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旅资讯

明年广州处处有食街

  • 听全文
  • 2009-01-13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亚运会前将建成以下食街

  荔湾区:在荔湾湖畔泮塘路沿段建设广州美食园,利用周边陈家祠、西关大屋、锦纶会馆等众多文化遗址及泮溪酒家、陶陶居、莲香楼、广州酒家等著名老字号和西关名小吃作为基础,引入更多的风味美食名点特色店。该美食园力争在2010年亚运会前建成。

  花都区:喜立登风情美食街。

  南沙区:美食城。

  番禺区:亚运村旁的石楼美食城。

  越秀区:惠福东食街一期也将建成试业,现有的美食街完成升级改造。

  “食在广州”曾是广州的一块金字招牌,但上海、北京的餐饮业消费额已超越广州。为此,市人大代表建议建立培养粤菜高级技能人才基地。记者1月12日从广州市有关部门的答复中获悉,2010年亚运会前,荔湾湖畔广州美食园、花都区喜立登风情美食街、南沙区美食城将全面建成开业迎客,番禺区亚运村旁的石楼美食城、越秀区惠福东食街一期也将建成试业。广州还将在西关筹建广州饮食博物馆,在广州大学等高校增设烹饪旅游学院。

  重庆成都餐饮业获政府扶持

  “食在广州”金字招牌如何擦亮?市人大代表、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校长李灿佳此前专门去重庆和成都作过一个餐饮业的调查,他发现,两地餐饮业的大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

  “汪洋任重庆市委书记期间,提出‘打造重庆美食之都’,并出台了十六条扶持措施。如成立重庆烹饪职业学院,将餐饮用电与工业用电同价等。”李灿佳告诉记者,20年前四川烹饪专科学校就成立了,至今已为全国各地培养了6000多名川菜大专人才。成都市政府规划了一条“美食一条街”,下午六点钟以后,可在店门口停两排车,方便食客。“如果在广州这样子,警察早就过来抄牌了。”此外,紧邻广州的顺德也建了专门的烹饪学院,并打出招牌“食在广州,厨出凤城”。

  培育本地厨师振兴粤菜

  据介绍,广州是粤菜的发源地,在中国粤、鲁、苏、川四大名菜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粤菜,其发展历史一直可追溯到秦汉南越王时期。广州一直以“食在广州”餐饮老大的地位自居。广州餐饮业的发展一直持续快速增长,其影响力的辐射在内地乃至香港、澳门等地区,均有其引以为傲之处。但从2004年开始,其发展就一直呈低速增长状态,就连此前一直不曾或缺的人力资源,现也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许多市人大代表认为,擦亮“食在广州”这块金字招牌,还得以人为本,要抓住粤菜高级技能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广州市粤菜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远远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与广州市经济发展在全国的地位非常不相称。李灿佳等代表建议尽快组建“广州粤菜烹饪学院”。

  拟制定粤菜品牌标准

  广州市有关部门答复表示,将在广州大学增设专门的烹饪旅游学院,由广州大学和广州市商贸旅游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同时拟在增设的烹饪旅游学院设立粤菜研发中心,开展粤菜技术创新,开发具有粤菜风味特色及制作特点的粤菜品牌,制定规范的粤菜品牌认定标准和粤菜菜品评价认定标准,宣传推广提升经典粤菜、创新粤菜的市场认知度。

  筹建广州饮食博物馆

  此外,为提升广州餐饮业的文化品位,广州还计划在西关文化底蕴深厚的荔湾区筹建广州饮食博物馆。如在具标志性特色美食街的广州美食园内,利用闲置的西关大屋或厂房仓库,收藏展示2200多年来具广州饮食地方特色的文物,如餐具器皿、菜谱、饮食人物、典故等,重点突出粤菜文化,兼顾中西外来菜系移植广州的沿革发展,通过饮食博物馆的文化体现和周边林立的酒楼食肆表现,让食客读懂广州饮食文化。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