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轴线南段绿轴效果图。
新中轴线南段绿轴宽180米长达6公里 规划线路密布高层写字楼、城中村和众多居民楼
新中轴线南段的蓝图揭晓,在天河城、正佳广场等一众“石屎森林”中,海珠区的宽180米,长达6公里的新绿轴让人眼前一亮,规划部门表示亚运会后3年要基本建成中央绿轴及两侧道路。
22日,记者沿着绿轴规划线路走了一遭,发现这一线密集了高层写字楼、电力设施、单位办公楼、城中村和众多居民楼、厂房,要“拔掉”任何一栋都不是易事。
记者22日在新电视塔南面的艺苑路见到,新中轴线南段已有项目动工——广东省建筑机械厂的北面一大片地已被围蔽起来,门口的保安告诉记者,“工地征用了厂里的地,已围蔽了几个月,刚拆掉厂房,好像要扩建道路、建公园。”机械厂的南面的围墙内,坐落着南方电网13层办公楼和高压设备房,再往南,是3栋8层的旧楼,首层是铺面和广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学习中心,上面的7层全是居民住宅。
记者一直南行,发现绿轴建设面临的障碍不少:繁华的新港路路旁矗立着港艺商务大厦,这座12层高的写字楼2008年新装修落成使用。它的对面是丽影广场。就在7月15日,丽影广场常务副总经理吴泽丹雄心勃勃表示,丽影广场将在未来3~5年内做成海珠区最具影响力的大型购物中心。
跨过新港路,穿过一条临建饮食一条街、广东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一排排七八层高的旧居民楼,和成片的制衣厂厂房引入眼帘。“只听说前面的饮食街要拆,我这里也要拆吗?”一家士多的老板一脸惊讶,完全不知道报纸上的新中轴线跟自己有关,他几年前已买下店铺产权,从来没有听说过要拆迁的风声。
继续南行,记者来到江贝村,只见村里到处都是招租广告。“你要租厂房吗?村里的工业园还有300平方米的空房可以出租。”一家中介所的年轻男子热情地招揽生意。他说,江贝村除了允许村民盖楼出租外,还把村里的大块地集中起来租给一些私人工厂,每年都给村民分红。
规划部门表示,新中轴线南段的建设可分三期,其中亚运会后3年为近期,基本建成中央绿轴及两侧道路、海珠湖,完成环岛路的拆迁、建设和整治,建成行政办公区、第一第二领事馆区、回迁安置区等;近10年内为中期,完成城中村改造、岭南第一门、南海心沙岛、地铁枢纽的建筑;后10年为远期,完成整个地区的整体建设完善。
“3年内要这里拆出一条6公里,宽180米的绿带,不可能!”市民潘先生直摇头,他指着眼前的港艺商务大厦说:“可能是‘纸上画画’吧,如果早有规划,就不应该让它建!建了没两年,要拆掉太可惜。”
眼下的南中轴地区并非“白纸一张”,3年内要完成拆迁确实难度不小。记者了解到,位于新中轴线最北端的燕岭公园,公园总面积达26.7万平方米,有半个流花湖公园大小。虽然从2000年就开始规划,然而因为受困于拆迁,燕岭公园一直躺在纸面上,最近方趁着亚运东风发布招标公告。
花都也要打造中轴线
花都区也将拥有CBD。记者从“花都区城市中轴线规划研究及CBD地段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公告”获悉,CBD地段城市设计要求“具国际视野”。
据悉,花都区城市中轴线规划研究范围包括城市中轴线沿线及相关延伸范围,面积约140平方公里。CBD地段城市设计范围为人民公园以北地区城市中轴线,具体范围为北至平步大道、南至三东大道、西至建设北路、东至曙光路,规划面积约280公顷。
专家:可用城中村改造置换土地
“燕岭公园之所以迟迟不动,是因为周边没地了,而海珠区万亩果园周边有大量的城中村土地,可以通过三旧改造置换,为新绿轴的建设腾出空间。”据省规划院高级规划师李志分析,“海珠区政府以南的地段建筑密度较低,规划实施的可行性更高”。
他认为,与传统中轴线相比,新中轴线南段应该打生态文化牌,“海珠湖、万亩果园、两条珠江航道,是南段独一无二的资源,应该以建设海珠湖为契机,让万亩果园更加开放,为更多的市民共享。而后航道与中轴线的交汇点,南面向江,完全可以建成广州最好的滨水城区,新客运港开设直通外海的游轮,最好的生态、最方便的交通、旅游设施胜过珠江新城,不是可以打造成为珠三角滨水生活的样板?”他建议:“当务之急,是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整治力度。大整治之后,做好基础设施‘筑巢引凤’。”
规划局:3~5年改造4个城中村
22日,带着市民的疑问,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广州市规划局有关人士。
绿轴建设涉及红卫村
广州日报:根据规划提出的建设时序,亚运会后3年为近期,基本建成中央绿轴及两侧道路。绿轴宽180米,长6.4公里,涉及到多少拆迁量?有没有城中村?3年建成是基于什么样的调查得出的?
规划局:基于新城市中轴线城市设计、三旧改造政策、轴线建设时序、经济测算等综合因素统筹考虑,亚运会后3年内将建设包括绿轴两侧一线建筑的区域,涉及红卫村等。目前,只是城市设计阶段,不是控规,具体数据还没有确定,实施要看市政府和海珠区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
第二领事馆区占地18公顷
广州日报:亚运会后3年建成的还有第二领事馆区,请问它的具体位置和面积,有哪些领馆会入驻?为何要规划两个领事馆区?
规划局:广州将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与国外的交流活动增多,未来各国驻穗的领事馆数量将大大增加,赤岗领事馆区内的领事馆地块都已基本划拨使用完,因此需在轴线区域范围内另规划第二领事馆区满足领事馆增加的要求,具体进驻的领事馆待相关部门协调确定。规划的第二领事馆区位于中轴公园西侧,占地约18公顷,北面为规划的行政办公区,西面为大塘商务区。
广州日报:城中村如果藏污纳垢,势必让整个轴线“失分”,规划范围内的城中村是全部搬家还是分类改造?
规划局:新中轴线南段地区的城中村改造策略为:区域统筹模式与“一村一策”模式相结合。按照三旧改造政策的指导与要求,结合各个村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中,小洲村属历史文化保护区,采用综合整治模式,依照《小洲村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进行保护与控制。规划核心区范围(16.14平方公里),原则上村民安置住宅用地采用原地或就近(在旧村行政范围内)解决。村集体物业用地、融资用地如未能在本村域范围内安排的,考虑在轴线区域统筹安排。沥滘、红卫、东风、三滘村4个“城中村”力争用3~5年完成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