁路的骑楼群,还是在龙津路多宝路,趟栊门、满洲窗等建筑元素的美丽踪迹无处不在。

  有些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西关大屋成了博物馆,李小龙祖居就是这样一个案例。博物馆用了包括全息投影在内的诸多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游客体验。人们可以站在全息投影前,与李小龙来一次“隔空交流”。

  一些没有挂上文物保护建筑铭牌的西关民居被改造成了面店、糖水铺、民宿、茶室、书店、粤菜馆、西餐厅、咖啡馆等,成了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宝源路101号曾是一家百年老宅,如今是一家私房菜馆,店主李俊锋对西关大屋有着很深的感情。1900年,李俊锋的祖上从广州迁到广西藤县,修建了一栋西关大屋。2017年,李俊锋接手了“宝源路101号”,依照自己儿时住在西关大屋里的记忆,对这栋百年老屋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大宅里保留着当年居住于此的西关名医陈爱伦的旧物,这些药柜、药瓶和医书被完好地展示在一楼餐厅里。“期望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停下来、慢下来,细心体会老西关的文化底蕴。”

  正如著名教授黄天骥所说:“西关地区,特别是内街环境的风韵,以及西关人那种活跃好动而又从容不迫的气质,没有被雨打风吹一去而不复返。生猛淡定的品格,在新的时代,又有新的发展,新的变化。”

  西关大屋三件宝 青砖石脚三重门

  “西关大屋三件宝,青砖石脚三重门”, 这是西关大屋最显著的标志。

13df40a19a83a086f79a.jpeg

西关大屋的矮脚门、趟栊门、大门又称“三件头”。

  西关大屋的青砖石脚,乍看朴素,其实造价不菲。石脚用坚固的麻石作基,再用水磨青砖围砌而成空心墙,墙面打磨得平滑而有光泽。青砖密度高、耐磨损,可经数百年不磨蚀,而空心墙则有隔热、保温等作用。

  俗称“三件头”的三重门,可以应对岭南炎热潮湿的气候。所以,不仅西关大屋有“三件头”,竹筒屋(开间极小,进深极长,小门面里面,房间一间套一间,形如竹筒)等其他岭南民居也有“三件头”。第一重门是矮脚门,高度约为大门的一半,上不到顶,下不着地,关上时既可保证屋里的隐私不被窥看,也可通风透光;第二重门是趟栊门,设滑轨,可推拉。因粤语中“双”和“丧”同音,故趟横架着的圆木必须是单数;最里面一层是大门,多用坤甸木或樟木制成,把门关上后在屋内上锁,全家就可高枕无忧。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