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鸭悠闲地在湖面觅食。
华南植物园:这群野鸭绝非放养 近年来在广州市区为首次发现
广州市区首次发现野鸭? 7月24日,记者来到传出消息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龙洞琪林”看到了这群可爱的禽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负责人否认野鸭放养说法,表示飞来的候鸟野鸭在此“安居乐业”生活了半年。除了野鸭外,工作人员还在植物园靠近火炉山公园地块,发现了锦鸡、松鼠、野兔等野生动物。
12只野鸭悠闲觅食
平静的“龙洞琪林”最近来了一群“稀客”,7月24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华南植物园内一个人工湖树阴下,有12只禽鸟在此觅食。它们群居活动,不时将头钻进水中觅食。从外观上看,体型与我们常见的家鸭类似,不过其中5只头上带有绿色,又与常见的家鸭不同。
看到这群动物,游客们惊呼,有游客还误以为是鸳鸯呢。当人们不断聚集起来,指指点点评说一番,这群“家伙”越发警惕起来,远远游离岸边。“这群野鸭开始很怕看到人类”,植物园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刚开始,这群野鸭很警惕,只要有人稍微靠近它们,它们就迅速飞离现场。后来,看到我们工作人员及游客没有恶意,才慢慢胆子大了起来。”
从“过客”发展为“定居”
是否真的是野鸭?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负责人说,“虽然我们不是搞动物研究,在广州难见野鸭群,但是野鸭是比较常见的候鸟,我们在野外科研活动中,经常能够碰到。”
至于何时发现野鸭?该负责人说,“今年开始,我们发现野鸭来到后园区后,就不离开了。野鸭踪迹分布游客较少的火炉山水库、园区人工湖。
“野鸭到植物园定居,说明我们植物园生态已经好起来了,”华南植物园副主任魏平说,这是近年来,广州市区首次发现野鸭踪迹,已引起科研部门关注。
魏平说,“现在,我们已经提醒工作人员、保安等不能捕杀野鸭,也要奉劝游客不要惊动它们正常栖息,或者掏鸭蛋。”
野鸭
大致分为麻鸭、河鸭、潜鸭、栖鸭、秋沙鸭和硬尾鸭等几个主要类群。其中河鸭中的绿头鸭,不仅野外数量很多、分布范围很广,而且被公认为是家鸭的共同祖先。绿头鸭的体形和羽色同家鸭非常相似,体长为50~62厘米,体重为910~1300克。绿头鸭在我国北部繁殖,越冬在黄河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