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中的陈家祠牌坊将拆掉,代之以仿古牌坊
备受瞩目的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设计方案12月23日最终敲定。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与最初角逐的六大方案的华丽相比,最终方案可以用“返璞归真”来形容。规划设计专家表示,该方案在平凡中展现大气风范,广场改造完毕后绿化率高达80%。届时,一个充满岭南建筑传统、浓郁西关风情的文化客厅将展现在市民面前。
周剑云指出,最终方案其实十分大气,既能突出陈家祠,又能与陈家祠浑然一体。
据悉,方案将充分体现“一园一轴”的规划结构,在现有陈家祠绿化广场基础上,形成中国古典“园・筑”的意向“岭南园”。同时延续岭南古祠堂“五间三进”的轴线,形成前区和后区。前区为绿化广场,后区为博物馆功能的延续,完成陈家祠作为古建筑空间和功能的完整性。
新建仿古特色牌坊
同时,广场内历史复原关键在于确定陈家祠历史区域的具体位置,恢复陈家祠前广场标高,青石地面,旗杆夹等历史元素――“青砖之内皆古境”。
周剑云说,现有的陈家祠广场牌坊将拆掉,然后在前广场再建成一座仿古牌坊,“经过研究,发现最能体现岭南牌坊特色的是明末清初,将参考这一时期的牌坊风格。”
分三期完成建设
鉴于周边低矮房屋较多,拆迁量较大,荔湾区计划分三期实施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建设: 第一期主要实施陈家祠以南的原有32中及二轻研究所地块及现状陈家祠东侧广场的改造,计划明年9月初完工。
第二期主要实施陈家祠以西荔湾区政府后面地块,占地面积约0.7万平方米,正积极向市申请项目立项。第三期主要实施陈家祠北面地块,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计划亚运会后实施。
方案特色:“青砖之内皆古境”
建成后:绿化率达80%
广场改造完毕后,绿化率从现在的60%升至80%,广场内将遍植树盖宽大的大树,树荫下是青砖地面与麻石板路。
而现在陈家祠东边的休闲广场,将做一个大胆的创意,在白天的时候,通过放水,给广场铺上一层浅薄的水面,市民可以赤脚步行在广场上戏水,从高空上看,水面就如一面镜子,到了晚上,将水储蓄起来,又变回一个大众休闲娱乐的广场。
“绿叶”最终PK掉“红花”
据了解,陈家祠广场设计方案于2009年7月21日向社会公布,6个方案被公布到网上征询意见,超过260万市民进行投票。最终,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中标,经过专家的多轮研讨,竞赛单位不断完善,最终方案得以敲定。
与其他6个方案相比,这个设计方案显得十分朴素无华,这是为何?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主任周剑云说,专家认为,陈家祠广场应起到“绿叶”的功能,必须突出陈家祠的“红花”位置,设计太过花哨,则会“喧宾夺主”。
据了解,陈家祠广场及周边环境整治内容主要包括拆除南面、西面、北面现有地块内无保留价值的低矮旧建筑;在陈家祠南面兴建大型地下停车场,约445个停车位;规划、扩建绿化休闲广场,总绿化面积约达37000平方米。现有公交车站将建一条长达80米的公交车站连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