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旅资讯

2013广州文艺惠民演出系列活动启动

  • 听全文
  • 2013-06-21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2013年文艺演出下基层系列活动在萝岗区夏港街影剧院正式拉开序幕。


  双人杂技,古典芭蕾,粤曲弹唱,音乐歌舞剧……昨晚,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广新局主办的“欢乐广州,文艺惠民”2013年文艺演出下基层系列活动在萝岗区夏港街影剧院正式拉开序幕。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新出席启动仪式。

  今年的文艺演出下基层系列活动将历时近半年,汇聚全市7家市属专业文艺演出公司的优秀剧目和演艺名家,通过组织文艺表演“走出去”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免费将一百多场精彩演出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同时用一百多场惠民低票价演出的形式把观众“请进来”到各院团的小剧场,以陶冶市民群众的艺术情操。

  时间长度和演出场次创历年之最

  双人杂技《力量》,古典芭蕾舞剧《巴赫塔》,粤曲弹唱《丽日桃红》,音乐剧《西关小姐》选场……在昨晚的启动仪式上,来自萝岗的市民街坊可谓大饱眼福。短短一个小时的晚会,欣赏到了杂技、芭蕾、歌舞剧、粤曲、木偶等好几种艺术表演,而且所演节目都是广州七家文艺院团的拿手好戏。

  甘新在启动仪式上指出,文艺惠民活动是广州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民生十件大事、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根本宗旨,彰显了党和政府重视民生、服务民众、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文化惠民工作一直是广州坚持常抓不懈的一项民生工程,以往每年都会结合艺术节及节庆活动组织各院团开展惠民演出。今年的文艺下基层演出秉持走进基层、走近群众、与民同乐的宗旨,时间长度和演出场次创历年之最。有高雅的芭蕾、惊险的杂技、岭南红豆之称的粤剧,还有小朋友钟爱的木偶剧,年轻人喜爱的欢歌热舞等。这次活动既有在社区搭台布景的大型演出,也有深入山区轻便的艺术小分队,有田间地头的名家清唱。

  “今年的深入基层演出规模大,历时时间长。”主办方负责人告诉记者,往年广州都有文化惠民活动,但都是结合一些大的活动,比如九艺节等。今年的活动则自成体系,从5月底一直延续到12月,演出超过200场。今年也是第一次把广州市属7家文艺院团都组织起来,参与到文艺下乡中来。

  免费演出分布在社区、山村、校园、工厂

  到哪里去演,怎样让更多市民看到,这是主办方重点关注的问题。记者在演出排期汇总表中看到,100多场免费演出的地点分布在社区、山村、校园、工厂等。各区也纷纷和演出院团对接,选择合适的节目。在演出门票的发放上,除了学校、工厂是有组织观看外,社区演出的门票都通过区、街道、社区层层发放。

  除了走出去,到各基层单位演出,此次活动还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吸引市民进入各演出公司的小剧场欣赏高水平艺术。这种“请进来”式的演出共100多场,主要采用低票价的形式。例如广州话剧团在13号剧院的演出票价大都是100多元,而纳入下基层活动的演出票价可以低至10元。

让市民不花钱或花小钱欣赏精品

  本次惠民演出艺术种类多,节目丰富,满足群众不同艺术欣赏需求。有芭蕾、木偶剧、粤剧、音乐曲艺、歌舞、杂技、话剧等。记者了解到,各个市属演出公司都拿出高水平的艺术成果与市民分享,节目既有传统经典剧目,也有新创演的精品剧目,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得高兴、听得入迷、唱得过瘾。

  “很多地方都请我们去演戏,现在两个团都动起来了。”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勇告诉记者,剧团四位“梅花奖”得主欧凯明、崔玉梅、黎骏声、陈韵红都参与了惠民演出。此次粤剧院的演出以传统剧目为主,也安排了一些新排的剧目。此外剧院还在南方戏院、江南大戏院推出了《孙中山与宋庆龄》、《碉楼》等大型粤剧,以免费派票加低价售票的方式惠及街坊。

  作为高雅艺术的代表,广州芭蕾舞团连续在萝岗、黄埔、花都和各高校推出芭蕾精品晚会,让市民和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广州歌舞团除了在花都花山镇、赤坭镇和白云区三元里街演出歌舞专场外,还在友谊剧院推出广受好评的新编歌舞剧《西关小姐》,让市民不花钱或花小钱就能欣赏到这场文艺新作。省木偶剧团把75分钟的《岭南木偶表演精品荟萃》带到广州各区(县级市)的40多所小学、幼儿园和特殊学校,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编辑:党小丽)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