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旦期间广州共接待市民游客529.53万人次 文明氛围得到市民游客点赞
文明风尚
2019年元旦小长假,广州城里城外喜气洋洋,精彩活动亮点纷呈,节日氛围浓厚。大数据监测数据显示,假日期间,广州共接待市民游客529.53万人次。旅游市场兴旺火爆,市民游客的文明旅游氛围也更加浓厚。市旅游局和市文明办进一步深化文明旅游宣传教育、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引导广大市民游客争做文明有礼广州人,广州文明旅游的新风尚得到市民认同和点赞。
自觉排队最让游客感到称赞
广州正大力营造文明旅游氛围,各大景区、公园、酒店和博物馆等地的不文明现象大幅减少,自觉排队、爱护公物、注意公共卫生等行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大家都觉得旅游环境更加舒心,更加满意。
自觉排队最让游客感到称赞。在新开通的地铁14号线从化客运站,连日来的客流巨大,但是秩序依然井然有序,在地铁口入口处,常常会看到人们自觉排队进站,人们排起“长龙”一直延伸一百多米,大家都静心等候,没有人插队或者鼓噪。晚上10时多,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看到,尽管入口处的排队“长龙”没有减少的迹象,但人们依然有序地在排队进站,不少市民拿着手机刷屏,有的市民则互相聊天打发时间。
“排队很正常啊,大家有秩序进站,才能确保安全、最快、最有效搭乘地铁。”说起排队等候的感受,许多人都异口同声给出了相似的答案,大家都把有序排队作为日常习惯,对于排队更是发自内心的遵守。记者巡城发现,在公共交通枢纽,自觉排队、保持公共卫生、不大声喧哗,已经深入每个市民和游客的心中。“在广州公交汽车站搭乘公交车,环境很好,而且大家都自觉排队上车,令人感觉城市文明程度确实领先。”来自长沙的游客许小姐如此赞许道。
广州文明旅游氛围的形成,离不开宣传推广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据介绍,广州市旅游部门以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5·19中国旅游日”、国内外推介会、展览会等为载体,发出文明旅游倡议,开展宣传活动;指导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利用宣传栏、LED屏、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全方位、多渠道进行文明旅游宣传;开展“旅游厕所文明宣传大行动”,在景区厕所挂放宣传画、标语口号、温馨提示等公益海报;形成网上网下立体宣传声势,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进一步提升了旅游从业人员和广大游客的文明旅游意识。
向不文明行为说不
广州文明旅游越来越深入民心,并且得到广泛认同和遵守,以至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出现时,立即就遭到了市民和游客的劝导和指正,大家都齐心合力维护文明氛围,共同创造身边美好的环境和舒适的心情。
在广州动物园,一些儿童设施不时会被成年人所“霸占”。元旦假期首日上午,在科普长廊旁的儿童摇摇椅,不时就有成年人坐在上面玩乐,有的成年人嫌不够尽兴,还互相拍照留念,玩得兴高采烈,全然不顾旁边的小孩和家长的目光。他们的行为和喧闹声,引起了周边家长和小孩的侧目,有家长轻轻摇头,对这些成年人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表示不满。公园管理方及时制止了这些成年人的不文明行为,并且劝导他们不能占据儿童设施。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公园管理方加强了园区的管理,乱扔垃圾、乱投食物给动物的现象大幅减少。
元旦假期也是赏花的好时节,全市各大公园都有鲜花展出,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观赏。不过,一些不文明的赏花行为,则让人大扫雅兴。有市民和游客反映,有些游客在拍照时,并不爱护花树花儿,有的游客将身体太过靠近梅花,造成梅花损毁掉落,有的游客则拉着梅花的枝干拍照,直接把枝干给折断了。
有市民反映,尽管不文明行为仍有存在,但也是少数现象,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都对这些不文明现象嗤之以鼻,大家都自觉抵制,并且挺身制止和劝导,对不文明现象说“不”,让不文明现象得到遏制和消失。
相关报道:
把文明礼仪化为城市底色
广州不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 创建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悄然成风
多年来,广州不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政府作为,公众响应。《广州市民礼仪手册》一纸风行13年、“友爱在车厢”唤起一段段延续32年的美好回忆、《广州市市民文明公约》正迎来新时代大修订……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悄然成风。
公交地铁主动让座,斑马线上车辆礼让行人,上下车自觉排队,用餐自觉打包,赏花不摘不踩,文明有礼已成为市民日常行为习惯,文明礼仪正内化为城市底色,根植于每个人心底,流露在日常之间。
《广州市民礼仪手册》
国内首个市民通俗礼仪知识读本
2005年12月1日,《广州市民礼仪手册》作为国内首个市民通俗礼仪知识读本出版面世,66页小手册,篇幅不长,引领风气的力量却不小。之后经多次修订再版,与广州市民素质教育相伴13年。
《广州市民礼仪手册》开篇论述了“广州人礼行天下”的重要性。正文部分,手册从衣饰礼仪、饮食礼仪、居家礼仪、出行礼仪、言语礼仪、社交礼仪、休闲礼仪、志愿服务礼仪、环保礼仪共9个方面的礼仪知识和行为规范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及垃圾分类也写进了手册。该礼仪手册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融入广州本地民情风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对广州本地方言、本地民俗中应该注意的礼仪细节通过“温馨提示”的方式做了强调,使得读者更容易接受。
出版方表示,这本小小的市民礼仪手册,诠释的不仅是礼仪、礼貌、礼节,而且蕴含了立国、立民、做事、做人的丰富道理,传递了人们对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以及对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的共同追求,目的是成为广大市民学习礼仪知识、提升文明素养的“良师益友”。
一本市民礼仪手册,可以温暖一座城市,也可以塑造一座城市的文明气质。据悉,《广州市民礼仪手册》发行13年来,已先后多次再版印刷,累计发行量数十万册,目前已成为很多新老广州市民道德修身的参考书目之一。
“友爱在车厢”
让“微笑”遍洒各服务行业
广州市文明办从2011年起,连续7年开展“让座日”活动。而早从1986年开始,广州一汽巴士5路线与沿线12个单位联合倡议发起“友爱在车厢”活动,持续开展30多年来,文明友爱精神不断发展。“友爱”“微笑”的服务文化,也在商业、饮食、卫生、交通等各服务窗口单位的大力倡导下渐渐辐射渗透,让“友爱”的氛围不断发展、延伸,“友爱在车厢”活动也渐渐成为广州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光彩夺目名片。
家风家训
数百年来代代传承
对广州人而言,讲文明、知礼仪、懂礼貌的社会风尚有着深远的渊源,早已浸润在家庭教育与家风传承之中。
被誉为番禺四大古祠之一的石楼陈氏宗祠善世堂,记载着石楼陈氏家族传承数百年的家训家风。在祠堂的二进仪门次间砌拱形门口,分别印刻着“入孝”和“出悌”四个大字。这源于《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意思是教导陈氏后人在家中要遵从伦常孝道、长幼有序的礼仪。
2012年,以陈秋明为代表的陈氏宗族年轻人,开始关注宗祠的命运变迁并努力筹资,如今正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这片乐土,也逐渐从荒废的工厂遗址,变成了陈氏宗亲祭祖、聚会、舞狮的基地。他盼望着,善世堂的修复,不仅能够让陈氏宗族找回凝聚力与家族自豪感,还能够将传承数百年的“孝悌”礼仪家风,进一步传承发扬。
在家风家训的传承上,有“文明教育从娃娃抓起”一说,能否将少年儿童培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公民,同样决定着未来国家整体的文明礼仪水平。
2018年开学季,记者在培正小学采访时发现,孩子们的文明礼仪教育从走进校门那一刻就开始了。“最希望孩子能够懂礼貌。”在开学日采访中,这是大多数家长对孩子们的期盼,尤其是刚刚读一年级的新生家长,“做人首先应该知礼,所以希望孩子在学校讲规矩、懂礼貌,千万不能成了‘熊孩子’。”
“文明礼仪”主题月
扣好人生扣子,从修身立德开始
通过模特生动的形象行为表演,将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点头礼”“鞠躬礼”“递接礼”“握手礼”“公共礼”“手机礼”“微信礼”“电梯礼”等展示在观众面前,生动而具感染力……借2018年第16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之际,由广州市文明办、广州市创建办主办的“生活有礼更精彩”——2018广州市“文明礼仪”主题月主场宣传活动在南沙区东涌公园举行,吸引相关单位嘉宾、学生、周边村民等共300人参加。活动开场便上演了上述引人入胜的一幕。
“要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通过模特的行为形象展示,让节目生动逼真,贴近生活和具有亲切感,使广大观众容易接受,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著名的礼仪教育专家马君老师介绍说。
记者从“文明礼仪”主题月主场活动现场获悉,参加表演的队伍来自各个年龄段,有活泼可爱的孩子、有志气高昂的青年、有热情满满的退休老人,还有相亲相爱的亲子家庭。来自情缘艺术团的老人们和政务窗口工作人员精心创作诗歌《文明礼貌赞歌》,用朴实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文明社会的美好,掀起了全民讲礼貌的新风尚。情缘艺术团的张老师说:“能参加广州市‘文明礼貌月’宣传活动,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在创建文明和谐广州的道路上,我们会继续贡献力量,传播正能量。”
文明礼貌,从娃娃抓起。学生代表胡星禺向全体观众发出践行文明礼貌的倡议,动员现场观众要争做宣传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垂范者。台下的群众和学生纷纷表示:今后要与礼貌为伍,与文明同行。随后,有40多名小学生有序地来到台上进行“告别陋习、崇尚礼仪,争做文明小使者”的宣誓签字活动。孩子们一笔一画认真地在宣传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在刚才的宣誓签字活动上,我想起了老师常对我们说的话,要扣好人生第一个扣子,要从修身立德开始。”学生小叶分享说。
多年来,广州不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政府作为,公众响应,让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悄然成风。公交地铁主动让座,斑马线上车辆礼让行人,上下车自觉排队,用餐自觉打包,赏花不摘不踩……文明有礼已成为市民日常行为习惯。文明礼仪正内化为城市底色,根植于每个人心底,展现在日常之间。
“全民讲礼仪”
千场巡讲掀尚礼之风
自2017年11月广州市“全民讲礼仪”千场巡讲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各区、各相关部门以“讲文明、有公德、守秩序、树新风”为主题,以生活礼仪、社会礼仪、职业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网络礼仪为主要内容,以行政执法部门、机关公务人员、服务性窗口行业和党员、学生为重点,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活动,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推进文明礼仪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进家庭,引导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懂礼貌、知礼仪、守礼仪的良好习惯。千场巡讲持续到2018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累计开展活动865场(次),参加人数达10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