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旅资讯

市民广场遍布广州

  • 听全文
  • 2010-06-14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大批市民在江湾文化广场锻炼身体 

   唱歌、跳舞、健身、漫步……一边是喧嚣的人人竞相谋生的大都市,一边是安居乐业的群众文化活动,在繁华的广州闹市,人们在刹那间发现,一座座悠然自乐的市民广场悄然出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乐!昨日,记者在沿江路东堤发现,短短百米堤岸,呈现出盛世市井安居乐业休闲图。


  晨光中:阿姨笑看珠江风云变

  “右脚提高,左手扇子放得不够高”,52岁的周阿姨在沿江路东堤舞动着红扇,还不断提醒同伴要如何舞动好扇子。

  记者发现,舞动着红扇的阿姨共有十多名,年纪并不算大,大约在五六十岁之间,她们中间多是刚刚退休的工人或者企事业单位干部。“生活无忧无虑,我们把身体养好,就是现在最大的事情”,周阿姨在纺织系统退休,自言是“忙碌了半个世纪”,“但停下来总觉得身体有些不舒服”。

  年前一天,周阿姨在东堤散步,发现数名阿姨在学扇舞,曾经在知青时代当过文化干部的她不自觉地开始加入这个扇舞团体,并经常与大家切磋舞蹈技能。

  “珠江两岸高楼平地而起”,周阿姨见证了珠江两岸的整治,“健身设施多了,马路干净了,路灯变亮了,整体环境也越来越漂亮。”

  周阿姨扇开扇合,笑看珠江风云变。上午9时30分,周阿姨舞完扇子,约上三五知己,到茶楼叹“一盅两件”,“退休有退休金,我们还有什么好愁的呢?”


  华灯下:卿卿我我恋人跳华尔兹

  华灯初上,老人家散步唱粤剧,恋人们偎依着,喧闹的东堤再次恢复了平静。

  而一对年轻的恋人情不自禁地跳起了华尔兹,而在群众的目光中,他们又有点羞涩,跳了几步后,又停了下来。转而挽着手,消失在夜幕之中。

  在广州生活的英国人peter认为,出现在广州街头这种朴素的民间娱乐方式,让过路的游客情不自禁地想加入到他们当中,这种场景在一些国家早已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销声匿迹了。


  阳光下:师奶大谈“凑仔经”

  “会走了?”

  “还不会,”

  ……

  正在与其他师奶聊天的外来工小叶正喂着1岁两个月的儿子吃馒头。

  小叶来自湖南衡阳,丈夫是跑业务的,一家三口在珠光街花1200元租了40平方米的小居室,“那里没有私家花园,光线、通风都不是很理想。”

  每天上午,小叶背着折叠手推车,抱着儿子从六楼的出租屋走下来,到江边散步。尽管生活比较拮据,但是小叶却显得非常乐观,“我们是怀着梦想从农村出来,我们买不起江景房,但是,带着儿子来看看这美丽的珠江,让他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或许,他日后能够买楼啊!”

  记者漫步在东堤一带,发现在高楼大厦中,兴建已经三四十年楼龄的旧式“黄皮楼”比比皆是,珠光街道民政科负责人说,东堤属于越秀区珠光街,珠光街是该区困难群众最集中的街道,“在高楼大厦中的东堤成为了一块难得休闲娱乐的广场。”

  除了老人、小孩,记者在短短百米东堤堤岸,还发现了一个健身场所,篮球、羽毛球、跷跷板……每个设施前面都聚集不少年轻人在此健身。


  晨运客从公园“回流”家门口

  起床去越秀山、白云山晨运,曾经陪伴着几代广州人,时至今日,每天上午到白云山的公交车依然火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另外一种在家门口晨运的方式正在悄然发生。

  “我现在在街口小广场晨运”,在海珠区沙园小区居住的丽姨退休10年了,“我今年61岁了,退休前几年,我很喜欢去白云山。但现在更多就在广重社区的小广场锻炼身体。”

  随着广州市“小变”、“中变”、“大变”,麓湖艺博院广场、英雄广场、滨江路洲头咀广场、沿江路东堤广场、沙园广重社区广场……在江边、公园边、道路两旁、社区门口,市民广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老人、小孩、年轻人……广大群众可以在家门口附近就能找到一块休闲绿地,在此唱歌、跳舞、溜冰、谈恋爱……总有一个项目适合着他们。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