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旅资讯

6大世界级默剧将在十三号剧院上演

  • 听全文
  • 2017-11-01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花城秋夜流淌着诗和乐

6大默剧陆续有来

《双生姐妹》(美国)

《钢琴师》(芬兰)

《光》(英国)

《天堂轨迹》(英国)

《寻找快乐》(英国)

《一主二仆》(荷兰)

时间:11月3日~12月3日

缄默无声中,流淌着花城秋夜里的音乐和诗歌。11月3日起,由广州话剧艺术中心主办的“国际默剧演出季”将在广州十三号剧院掀开帷幕。来自美国、英国、芬兰、荷兰4个戏剧大国,6部各具风格的默剧作品,共计22场演出,带领广州市民品味全国独此一场的国际级文化盛宴。“十三号剧场,在养育着广州的城市性格。”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所感言,秋夜的剧场,绘就出花城的一道绚丽风景。

花城秋夜:

传来缄默无声四国音诗

“花城秋夜”系列活动之一,“十三号剧院国际默剧演出季”将在广州沙河顶举行。这是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在以往每年一度的“十三号剧院国际戏剧演出季”的基础上,今年寻求突破的一次特别演出安排——以“默剧”这一跨越语言障碍的创意演出,吹响名家名作集结号。同时,这也将是广州乃至国内首个以“默剧”为主题的国际戏剧演出季。

默剧演出季所有剧目均来自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优选剧目,在此权威认证之上,再由广州话剧艺术中心的剧目制作人亲临艺术节现场,综合考虑剧目质量、口碑评价、市场需求和广州观众的接受程度等不同因素后,最终精选出6部佳作。

这6大剧作平均演出时长为60分钟,剧目演出时段集中,平均一周一新剧,每个剧目平均演出3~4场,集中在11月浓缩呈现。主办方强调,6大剧作大部分为国内首演,剧目门票统一为280元/张,提供学生票、早鸟票、会员折扣等一系列优惠。

默剧之美:

用整个舞台“表演”故事

语言是表达人类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工具,但当一部剧摆脱了台词的约束,整个舞台都变成了故事的主体——动作、音响、服装、灯光、道具……视听所及都在陈述与表现。

法国默剧大师马塞尔·马索,当被人问及为什么会选择“默剧”时,他说:“语言不必然能够表达我们的内心世界。”他认为默剧就像音乐一样,没有国界和种族之分。当嘴巴被“关闭”,身体和舞台一起开始讲述……在这里,一切可能性都因创意得以发生。

作为舶来品的默剧在广州有市场吗?据了解,开票不过大半月,默剧季票房已达30万元,证明了广州市民的鉴赏力与高品位,高水平艺术演出的市场前景“很乐观”。

剧在广州:

低价高质演出培育市场

“广州话剧中心10年来的探索和追求值得向同行推广。如何在新时期将剧团的工作适应新形势,广州话剧中心给我们做出了回答。”原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希腊戏剧研究专家罗锦鳞曾向国内同行建言。

10年来,广州话剧艺术中心一直坚持用低价高质的演出,坚持售票不送票的市场培育原则。他们认为,依靠送票进剧场,戏剧没有生存的空间,也不会赢得观众的尊重与珍惜。

“一切‘座’为上,一切‘座’说了算,这是电影《梅兰芳》里的台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在广州话剧艺术中心研讨会上说,10年来,广州话剧中心“越来越有样儿”,从售票到演出的循环间,把观众送走,又凭借艺术的感染力,再把观众请回来。他形象地形容,“这个种子往深一扎,十年扎出了根,观众被培养起来了。”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