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旅资讯

“东山少爷”百年别墅年底迎客

  • 听全文
  • 2008-10-28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市民今年年底就可参观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

  广州市报送的“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项目”荣获世界大都市奖第二名!10月27日,记者从广州市越秀区获悉,作为全市首个进行整治更新的历史街区,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二期整治工程年底完工。届时,广大市民将可领略“东山少爷”百年别墅的独特风情。

  很多人都听说过“西关小姐,东山少爷”,但知道这个说法与新河浦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可能并不多。在民国时期,新河浦地区是华侨、富商和政要的聚居地,几乎每一座别墅都留存有一个望族或政要名人的故事。新河浦地区红砖小洋楼与青砖西关大屋组合成广州民居建筑的两种特别风韵,从而形成了“西关小姐,东山少爷”之说。

  社区改造遵循“修旧如旧”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其“真实历史信息”并进行合理利用,同时改善环境质量及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2006年2月,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颁布了关于实施《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通告,保护力度堪比广州另外一个著名历史保护区 ――沙面。

  2007年底,新河浦社区整体整治工程全面启动,作为首个进行整治更新的历史街区,新河浦社区的改造没有“大拆大建”而是“修旧如旧”,保留其历史风貌,并作为全市雨污分流、三线下地等试点。

  东湖街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修旧如旧”,越秀区相关部门曾多次协商,并带领老街坊去现场看,听取他们的意见,并请来专家、学者进行论证。如就外立面的整饰方面,他们都曾讨论多次之后才最后确定为目前用的这种与新河浦社区原来颜色相近的油漆,还有一些铁门、窗户等风格都是能保留的就尽量保留,或者按原样进行复原,尽可能与其原来面貌相一致。

  据悉,新河浦社区二期整饰工程将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工。

  有价值建筑物将立“名片”

  10月27日下午,记者在现场发现,新河浦社区建筑物外立面涂上了仿古油漆,乱搭的电线等三线整齐地埋藏在地下,路面平整了,仿如一个欧洲小城。在一些著名的建筑物前,还比以前多了一个“名片”。“名片”囊括了建筑物的一些基本情况,在一块大小合适的石块上不仅标有该栋建筑物的名称,地点,建筑年份,还有一个小小的示意图,一看便知该建筑物处于什么区域。这些“名片”为新河浦内的历史建筑物配上文字说明,起到画龙点睛、提升文化内涵的作用。

  据街道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如“春园”“逵园”等一些名园建筑已经设好“名片”,随着新河浦二期工程的深入,这些建筑物“名片”也将逐渐完善起来。接下来,将会把未完成的一些建筑物都插上“名片”。

  隅园开车库门引来文化部门鉴定

  据介绍,目前,新河浦地区五大侨园四个换新主人。

  今年3月,有热心群众举报隅园门口正在施工,不知道是否涉及文物破坏。越秀区文化部门获悉后,立即派出以区博物馆高馆长为首的调查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据介绍,隅园的设计者、最初的主人是广州早期留英、美学生伍景英,1925年国共合作时期,他曾担任海军造船总监。隅园大约于1931年建成,整体风格源自英伦。伍景英在设计时将英伦建筑风格融进本地特色。英式洋楼的阳台多是全封闭的弧形阳台,但为了适应南方闷热的天气,隅园的阳台设计成凹陷进去的通风阳台。阳台在英式梁托上,加上中国独有的吊钟花形,这种建筑风格被人称为“西曲中词”。

  “差点把我吓坏了”,高馆长说,“听到举报,我以为隅园大门被严重破坏了。”原来,隅园大门分为围墙大门和内大门两个,其中,房屋内大门被列为文物保护重点。此次新园主为了停车方便,在围墙上新开了一个车库门。“围墙是后来加上去的,不属于文物保护范围。”高馆长说,“五大侨园不能随意改动内部结构,任何施工都必须经过文化部门审批。”

  新闻链接:

  世界大都市奖于2002年设立,每3年颁发一次,本届世界大都市奖关注以下主题:环境、教育、健康、人居、交通、就业,由专业陪审团根据参选项目的社会影响、城市影响、合作伙伴、经济影响和技术影响等标准,决定奖项获得者。

  广州报送的“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项目”荣获世界大都市奖第二名。 本届除广州外,得奖城市还包括德国柏林(第一名)、巴西阿雷格雷港(第三名)以及巴西贝洛奥里藏特(优秀奖)。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