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旅资讯

市民如潮争观史迹展

  • 听全文
  • 2005-08-10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本报讯 (记者周祚通讯员梁正祥、江永忠)昨天上午,《广州抗战史迹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正式拉开帷幕。由于本报连续数天的提前报道,对展览十分期待的大批市民一早就来到艺博院。各界人士对展览好评如潮,认为展览就像一面历史明镜,是“广州抗战史的最好教科书”。市领导苏志佳、陈建华、郑国强、陈传誉、陈国安、廖志刚等,各主办单位的负责同志,以及市直机关干部、工人、解放军、社会各界代表3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华主持,市委副书记苏志佳在开幕式上致辞。本次展览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展出时间为8月9日至9月25日(星期一闭馆)。

  苏志佳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民族牺牲。苏志佳指出,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是一座英雄城市。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广州,肆意屠杀百姓,抢夺物资,破坏经济,摧残本土文化,实行奴化教育,企图摧毁广州人民的民族意志。不甘受辱的广州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沉沦中奋起,在屈辱中抗争,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广州作为抗日战争的重要城市之一,举办此次图片展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翔实的历史史实,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讴歌中国人民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是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更多的党员、干部,更多的青少年铭记侵华日军的罪行,深刻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苏志佳强调,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永远牢记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沉重苦难以及用无数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历史教育,时刻警惕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幽灵的死灰复燃,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览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化局、市档案局、市方志办、市教育局、市旅游局联合主办,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承办,广州艺术博物院协办。展览以旧址、遗址为主线,紧紧围绕“勿忘历史,珍惜和平,维护和平”的主题进行编排,通过对广州抗战留下的一个个旧址和遗迹的介绍,结合精炼的文字说明、相关的档案材料及音像资料,立体展现了广州抗战的历史场景。

  展览将广州抗战救亡运动作为开篇,详细介绍了中山大学作为抗日救亡运动的大本营,中大学子在九・一八事变后,率先在校园里游行示威,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动,吸引了许多年青学生驻足观看。展览不仅别出心裁地展出了三首极具代表性的抗战歌曲,而且还展出三个剧团(艺协、锋社、蓝白)开展抗战演出的情况。1938年3月,在日寇大轰炸广州的情势下,广州20多个戏剧团体联合演出了由夏衍创作和导演的《黄花岗》,演员阵容达300多人,极大地振奋了民众抗战到底的斗志和决心。

  展览中展示的大部分史料非常珍贵,有许多都是首次展出。如展览的一幅日军1938年印刷的《广州最新市街详图》,里面将原来的官衙机构都冠以“旧”字,如旧省府、旧市府,充分暴露了日军妄图长期侵占广州,奴役广州民众的狼子野心。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