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用高压水枪清洁天后宫广场。
文旅盛会 精彩纷呈
据介绍,本届妈祖文化旅游节是南沙的大型传统性文化旅游活动,是一年一度的文化旅游盛会。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妈祖耀千年•福佑新南沙”,前后将为期4天。开幕式当天,来自潮汕地区的三百多名年轻的演员将穿着传统的华丽服饰,表演大型《妈祖颂》歌舞,这是一场精彩的表演,也是历届广州南沙妈祖旅游文化节的重点保留节目。开幕式当天,南沙妈祖文化学会的会员还进行隆重的大型妈祖祭祀仪式表演仪式。
妈祖文化节期间,各类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既有在天后宫广场举行的南沙文化展览,展示南沙自贸区两周年的发展;又有非遗文化荟萃秀表演,南沙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舞、莫家拳、香云纱服饰秀、鳌鱼舞等现场表演。
工作人员在清洗妈祖像。
工作人员在清洗妈祖像。
今天上午,记者看到天后宫内一片繁忙的景象,工作人员正忙着用高压水枪清洁天后宫广场上高达15米,用360块天然花岗岩石雕砌而成的妈祖像,对位于天后宫山上的山门牌坊上“南沙天后宫”牌匾及两侧对联进行重新的上金油,以喜迎妈祖诞辰1057周年。据介绍,“南沙天后宫”牌匾及两侧对联是天后宫重建时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同志亲笔提写。
由于今年是妈祖诞辰1057周年,天后宫今年将在主要的道路、场馆、大树和灯柱上挂上1057个红灯笼,并用约10057株一串红、黄虾花、凤仙花、鸡旦花等各类鲜花对天后宫园内的绿化带等场地进行布置,以增加活动现场氛围。同时,也准备了1057袋平安米和1057妈祖面方便游客和信众购买。
工作人员对天后宫园内的绿化带等场地进行布置。
工作人员对天后宫园内的绿化带等场地进行布置。
妈祖圣像 更换新袍
据了解,为庆祝妈祖诞辰1057周年,南沙天后宫方面今年为将在妈祖文化节期间参加巡游的妈祖圣像更换价值达一万元的全新衣服“妈祖袍”。
天后宫方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服装从冕冠、霞披、云肩、妈祖袍到百褶裙、四季衣一套共九件。霞披上绣有海浪、双龙、祥云,云肩上绣有双凤,龙袍正面绣有龙头与双龙、莲花。两边衣袖各一条龙,裙边绣海浪与海生物。背面绣有双凤与寿字。全部采用潮绣手工制成,历时1个多月才完成,衣袍绣工华丽,制作费用近一万元。届时,庄严的妈祖圣像将与广大市民见面。
工作人员为妈祖圣像更换全新衣服“妈祖袍”。
工作人员为妈祖圣像更换全新衣服“妈祖袍”。
据介绍,为了换上该套新衣服,天后宫方面按照传统的程序上香“问杯”选定吉时,并专门挑选5名少女信众为妈祖换袍,男性不能参与。而在为妈祖换袍前也有着一定的讲究,首先要自己沐浴净身,然后用香茅柚子叶水帮妈祖净身,随后为妈祖一件一件就穿上去,一共是九件。活动期间,广大市民游客不妨到现场实地去欣赏下该套华丽的服饰吧。
投入资金 升级改造
为了迎接本届妈祖文化旅游节的到来,让广大市民游客看到一个环境更优美的南沙天后宫,工人师傅们正对园区的多处地方进行紧张的施工改造,以便在开幕式前完工,迎接广大市民游客的到来。
据介绍,南沙今年投入了资金约600多万元,对景区进行了共六大项的升级改造,全面提高景区整体接待和服务水平。重点对天后北路(红绿灯路口)到景区服务中心总长度约0.8公里的路面进行重新的规划的升级改造,重新铺砌了人行路面,增设专用人行道,做到人车分道,确保广大游客人身安全;对景区主通道两侧大榕树周围的地面进行升级改造,铺设花岗岩石树基围;对景区主通道两侧建筑物进行美化升级改造;投入约20万元对景区园林绿化景观进行升级改造,铺设草坪近5000平方米,种植特色树木、各类鲜花数万株,绿化改造面积约10000平方米;拆除共八间临时商铺,拆除共八间临时建筑物及儿童乐园项目,扩宽面积约8000平方米,并新增近100张椅子,方便游客休息;对海边石牌坊周边进行升级改造,专门从福建采购优质的花岗岩石,重新铺设位于天后宫海边正门前上百平方米的广场,并将牌坊下的门更换成传统的仿古闸门。
工人师傅们正对牌匾及两侧对联进行重新上金油。
4月16日上午,来自中山(台湾)胜母宫、东莞(台湾)朝安宫,将组织千名台商拜祭团前来南沙天后宫向天上圣母妈祖“暖寿”,提前预祝南沙天后宫向天上圣母妈祖圣诞千秋生日快乐。并台湾以传统仪式朝拜祭祀,体现妈祖文化精髓传承。朝拜祭祀阵队:广东狮、太子阵、舞龙、官将首(增、损将军)、神轿、小法团等组成。
福地洞天 圣景寻趣
今年,记者还从天后宫相关负责人了解到,南沙天后宫还有一个多年来未被广大市民和游客发现的一神秘圣景。这个圣景名字叫做“福地洞天”。
据了解,由于南沙天后宫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个风水宝地。2009年,南沙天后宫购置近万棵金黄色的金叶连桥花木规划种植了“天后圣景 福地洞天”字样景点。景点位于景区中轴线石牌坊后两侧,目前花木生长茂盛。但由于周边树木历经多年生长,现已绿树成荫较难发现,若能从高空望下仍可清晰可见且壮观,若去天后宫拜奠妈祖的话,就不妨去看一下这个深藏多年的圣景吧。
福头洞天圣景。
八卦花图 山上远眺
位于天后宫中轴线的八卦花图景点,是建设天后宫时一并建造,主要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花木种植组合而成,从天后宫景区最高点可尽收眼底。
八卦介绍: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最原始资料来源为西周的易经,内容有六十四卦,但没有图像。《易传》记录“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故近代考证认为所谓太极即宇宙,两仪指天地,四象就是四季天象;如春是少阳,夏季称太阳,秋是少阴,冬季称太阴,而八卦再分三爻,自然是指廿四节气。表面上“太极八卦图”明显是指地球自转一周年而复始。
而此时,天后宫内的近千棵宫粉紫荆花也盛开灿烂,成为本届妈祖文化节的又一旅游景点,成为广大发烧友“长枪短炮”的火力点。
据主办单位介绍,活动期间,每天前30名购票进入景区的游客免费赠送平安米或妈祖面1份,送完即止。
工作人员为妈祖圣像更换全新衣服“妈祖袍”。
链接:南沙天后宫简介
天后林默,(公元960-987年)民间称之为妈祖,是沿海百姓祭祀的海神。传说她自幼聪慧,熟谙水性,常渡海救助遇险船工和渔民;她还洞察风云变化。预测天气,告诉船户可否出航,保护渔舟及商船的安全,被人们尊称为神女。林默死后被奉为神祗,立祠供奉,尊称妈祖。
明代,南沙鹿颈村曾建有天妃庙一座,清乾隆年间重修并定名为“元君古庙”,后被日军炸毁,仅存留石构件若干。一九九四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倡议并捐资重建南沙天后宫,于一九九六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庆典。重建的南沙天后宫坐落于南沙大角山南麓珠江口岸,面对烟波浩瀚的伶仃洋,依山临海、气势恢宏,宫殿建筑群按清代官方法式营造,风格典雅庄重,布局错落有致,其规模是现今世界同类建筑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