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旅资讯

广州南药建成“大宅门”

  • 听全文
  • 2008-07-31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中国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陈李济”的说法,创建于1600年的陈李济药厂被国家命名为“中华老字号”,也是迄今有据可查的最古老的中成药制药企业,有408年的历史,比北京同仁堂还早69年,是当之无愧的南药代表。

  “工艺虽繁,不必减其工”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广州大道南陈李济药厂基地的陈李济中药博物馆。推开复古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红砖、高贵的大理石和精制的木花玻璃窗,一眼望去主体拱形大门面酷似北京路“陈李济”老店。这个博物馆占地面积大约700平方米,分两层布展,总面积1200―1300平方米。

  这座从2001年就开始筹备建设的博物馆通过场景还原的手段,再现了很多已经失传的中药传统制作流程,陈列有榨油槽、研船、切片铡刀等古老的制药工具,而最具特色的是“陈李济”首创的蜡壳包装工艺。馆内展示了从煮腊、溶腊、串原子、蘸腊、入丸、封口、剪蒂、盖印等8项手工操作工艺(见右图,符超军摄),体现了陈李济“工艺虽繁,不必减其工”的古训。博物馆还安排了一些观众亲自参与的小环节,观众可以现场动手操作,对中药制作有更深的认识。

  2011年拟建南药文化传承基地

  博物馆在每月的18日及广州市博物馆免费开放日、重要节日均对公众免费开放。今年5月,经过近4年的“经营”后,陈李济又推出了中药博物馆的数字版,今后公众只要登录www.gzclj.com.cn就可看到采用三维全景技术手段的博物馆逼真场景了。陈李济药厂厂长欧阳强表示,推出数字博物馆,可以让公众更方便地了解中医药文化。

  尽管南药有着光辉的历史,但由于当代中药文化受到西药的冲击,中药文化已经式微,陈李济这百年老字号也不能幸免。为保护祖国传统的中医学文化,海珠区将陈李济中医药文化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还计划在2010年与药厂等有关单位联合建立南药生产基地,到2011年建成南药文化传承基地。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