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乞巧节传统现代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七夕成广州文化新名片
七夕,北京路,不少市民开心逛街购物。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适逢七夕,广州满城浪漫,各种传统和现代活动丰富多彩,吸引无数游客来领略乞巧文化,感受七夕气氛。这个佳节,如今正成为广州一张文化新名片。
9日是七夕,广州城内有不少文化活动。广州塔和广州市乞巧文化交流协会携手打造了2016·广州乞巧文化节“广州塔·醉七夕”系列活动,吸引无数游客前来乐享其中。
9日晚记者在嘉年华看到,醉手巧集市现场设有广绣、红豆饰品等巧手工艺作品摊位,现场进行慈善义卖,还邀请了宫灯、榄雕、广彩等非遗工艺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
高潮时刻出现在点亮小蛮腰的一刻:7组由大众票选出来的亮塔人,包括杰出艺术家、民间乞巧艺人、乞巧传承人代表等,成了当晚的亮灯大使,亲手点亮小蛮腰,让全场气氛达到最高潮。
8月5日至8月10日期间,在广州塔一层环形通道,举办“七夕风情展芳华”赛巧会展览。
该展览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优秀作品展,展出广州乞巧文化组委会收集的各区优秀参赛作品,包括传统七夕供案、乞巧传统工艺品和青少年文创作品;第二部分是艺术大家女红展,通过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巧妙结合,用女性的细腻,从传统手工艺中找到结合点和突破点,把中国传统文化及手艺蕴含到更现代的表现技法中。展品涵盖了染织、刺绣、广彩、拼布、绘画等作品。
本次展览于8月6日上午举行开幕仪式,当日下午现场邀请了小小游客与女艺术家们进行艺术创作,亲自搭建一个既充满爱、又体现着不同地域文化的家,一同走进丰富多彩的建筑世界。
黄运华和阎家勤夫妇在喝交杯酒,他们相伴已长达60年了。广州日报记者骆昌威摄
六十载钻石婚补你一场婚礼
77对金银婚夫妻7日~9日在白云山上参与了一场七夕金婚银婚盛典活动。七夕当天的婚礼中,有一对夫妻的结婚时间长达60年,即“钻石婚”。他们就是黄运华和阎家勤夫妇,今年都为81岁。9日,他们特意在相伴60年后补上一场婚礼。
上午10时18分,身着大红岭南传统嫁衣的阎家勤坐上了花轿,黄运华就站在喜轿旁。轿夫抬了一小段路后,阎家勤下轿,挽着黄运华,两人一同走上广场的高台。接下来,他们和其他20对夫妻一同参与男士献花、喝交杯酒等环节。
“我们年轻时没有条件(办),住的都是帐篷、木板房。”黄运华告诉记者,当年结婚根本没有举办任何仪式,登记就算成了家。如今能在风风雨雨60年后补办一次婚礼,两位老人都很高兴。
1952年,来自广东兴宁的黄运华和来自湖南长沙的阎家勤都赴东北读书学医。巧合的是,两人不但是同班同学,而且还被分在同一个学校学习小组。回忆起当年,黄运华笑道:“她是我的组长,是我的领导啊。”这时一旁的阎家勤说:“后来他在我们医院当院长,我就是一名普通医生,他才是领导。”
1956年,两人一同毕业。两人都选择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尽管两人如愿被分配到了昆明,但两个单位相距三四百公里,两人只能以书信来往,借鸿雁传情。
被问及相守中最重要的东西时,黄运华总结道:“我们有比较深厚的、在学校一起生活的感情基础,这是最重要的。不管怎么吵,我们都不会忘记那种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