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乞巧手工绝活——取材米粒纯手工制作的塔灯山。
②乞巧手工绝活——龙舟节。
③乞巧手工绝活——打稻谷。
④乞巧手工绝活——上香。
国务院日前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广东占14项,包括化州的跳花棚(传统舞蹈)、东莞的木鱼歌(曲艺)、珠海斗门的装泥鱼习俗(民俗)等;其中广州占3项,包括广州的粤曲(曲艺)、广州黄埔区民间信俗波罗诞(民俗)和广州天河七夕节乞巧习俗(民俗)。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项目。至此,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计1219项。
据介绍,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评审工作注意采纳各方意见,重点关注了少数民族项目和濒危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的民间乞巧手工绝活在广州天河、东莞望牛墩等多地承传数千年,包括划龙舟、唱大戏、晒稻谷等民间习俗,都能通过诸如米粒、冬瓜仁、玉米衣、稻草等一些自然材料,经过艺人的巧手打造,与实物同样,惟妙惟肖非常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