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广州“祖庙”之称的五仙观在一期、二期扩修工程基础上,将启动三期工程。记者3月5日从《南粤先贤馆与五仙观修建性详细规划》专家评审会上获悉,五仙观规划面积将由原来的9625平方米扩大至2.4公顷。这其中,为南粤先贤馆“扩容”将成为工程主体内容之一。
座落在广州越秀区惠福西路和米市路交界的五仙观是根据五羊传说而修建的一座古观。其五仙骑羊像寓意广州永无饥荒,传统中的五仙观也一直被视为广州的“谷神庙”和“祖庙”,亦早在明清时代已被列入“羊城八景”,现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五仙观一度衰落,建筑残破。1999年,越秀区在五仙观内设立越秀博物馆进行管理,着手对五仙观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和修缮。
2000年,市、区政府决定对五仙观进行重建扩建。其中,五仙观绿化广场的一期建设项目于2003年全部完工,并于当年春节重新对外开放。
2004年,五仙观二期工程启动。先后完成了包括南粤先贤馆的展厅、百工坊、牌坊等景观建设和园林绿化两大部分,其中,仿古建筑面积1835.1平方米。并于2007年8月28日重新恢复向市民开放。
此次规划的范围东起米市路,南抵惠福西路,西达甜水巷,北至洪德新街规划路,总用地面积约2.4公顷,新建建筑约1.5万平方米。
据悉,在处理当代历史街区及建筑保护与更新策略上,采取“断代清晰、气韵契合”的办法处理古建筑与新建筑的关系,使得新建的展览馆与旧建筑从气韵上取得延续,既能融入与加强五仙观区域的历史氛围,又能体现时代感。
此次五仙观三期工程中,为南粤先贤馆“扩容”将成为工程主体内容之一。越秀区方面介绍,从目前的五仙观一、二期工程的建设成果看,由于受五仙观传统建筑保护限制,建成的南粤先贤馆正式布展面积仅为380平方米。尚不足以承担南粤先贤馆展示首批56位先贤的重要使命,现有用地、用房与56位先贤的历史地位和代表精神不想匹配。扩建南粤先贤馆,可以更好地彰显岭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广州城市文化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