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条水上巴士线路演练成功
4月7日,广州市首条新的水上巴士在珠江前航道演练成功。为缓解陆路高峰期的交通拥堵,从4月10日起,该航线将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行走路线为中大-天字-西堤-芳村,高峰时期每20分钟对开1个航班;低峰时段每30分钟对开1个航班。
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广州就有多条水上客运航线,但随着陆路交通的日渐发达以及客源和成本的问题,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就悄然退市了。此次水上巴士重出江湖,能走多远,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4月7日上午9时40分,记者登上了水上巴士快速船,水上巴士内每排共有6个座位,一共有10排,可容纳60个人左右,船上还配备了救生衣。9时42分,水上巴士从中大码头出发,不过12分钟,快速船靠上了天字码头。10时07分,快速船已经到了芳村码头,总共的行程不过25分钟。
六艘轮船投入水上巴士运营
广州市客轮公司总经理余浩然介绍,将有六艘轮船投入水上巴士运营。其中2艘是60座的快速船,平均运行航速超过30公里/小时;4艘是250座的珠江夜游船,平均运行航速为每小时18~20公里;从中大码头-芳村全程9公里的航道上,水上巴士的单程航行时间约40分钟。
首班船出发时间为7时
水巴航线将于4月10日试运营。首班船发出时间为7时,尾班船时间为18时。高峰时段7时~9时、16时~18时始发站每20分钟对开1个航班;其余低峰时段每30分钟对开1个航班,总共27个对开航班,外加18时后天字码头-中大码头3个对开航班。
水巴同样可以使用羊城通
根据以前的方案,水上巴士作为公共交通的一种补充形式,采取的是低票价的方式。初步的方案是:任意相邻的两个码头间的票价是1元;超过两个码头之间的票价是2元,起点中大码头到终点芳村码头的票价也是2元。不过,该票价方案还没有通过物价局的正式批准。客轮公司提醒,届时以物价局公布的票价方案为准。
水巴航线和陆地公交车一样,都能使用羊城通刷卡,持老人证的老人也可以享受到坐公交车的优惠。如果只坐一个站,就刷1元那台羊城通设备,超过一站就刷2元那台羊城通设备。但乘客要牢记,刷了羊城通以后要索取车票,因为上船后有工作人员查票。
另据悉,水上巴士试运行期间,原天字码头至中大每隔一小时的轮渡航线将取消。18时后,快速船继续行驶原天字码头中大航线至原航线收船时间(天字码头尾班船延至19时35分,中大码头尾班船为19时50分)。
深度分析
水上巴士能行多远
随着水上巴士的试运行,人们的注目焦点再次投向水上客运。水路交通能否谋得新生?第一条水上巴士到底能够走多远?
据悉,广州至今还有14条过江轮渡航线。由于客源少,油价成本高,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由市财政每年给予相当款项的专项补贴。而客轮公司原开行的白鹤洞-大冲口-西堤航线已在2001年6月停开;原来番禺丽江――西堤的航线,也因为客源不稳定而在2000年停止运营。
企业若赔本 政府来补贴
水上巴士能走多远,首先来自于对赔本经营的担忧。水上巴士,目前的定价基本和公交车持平,这也意味着水上巴士必须薄利多销,那么怎样才能长久地干下去?
对此,余浩然表示,虽然水上巴士初期可能会赔本,但换一个角度讲,建路修桥建地铁都需要很大的投入,水路却不一样,不需要政府在前期做出巨大投入,特别是现在,市中心一些地段已经无路可建。相比各种交通工具,水上运输的成本是最低廉的。
广州市交委也曾表示,如果企业经营入不敷出的话,政府会依法给予补贴。
“以前水路退出客运市场,是在完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造成的。水上客运不需要修路、建地铁等高额的投入,只要把这些成本稍微挪一点用于补贴水上客运经营,水上巴士就可以运行几十年了。”有业内人士说。
客源足够多 便可增航班
首条试验线芳村-中大码头,行程为40分钟,平时每30分钟一个航班,高峰期每20分钟一个班次。这样的安排,相比公交车并没有太大优势。“如果要每30分钟才一趟的话,还不如坐公交车呢。”不少市民表示。
对此,余浩然表示,按目前的计划,4艘旅游船的平均运行航速为每小时18~20公里;另外2艘快速船平均运行航速超过30公里/小时,相比公交车平均16公里/小时,水上巴士还是有优势的。特别是水路上没有红绿灯、也不会堵车。相比之下,芳村-中大这一段的陆上交通十分繁忙,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期,还常常塞车,因此,现在中大码头――天字码头的轮渡的客流量已经增加了一倍。
他还表示,“只要有足够的客源,投入的轮船多,航班就可以更密,航程时间也可以大大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