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核心区“真实历史信息”将最大限度地被保护,同时合理利用
广州近日多处重要地段圈起城市紫线。继农林上路被圈上紫线之后,广州市政府3月16日又发出通告,华侨新村、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正式开始实施,广州两大旧时“豪宅”被圈上紫线。
根据通告,东起先烈中路、黄花岗公园,南至环市东路,西北临淘金路,面积约37.22公顷的地段纳入华侨新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范围,其中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面积为28.20公顷。根据华侨新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历史保护建筑和现状建设实际情况,将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地段和建设控制地区两大部分,其中核心地段约为16.28公顷,核心地段以外面积约11.92公顷的地区为建设控制地区。以华侨新村历史文化保护区为核心,集居住、办公、商业、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发展。
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范围东起达道路,西至均益路,北接庙前直街,寺贝通津和广州铁路局用地,南临东华东路、新河浦涌和东湖公园,面积62.9公顷。
作为广州市现存规模最大的中西结合的低层院落式近代建筑群,新河浦地区以居住功能为主体和以清水红砖墙、民国水刷石、西洋式风格为主要建筑特色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规划将保护地区历史遗存的总体规划格局,恢复人文景观特征,协调地区历史风貌,保证地区的历史价值。根据新河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历史保护建筑和现状建设实际情况,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地段和建设控制地区两大部分,其中核心地段主要包括区内文物保护单位,有代表性的近代住宅建筑及近代优秀建筑,核心地段以外地区为建设控制地区。
对于核心地段的保护更新,将以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为保护重点,最大限度地保护其“真实历史信息”,并进行合理利用,同时改善环境质量及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而建设控制地区的综合整治策略为:以违章搭建、围墙及环境设施等为整治重点,通过对环境的综合治理,使其与核心地段相协调。
名词解释
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应当划定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