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旅资讯 > 文体活动

“广州印迹——政协书画典藏展”开幕

  • 听全文
  • 2024-05-21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同赏名家书画 共飨艺术盛宴

  初夏清风至,艺术游园时。5月20日下午,由广州市政协办公厅主办,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承办,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广州市政协书画院协办的“广州印迹——政协书画典藏展”正式开幕。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广州市政协精选市政协诗书画室1986年创立以来3000余幅书画藏品中的近百幅佳作,其中既有关山月、黎雄才、赖少其、杨之光、梁世雄、林墉、刘斯奋、陈永锵等岭南画派大师的丹青妙笔,还有启功、尹瘦石、宋文治、韩美林、沈鹏、苏士澍、孙晓云等国内艺术大家的墨宝手迹,更有汇集众智所长的合作巨制,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观展信息

  本次展览位于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三楼,将展出至6月19日(周末及节假日闭馆), 个人可凭有效身份证件免费参观,团体参观可致电预约。

  初心:“广交朋友 结翰墨缘”

  以书画会友、以翰墨传情是人民政协书画工作的一大特色。1985年,全国政协书画室成立。中国当代国画家、岭南画派代表黎雄才当时任全国政协委员,此次展览中他的书法作品《广交朋友结翰墨缘》正彰显了这一初心。

  据展陈方介绍,1986年,紧跟全国政协的步伐,广州市政协牵头正式成立广州市政协诗书画室(2009年更名为广州市政协书画院),市政协书画工作就此起步。当年6月,广州市政协与港澳联合举办穗港澳国画联展,分别在三地巡回展出。国画《岭南春满园》就由刘仑、黎雄才、商承祚等超20位书画家共同创作而成,其中就留下了港澳书画家的“手笔”。

  同年,广州市政协还开设了中秋名家书画雅集,开启了长达38年不间断的书画名家一年一会的传统,加深了与书画家的情感交流。1986年至1996年这十年间,市政协还尝试以书画展为重大历史事件作周年纪念,并开启了主题创作探索,初步构建起市政协书画工作的发展格局。

  “重视政协工作,发挥政协作用”“加强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为把我国早日实现四化而共同努力”“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努力做好政协工作”“人民政协、大有可为”……就是1992年雷洁琼、程思远、洪学智、叶选平等大家为广州市政协成立四十三周年而作。

  合力:“霞光普照 花好月圆”

  世纪之交以来,广州市政协以书画展为纽带,扩大交往范畴,与港澳地区的联系尤为密切,为之后穗港澳三地深入交流夯实了友谊之基。2002年,由关振东、董百振、陈章绩、关晓峰、陈振国一人题一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其中的一幅代表作。

  “江海汇平川,一望无边……”诗人朱帆赞颂莲花山所作的诗歌《莲峰观海浪淘沙》记载了莲花山的历史和景色。2004年,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许鸿基采用“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体”这种中正、和谐、宽博的字体来书写这首诗,“一方面我非常喜欢这种字体,研究多年,另一方面,站在新的时代视点上再看莲花山好风光,这样的字体表达更显气象开阔,焕发出山川雄浑之气。”

  牡丹花开寓意吉祥健康。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刘思东于2005年创作的作品《醉红图》绘出牡丹绽放,表达了他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祝福。“牡丹是我们中国人非常喜欢的一种意象,牡丹花开寓意吉祥健康,素来深受艺术家喜爱。我在创作这幅画时,把中国画传统的水墨写意手法与西方绘画技巧结合,将牡丹盛放时灿烂奔放的感觉传达出来,营造出墨中有彩,韵味无穷的效果。”

  此外,市政协还做了许多有益尝试,历代“羊城八景”诗联书画篆刻摄影新作选展将多种艺术形式融汇一炉,极大地增强了展览表现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书画雅集及作品慈善拍卖活动则将艺术和慈善活动有机结合,展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和使命担当。这些举措让市政协紧密团结了更多的艺术界名流,参与了更丰富的社会议题,市政协书画工作走向成熟。

  新时代新气象。据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政协书画院秘书长朱光荣介绍,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就是展出了多幅由多位艺术家合作完成的作品,融合了各位艺术家之所长,很值得一看。

  2018年雅集上,广州市收藏家协会副主席程家焕与刘斯奋、方楚雄、林蓝等艺术家合作创作了25米长的《花好月圆》长卷。“创作长卷时,大家一般都画自己擅长的东西,我喜欢画花,也擅长画花,就画了象征紫气东来的紫藤。”

  作为书画界的一员,许鸿基认为,“广州市政协举办这样的书画展,很重要的意义就是推动文化艺术的繁荣,通过艺术吸引书画家齐聚一堂,增进交流,共同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团结各民主党派,团结人民群众。”

  立意:以书画艺术激励“二次创业”

  阅卷追思,书画工作之于统战价值,独树一帜,意义深远。广州市政协一直重视做好书画工作,致力发挥其在团结统战、文化联谊、传承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此次书画典藏展览也力求以优美的书画艺术讲好广州故事、讴歌改革开放、激励“二次创业”,以活泼的交流活动汇聚各方朋友、滋养社会人心、凝聚广泛共识。

  “累累硕果非一日之功,正是市政协数十年间以赤忱心投友谊之木桃,方得书画家以马良笔报艺术之琼瑶,共赴此次书画盛宴,彰显广州市政协和书画名家勠力同心、肝胆相照的‘永以为好’之情。”朱光荣表示,欢迎各位市民朋友及单位莅临参观,共同品味生香彩墨中的悠长气韵,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把这么多的文艺精品拿出来展示,这对市政协来说还是第一次,希望前来参观的公众可以近距离观赏多位艺术名家的笔墨技艺,也能从中感受到这些艺术名家团结一致、为祖国贡献力量的大爱情怀。”

  开展当日就有市民经推荐来观赏这批名家作品。在现场,广州开放大学的老师刘熔榕仔细观摩了每幅作品。“此次展览对于我们书画爱好者来说,是一场视觉盛宴,可以同时看到很多名家的技法展示,还有他们不同阶段的作品,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名家说展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许鸿基:

  今天漫步展览,我深刻感受到每个阶段的创作内容虽有差异,但都展现了祖国风土人情与大好河山,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我们以后还要再接再厉,以一以贯之的热情表达新时代新风貌。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刘思东:

  像今天这样的书画展览,广州市政协已经举办多次,此外还有中秋雅集、采风活动等,为各地书画艺术家共聚交流、畅谈艺术创作、施展才华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对于记录、表现我们广东的文化风貌、经济发展、社会风俗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广州书画专修学院院长朱颂民:

  就中国绘画来说,合作作画依靠的是画家之间的默契与配合,各展所长,这体现出中华文化以和为贵的特点。能达成这样的合作,主要得益于广州市政协多年来坚持举办中秋雅集,将来自各地的众多艺术家聚在一起,以艺术为载体,让大家凝聚共识,创作艺术精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是很难得的。

  广州市收藏家协会副主席程家焕:

  一直以来,广州市政协都很重视书画艺术的创作及传播推广,每年中秋前后都会举办雅集,邀请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参加,我至少参加过三十次了。这次展览展出了历年中秋雅集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拿手的好东西,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多看多交流,能帮助我们开阔眼界,从而把好的技巧、好的理念融会贯通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