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旅资讯

上下九原是“第九甫”

  • 听全文
  • 2006-09-28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翻开广州地图,发现老西关竟然有许多地名以“甫”为名,9月27日,记者从广州市地名部门了解到,原来大名鼎鼎的下九路,过去还称为“下九甫”,加上现存的第十甫路,十八甫路、六甫水脚等,“甫”字可谓老西关地名的佼佼者。

  老西关地名有很多“甫”

  什么是“甫”?原来“甫”的含义有多种说法,主要有如下:一指土步的转音;二指商人的自卫组织;三指平坦而未耕种的地貌;四指古南越方言中的村庄。现存在西关,市民的最熟悉的是“第十甫路”,它东与宝华路、南与恩宁路相接,西至文昌南路与下九路相接。

  有第十甫,有没有其他数字的“甫”?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第十甫路相连接的下九路,原来即是下九甫。据说,清初清兵沿西城墙外追杀群众路过此地已到九甫路程,故名九甫,因位于上九甫与三坡地后段,故称之为下九甫,后改称为下九路。

  有了下九路,上九路地名是否也和“甫”有关?据说,也跟清初清兵沿西城墙外追杀群众的故事有关,当清兵路过此地已到九甫路程,此段在第九甫上段(即前段),故称为上九路。

  光复路为三、四、五甫

  有了“第九甫”,还有没有一、二、三、四等甫?据说,与上九路相接的光复路,过去也是以“甫”为名的,如今上九路附近还有六甫水脚等地名。

  光复路原为第三甫、第四甫、第五甫,1931年改建成马路,命名为“光复”,含纪念辛亥革命之意,取推翻清朝统治,光复河山之意。

  恩宁路也跟“甫”有关,恩宁路原名十一甫、恩宁东路、恩宁中巷、恩宁北路和恩宁市,1931年扩建成路,并沿用“恩宁”作路名。

  随着时代变迁,老西关有数字开头的以“甫”字为地名的也逐渐减少,现存有第十甫路,十八甫路、六甫水脚等。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