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旅资讯

数十万市民游园 观灯赏月闹元宵

  • 听全文
  • 2008-02-22
  • 来源:南方都市报
  • 分享到
  • -

站西路服装市场,小家伙得到两个财神的元宵节小礼物,羡煞旁观的市民。


 
六榕路,一位老先生聚精会神地看着灯笼上挂着的灯谜。


 
海珠区第一金碧幼儿园,小朋友学做汤圆。


 
在耀华大街举办的“邻里共聚闹元宵”活动中,财神爷和粤剧小生花旦共聚元宵。

  元宵佳节,广州市民都是如何度过的?社区记者走街串巷,为您一一道来。

  赏灯

  9999条灯谜,估中几多?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宵怎能少了赏灯?

  海珠区市民李先生2月21日上午一早奔赴天河,短短三个小时便猜中41条,2月21日是正佳广场“奥运灯谜会”的最后一天,不少市民从各区赶来抢猜9999条灯谜。

  “蝴蝶含羞来迎春。打一中药名。”一句话难倒高手李先生,在站了三个小时后,他终于灵感涌现,估到谜底:“冬虫草。蝴蝶是虫,含羞指草,冬来迎春。”2月21日中午12时,正佳广场四至五楼中庭的灯谜会现场满眼大红灯笼及大花爆竹挂饰,现场悬挂的9999条灯谜中除了传统谜语,还有不少是奥运题目,吸引了近万名灯迷爱好者进场竞猜。

  广州市职工灯谜协会的灯谜师王师傅已坐镇三日,他发现2月21日从11时开始人群陆续蜂拥而至,元宵这天最多人,又以后生仔居多。“老人、后生一样犀利!”王师傅说,在这场灯谜大会中老人和年轻人猜灯谜实力旗鼓相当,“老人估传统叻D,后生识好多新名词,实力五十五十啦!”

  现场灯谜大部分由广州市职工灯谜协会成员创作,58岁的王师傅今次创作了数十条灯谜,自己那道“百万雄师过大江。猜广州三路名”的得意之作一直没人猜中,谜底为:前进路(百万雄师在前进)、解放南路、人民路(解放南方的人民)。“上下五千年、天南地北,乜都要知D.”王师傅教导,猜灯谜除了要多动脑,还要博学,多看不同类书籍吸收。

  吃汤圆

  尝尝中国BALL,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元宵佳节当然少不了汤圆。

  1岁半的Maya试探地用勺子戳戳圆溜溜的汤圆,轻易不敢开口;3岁的柳原杏子已经迅速吃完自己碗里的,又把勺子伸到妈妈的碗中。这是春田幼儿园举办的元宵亲子活动,不少外国小朋友是第一次吃中国汤圆。

  2月21日下午,30多个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春田幼儿园聚会过元宵节。有一半是外籍孩子,他们大多是第一次吃中国汤圆。

  “很好吃”,杏子的妈妈柳原叶子赞道,尽管她才吃到半颗�D�D�D3岁的杏子挥舞着勺子,迅速把自己碗里的两只汤圆吃完,又把妈妈的两只汤圆吃掉一只半。“中国的汤圆比日本的甜,孩子更爱吃”,柳原叶子说。去年5月杏子和妈妈来到中国居住,这是她们过的第一个元宵节,第一次吃到中国汤圆。叶子说,日本没有元宵节的概念,吃汤圆是在中秋节。

  坐在另一张桌子上的以色列小姑娘Maya,没有杏子的好胃口。她圆圆的眼睛瞪着碗里的两只汤圆,试探地用勺子戳戳,小心咬了一小口。吃不惯这个粘牙的圆东西,她喜欢上喝甜汤。Maya的妈妈管汤圆叫“balls”,她也是第一次吃汤圆,感觉很新奇。她们才来中国5个月,春节又在国外过,还没机会感受中国春节的气氛。元宵节是她们过的第一个中国节日,“especially(很特别)”,看着英文对照的灯谜,她的笑容闪动着孩子般的新奇。

  庆团圆

  不忘孤寡老人,暖!

  汤圆要圆、衣服要靓,连火锅料也要比比谁家造型最好!2月21日,荔湾区逢源街200多名街坊闹元宵。麻石路上、西关大屋下,22张餐桌一字排开,大家搬出自己的拿手好菜,比拼厨艺。

  92岁的吴美慈婆婆起了个大早,穿上绸缎礼服,就赶到逢源街康龄中心和10多个老朋友一起做汤圆。短短一个小时,公公婆婆们就做了600颗汤圆。“要赶在中午前做好,及时送到孤寡老人家中。完了后,我们还要参加火锅拼盘赛呢。”

  虽然只是邻里间的较量,但大家都“磨拳擦掌”,显然有备而来。富力东社区的石先生用芋头做成小船和老鼠,惟妙惟肖。“老鼠在钓虾,代表鼠年精神健康,生虾�钐�!”陈家祠社区的几位街坊用红白萝卜、青瓜、肉片等拼成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寓意今年展翅高飞。

  据了解,荔湾区首次在西关大屋林立的耀华大街举办元宵厨艺比拼活动。街坊都说:“在西关大屋下吃汤圆,特别甜。”10多名外来工保安员2月21日也来凑热闹,和老广州们举杯同庆。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