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4日在环市路地铁工地发现清代古墓,在墓外找到一墓志铭和陶罐。
7月24日上午9时30分,在环市路白云宾馆前面的地铁工地挖出了一处清代古墓。在墓外发现一块墓志铭以及一个酱釉罐。墓志铭上的文字显示,墓主人生于嘉庆年间,死于同治年间,地铁工地原是一个山冈,在当年名为“天盛岗”。专家称,发现有助于古代地名的考证。现场专家估计,尸体还“躺在”墓穴中,距离挖掘地点数十厘米。该区域的地铁工程需要暂停,等待进一步开凿考证。
墓主陈某“终于同治”
7月24日上午9时30分,环市路旁,白云宾馆前面的地铁工地上,工人们驾驶着挖土机挖掘地下坑道。当他们挖到距离地面2米左右的地方时,突然发现一个古旧的陶瓷罐,表面被泥土覆盖,脏旧不堪,四面的挽手和微微下凹的罐口依然清晰可辨,该古物近乎完好无损。后经专家查证,这是一个古代的酱釉罐,“应该是一件陪葬品”。
距离酱釉罐大约30厘米的地方,工人们接着发现一块用黑色墨汁写满繁体汉字的瓦片。瓦片被挖出时已经破碎,左下方的一部分已经不知所终,因此不能看见瓦片上原本的全文。然而,文字保存得完好却让人深感意外。专家解释,那是一块“墓志铭”。墓志铭上的文字写着,被埋葬的墓主姓陈,“生于嘉庆丁巳年,终于同治……”
总共六行的繁体字中,偶尔出现如今不再使用,让人难以辨认的字体。从能够辨认的大部分字迹中,记者看到“本山……仙翁点穴落在大东门外,土名天盛岗……壬丙之源此山系陈宅用……”大致可以得知,当年,这家陈姓族人经过“仙翁”指点,选择了广州城东门以外的这个小山冈,作为死者的墓地。后面的文字似乎继续强调了,此地是“吉安”的“风水宝地”。
墓主估计仍在墓穴中
专家称,文字中的“天盛岗”应该就是如今施工中的小山冈。“如果不是这次的发现,后人很难准确地猜测出确切地名。”专家表示,“这个古墓的发现很有价值。”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在现场表示,还没有发现的墓主估计仍“躺在”墓穴中。挖土机下方的大坑四周,上面是红土层,下面是白色的石灰层,“石灰层就是墓穴的部分。”据悉,已经开掘的部分只是整个古墓的上半部分,墓志铭犹如入口处的指示牌。专家估计,墓主人就埋在还没被挖掘的40~60厘米的土壤里,“那里才是整个的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