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在越秀公园竹心里的“扁颅蝙蝠”,可钻过不足1厘米的缝隙,堪称是世界上最小的蝙蝠。这是从5月24日开幕的越秀公园生态科普展上获得的消息。该展览采用图片、标本与实物相结合的办法,集中展示了越秀公园所拥有的453种植物、43种鸟类以及11种两栖类动物。在未来的2周内,市民都可以免费前往该公园花卉馆参观展览。
蝙蝠是森林保护神
在5月24日开幕的越秀公园生态科普展上,记者看到,在花卉馆进门右手边的展位上,赫然摆放着4种共10个蝙蝠的标本,其中包括3只国家二级珍稀保护动物“扁颅蝠”标本。“扁颅蝠”的奇特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缩骨法”,将全身的筋骨缩小到和头一样大小,从而钻进宽不过1厘米的缝隙,进入到竹子心的空隙里生活。它的形体只有35~50毫米长,堪称是世界上最小的蝙蝠。
在3只“扁颅蝠”的旁边,还有犬蝠、小黄蝠和东亚伏翼等3种共7只蝙蝠的标本。越秀公园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园内共有4种蝙蝠生活,其中园内的大片竹林是蝙蝠最适宜生活的地方。
越秀公园负责人表示,他们举办此次生态科普展,并将蝙蝠作为其中一个重点内容展出的目的,就是要为蝙蝠“正名”,并呼吁人们珍惜和爱护自然的功臣蝙蝠。
“招鸟”4年成效显著
在科普展览会上,除了4种蝙蝠之外,越秀公园方面还集中展示了在该公园发现的24种鸟类、11种两栖类动物的标本,以及30多种植物标本。展览在花卉馆举行,在各种鲜活的花草旁边,既反映了展览的生态主题,又能让游人在观看标本、增长生态学等科学知识的同时,观赏和了解到公园自然生态系统的各个主要构成部分,达到科普的目的。从2002年起,公园内集中开展林木改造,实施“招鸟计划”。
招鸟计划实施4年来,公园里的鸟类品种从原先的27种上升到43种。各种鸟类的聚集,不仅给公园带来了生物多样性,对公园内林木的保护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公园负责人介绍说,现在公园里林木的病虫害防治已经更多地依赖这些生物而不是药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