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旅资讯

书香文化作伴 乐享假日时光

  • 听全文
  • 2018-06-19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端午小长假广州各大文化场馆火热迎客 文化游成市民游客假期“心头好”

昨日,不少市民游客选择在广州图书馆度过假期最后一天。

18日,不少市民游客选择在广州图书馆度过假期最后一天。

“以前来广州都是走大众化的游玩线路,现在更喜欢游览‘文化广州’。”端午小长假期间,从揭阳来广州的陈女士专程带着家人到广东省博物馆看展览。事实上,从小长假首日起,广州的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等各大文化场馆就持续迎来接待高峰。广州的不少文化场馆都成为市民文化休闲、外地游客来穗“打卡”游览的文化地标。

据统计,小长假期间,广州图书馆共接待读者近10万人次,广州市属各博物馆共接待观众约7.5万人次,市文化馆服务接待市民22万余人次,“端午档”的电影票房则达近1500万元。

市民游客双双青睐“文化游”

记者18日从广州市文广新局获悉,市属各大文化场馆从小长假首日起就持续迎来接待高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端午小长假期间,广州图书馆共接待读者9.5942万人次,借阅图书11.1638万册;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共接待读者2.035万人次,借阅图书7.4177万册;广州市属各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4985万人次;广州文化馆服务接待市民22万多人次。虽然昨天是周一,陈家祠、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同样正常开放。

据了解,在进各文化场馆的人员中,从外地来广州进入文化场馆的人员呈增长趋势,可见“文化游”已成为市民与游客共同的“心头好”。据端午节小长假首日统计,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来穗游客进馆人数占总进馆人数的60%,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来穗游客人数占总人数的26%。

此外,截至记者发稿时,“端午档”的广州电影票房为1437.76万元,观众达37.696万人,放映场次9095场。

外国留学生带父母逛广图省博门前排长龙

位于广州新中轴线上的几座文化场馆一直是广州市民文化休闲、外地游客来穗“打卡”的文化地标。在广州图书馆内,来自荷兰的中山大学留学生MaartjeLensink专程带着来广州旅游的父母到图书馆感受书香。“我平时就喜欢到广州图书馆看书,这里不止藏书多,建筑风格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轻车熟路地告诉记者,图书馆8楼的多元文化馆有很多英文书籍,最近还在举办她喜欢的比利时作家乔治·西默农的展览。也有许多大中学生选择在此备战考试。来自广州三中的高二学生小袁说,端午小长假这几天都在图书馆复习,比起家里和学校,图书馆的书香氛围更让人能静得下心来。

与广州图书馆比邻而立的广东省博物馆同样人头涌涌。在广州读大学的95后龙同学在领票处排了半个小时队才进入场馆。他说,天气炎热,在图书馆、博物馆逛逛都是很好的选择。“省博的展览很丰富,这次把之前没有看完的自然资源馆看完了。”来自揭阳的陈女士则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到省博来“增长见识”。她说,如今来广州旅游已经不满足于大众化的游玩线路,更青睐游览“文化广州”。

不过,也有市民选择更加清净的小众书店。市民廖女士说,由于节假日在图书馆常常找不到座位,所以假日会选择一些人流量较小的小众书店。

在各大文化场馆吸引大量客流的同时,也有文化场馆选择带着馆藏和活动走出门去。上周,广州刚刚启动“羊城之夏”2018市民文化节,广州市文化馆准备了讲座、展览、体验课堂等许多诚意满满的活动,走进商场、书城、学校、传承人工作室等地,与市民展开亲密互动,将优秀文化带到市民身边。

端午节期间,广州文化馆服务接待市民22万多人次,举办了多场馆外活动,如在广州购书中心的广式家具体验课和乞巧文化体验课,让亲子家庭一起动手参与广式家具榫卯拆装,学做乞巧手工。

18日正值端午节,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还邀请了十余个家庭到泮塘过节,在荔湾最负盛名的龙船景——泮塘龙舟活动当天,体验龙舟民俗,感悟这古老的龙船情结。虽然被邀请到现场参与的家庭有限,但在线观看直播互动的群众达到22万多人次。此外,广州非遗体验游之学习岭南古琴艺术海珠区“琴心之旅”和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广彩体验课,都让众多非遗爱好者体验到非遗的魅力。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