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纪念堂园区免费开放首日,吸引了很多周边居住的市民。
市民多过外地游客 家庭团情侣档热捧
首个实行免费开放的市属大公园中山纪念堂1日迎来历史性一刻,“除主体建筑和历史陈列馆以外”的园区1日开始正式向公众实行免费开放。统计表明,中山纪念堂园区实行免费开放受到了市民的热烈追捧,进园人数出现“井喷”,截至下午6时,共接待游客约9000人次,较平时猛增约4倍。多数市民对园区的游览环境表示满意,同时希望中山纪念堂能把除园区以外的主体建筑和历史陈列馆也一并免费开放。
中老年人赶早守候
记者在清晨5时45分来到中山纪念堂正门口守候公园免费开放的历史性时刻。尽管时间还早,但记者还是在现场看到有多位中老年人在门口等候,他们都是在知道中山纪念堂园区实行免费开放后,特意在第一天前来一尝免费开放的“头啖汤”。
今年72岁的罗伯就是其中一位,平日去惯了越秀公园晨运的他1日特意“换个口味”来到中山纪念堂,“虽然我去越秀公园都是免费,但那种是对老年人的免费,而中山纪念堂的这种免费是对所有人的免费,意义和感觉都完全不同。”
6时整,中山纪念堂正门和西门正式对外免费开放,罗伯和其他市民大步走进园区。记者看到,园区的售票窗口已经用木板封闭,旁边则挂出了一块醒目的“免费进园”的公告牌。
随着时间推移,中山纪念堂的人流也开始急速增长。9时多,进入中山纪念堂的各个门口的游客络绎不绝,当中以一家大小的“家庭团”和两手相牵的“情侣档”居多,他们进园后都饶有兴致地在园区里游览拍照。
10时左右,园区内的人气达到了最高峰。有工作人员直言,平时周末从来没有看到过纪念堂里有如此多游客进园,估计人流比平时周末多出了3倍以上,而旅游团也比平时明显增多。
记者还留意到,1日的游客以本地市民为多,当中许多是在附近居住的居民,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也是免费前后的明显差别,之前进园游玩的多数是外地游客,本地市民进园的较少,“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附近居民会在茶余饭后来到这里休闲放松身心。”
园内禁止打球踢毽
为迎接园区的免费开放,中山纪念堂特别加强了绿化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并且全员投入对园区加强巡查和保洁力度。记者1日看到园区内地面非常干净,绿化也是全部修建一新,就连厕所也是非常整洁。之前有市民担心中山纪念堂免费开放后会出现系列不文明现象,但从1日记者的观察来看,基本不见游客大声喧哗、躺卧、破坏绿化和公物等不文明现象。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是免费开放,但园区内禁止球类、踢毽等体育活动,严禁携带猫狗等动物进入公园。园方还专门在门口挂出一块“游客进园须知”告示牌,同时安排了工作人员值守,只要看到有游客携带羽毛球拍等运动器具或者扩音器等设备进园,都会被禁止进园。同时园方还仅允许旅游巴士进园停放,以留出更多活动空间给游客。
市民希望主体建筑也免费
10时左右园内人流最高峰时,许多不知情的市民本来兴致勃勃地想进入主体建筑和历史陈列馆,都被工作人员截住提醒购票,门口位置一时聚集了大量游客,而且怨声不断。
工作人员唯有不断地向游客解释,还拿出《广州日报》刊登的报道说明免费开放的范围。许多游客表示,本以为“免费开放”就是“不花一分钱将公园逛到底”,希望纪念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开放”。
但也有市民表示,中山纪念堂的主体建筑和历史陈列馆属于历史文物,适当收费能有效控制人流,有利于保护文物。还有市民表示仅有中山纪念堂免费开放依然“不够解渴”,“希望广州其他市属大公园也能尽早实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