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青花斗鸡图盘
清代通草纸本画《少女奏乐图》
价值连城的越王剑,完好无损的“哥德堡号”沉船随船青花斗鸡图盘,还有那色彩依旧鲜艳的镏金二品甲胄……明天上午,“爱我博物馆――纪念广州博物馆建馆80周年捐献文物特展”将在越秀公园镇海楼隆重开幕。180多件展品均为知名人士、热心市民捐赠,其中多数是广州博物馆建馆80年的馆藏宝贝。
广州博物馆程存洁馆长透露,广博建于1929年,时称“广州市立博物院”,馆址设于明清著名古迹镇海楼。80年里,该馆先后历经战乱、搬迁等挫折,馆藏文物一度遭日军洗劫。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全部馆藏文物无一幸免被洗劫一空。
所幸的是,抗战之后几十年间,众多热心人士和单位捐赠了17300件(套)珍贵文物。今年是广博建馆80周年,该馆精选了180多件文物展出。展品中绝大多数是国家一、二级文物,其中容庚大师捐赠的“越王剑”、邓又同先生捐赠的“邓华熙铠甲”、瑞典国王赠广州的“国礼”――“青花斗鸡图盘”等珍贵文物,更是极少公开展出的“镇馆之宝”。观众可以看到国宝级的青铜器,唐宋瓷器精品,精美稀有的霁红瓷瓶、康有为、翁同和、李鸿章、张之洞等近代重要历史人物的手札。据悉,展览将为期4个月,将是该馆近年来规模最高的“精品文物展”。
■亮点逐个数
青花斗鸡图盘:
“哥德堡号”遗物 产自中国
众多瓷器中,清代青花斗鸡图盘有着最为特殊的身份――除了瓷器自身的历史价值,还蕴含着对源远流长的中瑞友好历史的特殊纪念意义。这只青花图盘是1745年“哥德堡号”商船在第三次到广州时所采购的,后随着“哥德堡号”商船沉入大海长达160年之久。20世纪初,由瑞典著名的大收藏家詹姆斯・凯勒打捞出水。
2006年夏天,瑞典国王卡尔・古斯塔夫十六世随“哥德堡三号”仿古商船抵达广州,选中这件“青花斗鸡图盘”作为国礼赠给广州。
镏金二品甲胄
光绪御赐 镇馆之宝
清代提督邓华熙的镏金二品甲胄,是所有展品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件。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其整体效果突出,即使摆放在玻璃展柜里,也能感受到其“威风凛凛”的气势;二是它的亮相实在是不易,多位专家花了3个月才修复,也由此成为广博馆新的镇馆之宝!
据专家介绍,这件清代提督的镏金二品甲胄,是邓又同祖父邓华熙任贵州巡抚时光绪帝御赐。全套甲胄包括上衣、下摆、护帽、护心镜、护腋、护肩、虎头蔽膝等,共18个组件。1956年,由香港爱国人士邓又同捐赠出。
自1956年入藏博物馆以来,该宝贝一直存放于文物库房,由于甲胄上有纺织物料,极易霉变,“只要轻轻拎起,上面的绒毛就如灰尘般纷纷抖落”,几十年来,文物保管人员都不敢碰。
为了迎接80周年馆庆,去年,故宫博物院鉴定部、技术部、服饰部的十多位专家,着手对甲胄修复,前后历时3个多月,直到今年春节前,甲胄才修复好。
越王剑:
两千余岁 剑锋犹利
“金玉之器”中有的是容庚教授所捐献的青铜器,其中青铜“越王剑”(如图)弥足珍贵。
据介绍,“越王剑”铸于战国早期,为国家一级文物。剑呈水银古色,剑格上有鸟篆错金铭文,左右各作“王�唷倍�字,两面共8字。此剑剑锋还十分锐利,虽然有两千多年历史,依然可以切割物品。
捐献前,该剑的经历颇具戏剧性。该剑在陕西咸阳出土,1931年秋,容庚先生在北京著名的古玩店――式古斋得到此剑,后将其与另一位古文字学专家于省吾先生做了交换。1937年春天,借着又一次交换之机,容庚先生用一个“师�缍Α弊钪沾佑谑∥嵯壬�那里换回了“越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