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9.13),一所专为脑瘫儿童开办的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又兼顾身体各项功能康复的学校―――广州市康复实验学校开学了,29名脑瘫患者第一次背上书包走进课堂。他们中有的已17岁了,以前因找不到适合的学校而蹉跎了10年。据了解,脑瘫儿童康复机构在全国有很多,但能同时为这些孩子提供文化教育的,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广州市康复实验学校还是第一家。 全市1万脑瘫者学龄儿童占半 据康复实验学校校长陈旭红介绍,经市残联摸查,广州脑瘫患者约有1万名,其中处于学龄的儿童占了一半。然而,脑瘫患者的教育面临窘境。一方面,一部分脑瘫儿童智力和健全孩子一样,但由于肌力不足,需要使用专门桌椅才能坐立,作业与考试需要较长时间;有的人甚至连笔都拿不起来,完成作业和考试都是不可能的事;有人存在语言障碍,难以在普通学校就读。另一方面,目前特殊教育资源一般配置在盲校、聋校、弱智学校,脑瘫教育模式与其有很大区别,无法在现有特殊教育学校接受学历教育。为此,市残联建立了全国第一所兼顾康复训练和学历教育的脑瘫康复实验学校。 陈旭红说,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将通过各种引导式的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康复学校特地开辟了康复训练室,这里有“滑梯”、又大又圆的塑料弹球、还有“自行车”……在这里康复训练将占去学生们一半的时间。 与此同时,学员们将在学校里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而文化素质教育的难易程度和学习进度则根据学员残疾的程度和康复的速度而定。因此,29名学生将按照残疾的类型和程度被分配成4个小班进行因材施教。 脑瘫儿一年级就要学会用电脑 陈旭红自豪地说:“我们的孩子一年级就要学会用电脑了”。昨天,智力正常的孩子已经领到普通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他们大多因为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不能说、不能写,于是学校专门为他们配备了电脑。当老师要他们回答一道算术题的答案时,他们轻点键盘,屏幕就能显示出计算结果。 康复学校学员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将何去何从?陈旭红表示,广州市残联正在建一所脑瘫人士职业高中,校址选在白云区龙归镇,预计明年就可以开学。据市残联副理事长梁左宜介绍,职业高中按照学员康复的3种不同程度,为他们安排了3条就业途径,可谓“包分配”。 其中重症残疾者,由残联安排到广州市展能就业中心,从事非赢利性的劳动。对于残疾程度较轻,能从事较复杂劳动的学员将安排到民政局属下的福利企业中就业,靠劳动赚取生活所需。而一部分康复得特别好的学员则可以进入社会求职。 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