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消防车成文物大展“明星”。
刚刚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幕的“东西汇流―――粤港澳文物大展”中,有一辆样式别致的手动灭火车引来许多观众好奇的目光,俨然成为展厅中的“明星”。
外形仿如老式平板车
这辆手动灭火车就摆放在展厅中央,整体形状仿佛是一辆老式平板车,车上安装了一个大大的方形铁框架,框架内装置着一个截面为半圆形的水箱,一端设有三组横杆及水管,横杆两头铸成空心圆环形状,通过几个机械部件连接水泵。
专家介绍,当时的消防员便是通过操作这些横杆,利用杠杆原理加压,泵水灭火。1518年,受德国寞格斯堡市的委托,制作金属工艺品的手艺人安特尼布拉特纳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消防车。而大展中的这辆生产于清朝宣统年间的灭火车工作原理与世界上第一辆消防车相似,堪称如今各种消防车的“鼻祖”。
曾扑救“太古行”大火
这辆消防车底宽91厘米,长149厘米,最高处138厘米,属于“袖珍型”,特别适合旧时广州城区街道狭窄的环境。
据老消防员说,早在清光绪年间广州就有专职消防员,称作“救火队”。最初时没有消防车,消防员每人扛着一杆“水唧筒”(水枪)和水带(水管)去灭火。不久后,淘汰了“水唧筒”,广州有了这种世界第一代消防车,消防员不再扛着水枪跑,而是6个人推着这种消防车跑。但是这种车只装有一根水带,车上的容器只能装1立方米的水,到了火场后就得赶紧蓄水。到了宣统年间,救火队开始用上装有机动马达并有消防水泵的灭火车。
广州博物馆馆长程存洁告诉记者,1883年出版的一份英文报纸中,刊登了一幅铜版画,上面画着两名消防员正紧张地扑救位于珠江边的“太古行”的大火,他们操纵的便是这种灭火车。
粤或是灭火车生产基地
这辆消防车的尾部刻有“真庆宫”字样,但是它代表的到底是制作工厂还是所属单位,专家们到现在还搞不清楚。程存洁介绍,广东很可能是这种消防车的一个重要生产基地,因为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中展出的一辆消防车,样式与此十分相似,上面清清楚楚地标有“粤东广平安造”的字样。或许在清末,广东生产的灭火车已经远销北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