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旅资讯

沙面小梳妆 文物露真容

  • 听全文
  • 2009-11-13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透过栏杆可见文物真容。

隐藏的奠基石露出来了。

恢复后的旧栏杆。

沙面南街44号整饰效果图。

  11月12日,沙面全岛开始整饰,2010年春节前全岛建筑完成立面整治,全部整饰工程将在明年6月前完工。届时,一个全“新”的沙面将展现在市民面前。有关专家指出,沙面的“新”有着特殊含义,在长达一百多年间,沙面岛的建筑如珍珠被尘蔽,如今借着亚运的东风,文物建筑进行全面整饰,最为关键的是,此次整饰并非穿衣戴帽,而是露出真容。

  沙面大街分五个主题区

  作为沙面全岛整治设计方案的设计领衔者,汤国华向记者介绍了全岛整饰的思路。在建筑外观方面,文物类建筑“修旧如旧”。

  在景观绿化方面,沙面大街长达一公里的百年古树和两侧林立的百年欧式建筑,形成沙面独特的景观中轴线。规划中将景观中轴线设计为五个主题区:典雅林、和平苑、友好园、律动带、叠水泉。

  1日半清洗1m2

  文物建筑的整饰有多难?广州大学文物专家汤国华以外墙立面整饰为例,一般建筑的立面整饰,工人都是直接用工具打磨外墙,然后批荡,最后涂上油漆则可。但文物建筑就“娇贵”得多,专家曾经在一些古代书籍上找到一种民间的办法,将香蕉树的树心压榨成汁然后涂到墙面上,但发现还是不行。最后用一个钢丝制成的可以旋转的刷子,在气动机的转动下一边喷水一边用人工轻轻地去磨,这样就能做到既除掉墙面上的油漆,又可以不损害墙体。但是,一名工人一日半才清洗一平方米。

  文物看点

  太古洋行奠基石

  建于1905年的太古洋行、现为美晨集团办公大楼的沙面南街48号,通过对外墙的清洗,将隐藏在批荡下的奠基石显露出来,沙面的建筑标识过去因被认为有殖民地色彩全被遮挡起来,如今得以重现。

  南街46号老栏杆

  原英国领事馆西辅楼、现今是省外办的办公楼的南街46号,原来出于安全的考虑,大楼临街的旧栏杆全部用砖封起来变成高墙,整饰后将旧栏杆完全恢复,路人从外面就可以看到文物建筑。

  北街43号有望修复

  曾被本报独家报道过的屋顶完全坍塌的沙面北街43号,其维修方案已通过市文化部门的审批,目前正在国家文物总局待批,有望在亚运前修缮完毕。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