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旅资讯

一起去南越王宫 看唐代彩绘人俑

  • 听全文
  • 2019-11-04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和颜悦色——陕西省出土唐代陶俑专题展”开展

彩绘胡人牵驼俑

彩绘胡人牵驼俑唐代彩绘人俑唐代彩绘人俑仕女俑仕女俑

彩绘胡人牵驼俑、彩绘仕女俑、三彩骑马俑……120件(套)陕西省出土的精美陶俑,11月1日亮相广州。这个题为“和颜悦色——陕西省出土唐代陶俑专题展”由南越王宫博物馆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是华南地区首次举办的有关陶俑艺术的专题展览,也是2019年南越王宫博物馆年度压轴大展。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2月9日。

为了配合展览,主办方还特别准备了《文明的回响——雅韵大唐》唐代汉服展示、《射礼叠影》射艺表演。

主办方表示,唐俑充分呈现出当时的社会民生、宫廷生活和对外交流等景象,是大唐盛世的真实写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借鉴。“和颜悦色”展览,释放的是中华儿女期盼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永恒的光明愿景,希望通过展览从中华文化宝库中汲取精华、汲取能量,激励文化自信,成就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彩绘胡人牵驼俑首次离“家”

本次展览全面展示唐代的天王俑、胡人俑、官吏俑、女性俑、乐舞俑和动物俑。展览所展出的陶俑大多数出自有明确纪年的墓葬,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首次离开收藏单位的彩绘牵驼胡人俑。

有趣的是,珠圆玉润的仕女俑再次引发唐代关于“以肥胖为美”的话题。一直以来有专家断言唐朝人审美“以肥胖为美”,并列出若干理由:唐朝经济繁荣,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态;唐朝文化开放,兼容并包,心宽体胖;唐朝皇族身上的鲜卑血统,使他们天生喜爱健硕体魄的女性。

这一说法真实吗?有学者认为,人们之所以认为唐朝女人以胖为美,主要依据是杨贵妃的肖像画以及唐代宫廷绘画和仕女画中的女子形象等。而细看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不难发现,画中的宫女、仕女,根本说不上肥胖。

有学者以诗僧贯休《白雪歌》的两句诗,证明唐人并不以肥胖为美:“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意思就是,人无论贵贱,都不应该养成肥胖的样子。还有学者从唐诗中“细腰”“窈窕”等词语的修饰内容进行印证。据考证,唐诗中,“细腰”“窈窕”都是用来形容美女的。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