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争睹由光绪御赐、清代提督邓华熙的镏金二品甲胄。
广州博物馆现场展出的威尼斯银币,传世只有两枚,另一枚今保存在威尼斯博物馆。
北宋龙泉窑青釉刻花五管瓶。
在庆祝广州博物馆建馆80周年活动上,市民李思源先生遵照母亲的遗愿,将老人家上世纪30年代的新娘服捐赠给广州博物馆。
多年的选址论证终于有了结果,广州博物馆新馆(以下简称新馆))选址将落户白云新城,拟选地块位于白云会展中心右侧,占地面积初定4.7万~4.9万平方米,记者5月16日从广州博物馆建馆80周年暨广州“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上获得上述信息。相关的方案目前仍在论证中,新馆规划尚未出台。
广东省著名考古专家、广州博物馆名誉馆长麦英豪,兴奋地向记者透露:盼望已久的博物馆新馆选址有了着落,选址在白云新城!广州博物馆馆长程存洁表示,镇海楼作为广州的“文化龙脉”,旧馆仍将原地保留,待新馆建好之后,两馆将“遥相呼应”。
建馆初期:
镇海楼面临场地不足困境
“本院于民国十八年成立,迄二十五年底,已历时八年,但因院址乃假古式之镇海楼,不甚广阔,虽高有五层,而愈高愈狭,且不能分室陈列,实不合现代博物院之建筑……”馆藏的这份《广州市市立博物院二十五年工作概况案》,真实说明广州博物馆建馆初期就面临的场地不足困境。史料记载,当年镇海楼地下设有民族部,二、三楼为自然科学部,四楼为古物部,五楼为美术及革命纪念品部。
发展受限:
20万件文物展场仅摆出千件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博物馆已有馆藏文物逾20万件,每年接待的游客量在40万人次左右,但全馆占地面积仅为1.3万平方米,展馆面积更是仅仅3千多平方米,展陈面积仍然以镇海楼的五层楼为主,去年将办公区域改成了展览室,但这也仅能展出不足千件文物,极大地束缚了广州博物馆的发展。
新建一座广州博物馆,成为近年不少广州文博界人士的热盼。据了解,之前曾有广州市人大代表建议在现博物馆馆址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性扩建,如向博物馆地下延伸,在地下扩建展馆。还有人提出将现在越秀山体育场或以太广场作为扩建馆舍之地。其间,广州博物馆先后觅址珠江新城、赤岗塔附近等地,却都因为各种原因被搁置下来。
文博界:
新馆期盼多年选址有着落
“为了广州博物馆的事我还专门上书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现场被一大群媒体记者包围的广东省著名考古专家、广州博物馆名誉馆长麦英豪,兴奋地告诉在场记者:盼望已久的博物馆新馆选址有了着落:选址在白云新城!
程存洁馆长透露了相关细节:今年4月,他与麦英豪等专家去新馆选址看过,“背靠白云山的一片空地,原来是旧机场的跑道”。而该位置交通也很方便,在将来地铁二号线的延长段,并在现场设立一个站点,“我建议将来该地铁站就叫博物馆站”。他还透露,“镇海楼作为广州的‘文化龙脉’,与广州博物馆密不可分,所以就算建了新馆,旧馆也要原地保留的,两馆将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