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在黄埔文冲大田山麓文冲陆氏的村民向记者反映,陆氏第六代祖先的合葬墓在工程方施工时被破坏。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考古人员在抢救性考古挖掘的过程中发现,该地除了陆氏古墓,还埋藏着3座汉代至晋代的砖室墓,距今约2000年历史。7月8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到黄埔区文冲大田山麓新发现的古墓群进行了初步勘察。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介绍,根据他们的初步勘察,可以肯定这片古墓群为汉代至晋代的砖室墓,包含3个古墓,距今约有2000年的历史,是黄埔区目前为止发现最为久远的墓葬,有相当高的文物价值。目前,这3座墓已经有不同程度的损毁。
古墓群的发现充满戏剧性。黄埔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古墓所处之地本来是文冲陆氏第六代祖先陆胜余和妻子陆戴氏的合葬墓,距今已有不下500年的历史。今年2月至3月期间,山地承包人计划种植树木,于是将山地挖土推平,以致破坏了陆氏墓地。发现古墓受损后,陆氏后人立即将情况上报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抢救性考古挖掘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又挖出了更古老的墓,原来,文冲陆氏第六代祖先的古墓是埋在这些砖室墓之上的墓葬。
记者另外获悉,文冲陆氏家族近日还发现一处怀疑为元代的进士墓。该墓位于黄埔区华坑附近,上有“皇元岁进士显四世祖考受卿陆公府君合葬之墓”的字样,具体情况正在等待考古专家进一步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