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旅资讯

12万市民争看“五子朝王”

  • 听全文
  • 2008-03-21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村民抬着南海神5个儿子的神像进场祝寿。

  3月20日是农历二月十三,南海神庙“波罗诞”(南海神祝融寿诞)正诞日,一度中断60多年的民俗盛典“五子朝王”今年再度重现黄埔各个社区和南海神庙,将连日来的“波罗诞”庙会及广州民俗文化节推向高潮。截至昨晚8时,多达12万市民参与。而“南海神・广州日报号”新开辟的“十里珠江游”几乎被游人挤爆。

  十五乡乡民为南海神贺寿

  “五子朝王”又称“四乡会景”,历来是“波罗诞”庙会的一项盛大民俗文化活动。3月20日上午8时不到,黄埔十五乡乡民抬着5尊神像,分别从沙步、南岗等地向南海神庙进发,给南海神祝融贺寿。一路上标旗引路,罗伞盖顶,十八般武器护卫,鼓乐齐鸣,盛装巡游的队伍浩浩荡荡,甚是壮观。

  上午9时,5尊神像整齐地在南海神庙前的广场列队,倒着前进的3儿子“始案”据传说是因为经常和父亲顶嘴而必须反着抬进来。在场的游客都对“硬颈三”有趣的传说津津乐道。朝拜后,各乡乡民抬着“五子”回乡,一路游龙舞凤,鼓乐齐鸣,而村民早在各乡村口舞狮迎接。

  游客九成以上是中老年人

  在南海神庙前的“海不扬波”广场,市民一早就赶来占据好的位置观看“四乡会景”。乡民举着旗牌、抬着烧猪和食品、穿着金黄或者大红的衣服,8人大轿抬着南海神5个儿子的神像。不少中老年市民兴致勃勃,呼朋引伴赶庙会。从东莞专程赶来的陆婆婆说,她从来没看过这样盛大隆重的仪式。记者发现,游客九成以上都是中老年人,除了现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青年人寥寥无几。

  番禺板桥村有个“小波罗庙”

  又讯 3月20日是波罗诞,番禺区南村镇附近的村民就在家门口过起了波罗诞节日――在该镇的板桥村境内,也有一座历史超过七八百年的南海神祠,供奉着与黄埔南海神庙一样的“洪圣大王”。因规模不大,故当地民间称之为“小波罗”。难得的是,“小波罗”存放着有200多年历史的“洪圣王玉印”。当地老人告诉记者,这是200多年前该村先祖跃伍公专门敬献给“洪圣大王”的。

  从化爆竹庆洪圣诞

  又讯 3月20日是农历二月十三日,恰逢春分,从化太平镇沙溪峒迎来一年一度的洪圣诞,包括钱岗、文阁、颜村、马村、沙溪等村,从19日晚开始就传来热烈的爆竹声,到处是节日喜庆的欢乐氛围。此外,从化鳌头、棋杆等地也有祭祀洪圣诞的喜庆活动。

  五子朝王的由来

  传说中,南海神有5个儿子,均以“案”(“安”的乡音)命名,从大到小依次是大案、元案、始案、祖案、长案。5个儿子里,数老三始案性情倔强、最“硬颈”(粤语,意为执拗),经常与父亲顶嘴,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硬颈三”。“五案神像”由十五乡供奉。“五案”在“波罗诞”正诞之日,由十五乡乡民抬到南海神庙中庭,向南海神祝寿,称“五子朝王”。祭祀完毕,各案由各乡抬回。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