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面中轴线花海绵延近千米,姹紫嫣红,妩媚动人。
经过两个多月的整饰“阵痛”,沙面岛梦幻般的整饰效果已经初显。记者5月17日走访沙面岛,发现前段时间全部围蔽起来的沙面大街,变成了一条千米花街,姹紫嫣红的鲜花开满一片,十分惊艳。另外,虽然岛上的整饰工程仍在继续,但很多建筑的棚架已经卸下,经历百年风雨的文物建筑,通过此次整饰将“返璞归真”,沙面岛重现最纯正的欧陆风情。
记者5月17日从沙面北街拐进沙面大街,眼前出现一片花海,凤仙花、海棠花等姹紫嫣红一片,延绵近千米,与此前围蔽施工的景象有天壤之别。
据设计师介绍,沙面大街花园设计,配合沙面欧陆风情,属于欧式对称型设计,以花园中心大道为准,两边一些硬地被改造成了花坛,种上了各种时花。两旁绿化带则增加了开口处,成为居民开放式活动场地。据初步统计,沙面全岛本次整治共增加绿化面积约4000平方米。
沙面大街道路使用罗马石铺装,与沙面欧式建筑风格协调,沙面二街和大街两侧用平石铺装,形成别具特色的约2000米的“绿道”。
比较特别的还有,沙面小学西南端广场被设计成了一个国际象棋棋盘。这个约30平方米的棋盘,黑白相间,今后会配备立体棋子,可用作活动会场及居民休闲地。更有意思的是,沙面小学的学生还可扮演棋子,进行户外趣味活动。
文物建筑立面整饰进入尾声
据悉,本次沙面整饰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岛上150多座文物建筑的整饰。记者昨日看到,许多建筑已卸下了棚架,一部分的文物建筑正现真容。沙面大街54号旧胜利宾馆原本涂得又红又黄的外墙多已洗净,露出原有的灰色花岗岩和仿石;抹灰风格的沙面大街59号原亚西亚火油公司,整饰后黄色墙体中嵌着白色装饰线,开着绿色窗户。
沙面迎亚运综合整治的文物保护总负责人、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教授汤国华介绍,沙面全岛建筑物的外立面整饰其实并不是穿衣戴帽,而是统一“卸妆复容”,恢复建筑物的原色和原有的外廊、“牛角”等建筑特色。
据粗略统计,目前沙面建筑立面整治工作已接近尾声,完成了80%,除沙面实验小学两栋楼等到暑假才开工外,其他整饰在6月底会全部完成。
两成建筑恢复初建外廊
汤国华介绍,沙面主色调是红、淡黄、灰,多采用传统的材质(如红砖、仿石、水刷石)整饰立面,以求恢复其历史原貌。整饰较有难度的是一些反复修整的建筑,如北街61号的四层建筑,墙体原本是红砖,但后期被覆盖上约5厘米厚的泥浆,现在将其凿开才出现在世人面前。目前正在做的是恢复红砖清水墙的原本真实风貌,并对损害处进行修复处理。“这些东西很多在国外都已经没了,外国人应该来这看看他们老祖宗的东西。”汤国华说。
“大概有20%的建筑恢复了原来的外廊。”汤国华说,沙面许多建筑原来设计有外廊,后来出于安全或扩大室内空间的考虑,很多长廊被封上了窗户。
另外,近期广州频遭暴雨袭击,但据沙面街道办事处的负责人介绍,暴雨期间竟然没有接到一件水浸街的投诉。
据了解,沙面在这次整治当中,推进雨污分流、三线下地、自来水管改造等工程,目前进度已经超过90%,在6月底前可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