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旅资讯

红线女旧居述粤剧逸事

  • 听全文
  • 2015-12-28
  • 来源:南方都市报
  • 分享到
  • -

2015年是著名粤剧大师红线女诞辰90周年。25日,位于广州市华侨新村友爱路20号的红线女旧居正式对外开放,粤剧粉丝可以“零距离”感受女姐生前在此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她与粤剧鲜为人知的往事。

生前居住时间最长住所

1955年,红线女从香港回到内地,定居在广州。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特别关照,专门为红线女修建住房。红线女旧居位于广州市华侨新村,从1957年始直至她晚年离世(“文革”期间约有六年曾搬离此地),红线女一直居住于此,是红线女生前居住时间最长的住所。

据资料记载,当时“红宅”别墅耗资4万元,于1957年建成。另花数千元外汇购置窗帘及装饰材料,建房费用原定每月从红线女工资中扣除。到1960年,为照顾名艺人的生活,余下欠款免予扣除。

该住所由一栋两层半楼房和花园组成,主体建筑曾于1997年推倒重建;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红线女生前曾在该住所接待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以及一大批文化人。此外,她为粤剧的传承劳心劳力,只要发现好苗子,都会接到家里来同吃同住,手把手地教导。像红派弟子欧凯明、黎骏声、郭凤女、苏春梅等,都曾在这里居住过。

目前部分开放明年全开

这座别墅,门口有一方水池,养有鱼群。小院里,种有参果、兰花、桂花等植物。这个小院也是红线女生前练嗓的地方。客厅里,有一个造型特别的落地钟,但指针就永远停留在8点半处。2013年12月8日晚上8时30分许,红线女突然离世,粤剧界痛失一名大师和旗手。

广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表示,广州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非常关心和重视红线女旧居的筹建工作。广州市文化部门也对红线女旧居的历史价值以及旧居的文物保护非常重视。2013年红线女逝世后,政府协助家属对旧居进行保护和管理。到2015年,政府通过有偿置换的办法,将房屋产权收为国有,红线女的家属无偿捐赠了原旧居内的大部分遗物,保留了旧居的原貌。红线女旧居是红线女艺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红线女艺术中心负责日常开放及维护。目前仅是部分开放,明年还会根据修缮及布展工作情况,逐步实现全面开放。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