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意融融,芳草连天……3月20日,复绿后的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展露的容颜让所有参观者都大吃一惊,从前那个臭气熏天的垃圾场已经消遁无踪,新场与周围的山林融为一体,仿佛一个山清水秀的高尔夫球场。
垃圾场旁建污水处理厂
李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2004年4月填满封闭后,市环卫局即着手封场。经过自然沉降、压实、铺膜、排水、覆土、种植等一系列艰苦工作,到2006年1月25日基本竣工。据市环卫局副局长邓义清介绍,李坑垃圾场占地面积达23万平方米,其中垃圾堆体占地21万平方米,垃圾深度最高的地方达到了90米,在这个营运了12年的场地上,一共置放了884.6万吨的垃圾!
广州市生活垃圾的含水量达60%,压实后的垃圾渗漏出污水如何处理?雨水会不会加重污水处理的负担?邓义清说,为解决这一问题,环卫部门采取了五大措施,实现清污分流。原来,在整齐美观的草坪底下藏着五层垫子,首先,填埋区在进行平整后,铺设了HDPE防渗膜、排水网格,以防雨水渗入,实现清污分流,再铺设聚丙稀土工布和一层泥土才能把草坪种上。在草坪之上还设计了总长2300米的排水沟,将降水及时分流走,防止其渗入垃圾形成污水。另外,有关部门还计划在填埋场旁兴建一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800吨的污水处理厂。目前填埋场每年产生200吨的污水,但这个数字将逐年下降,在10~15年后李坑垃圾填埋场将不再产生污水。
垃圾场变身环保教育基地
李坑填埋场的封场工程完成后,通过对垃圾渗滤液收集和处理,改善了填埋场周边空气质量,填埋场将变身一座生态公园及青少年环保教育基地。据介绍,有关部门开设在填埋场旁的沼气发电厂配备了2000千瓦的装机机组,该发电厂即将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