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广州 > 文旅资讯 > 文体活动

第七届广州科普嘉年华火热“上线”

  • 听全文
  • 2024-09-22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科博士家族”IP形象亮相

  9月21日至22日,2024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日主会场活动暨第七届广州科普嘉年华在广东省科学院琶洲科普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广州市科协、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等27家单位联合主办,共有来自全市17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和科技科普企业积极参与,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盛大的科普宴席。

  小朋友“沉浸式”体验科技魅力

  在嘉年华活动现场,一系列新奇有趣的科技成果展示吸引了大小朋友的目光。活动共设五大主题,展区超170个展位,科普内容围绕“四个面向”及新质生产力所取得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涵盖脑机互联、AI数智、深蓝深空深地、纳米科技等前沿领域,集互动、参与、分享、体验于一体,多维度向市民展现广州地区的科普资源、科技成果和科研能力,让市民现场亲身感受科技创新改变生活的巨大魅力。

  在智能助行外骨骼展位,演示者穿戴了一套外骨骼系统,对腿部肌肉进行锻炼。这套设备由驱动系统、中控系统、机械结构单元等构成,可以辅助腿脚不便者锻炼腿部肌肉,助力其行走,“这套设备可以监控步态,进行人机步态拟合分析,并提供动力,让腿脚不便的人每一次迈步行走变得更轻松。”

  在云韬氢能展位,企业带来了“领航一号Ⅱ”氢能发动机。展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发动机可以安装在牵引车车头的驾驶室下方,“发动机将氢气和空气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力驱动电机,来给车辆提供动力,我们已经将其用于广韶线的物流运输,通过广州和韶关的加氢站为发动机补充氢气。”

  最吸引孩子们眼球的,还是黄埔区天韵小学带来的“变形金刚”机器人,这个机器人需要有真人穿戴,可以和小朋友握手、还可以抬腿小步行走,甚至还可以向人敬礼。“我们学校非常重视科学教育,我们引入这个机器人,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

55db5ec817b49b66eeb7.jpeg

黄埔区天韵小学带来的“变形金刚”机器人。

  广州全新科普IP形象发布

  本次活动中,广州全新科普IP形象“科博士家族”的亮相颇为抢眼。作为广州科普领域的标志性科普IP,“科博士”自2019年以来就通过生动有趣的角色设定和贴近生活的科普内容,搭建起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

  “科博士家族”延续了“科博士”的科学精神,更以多元化的角色设定和丰富的内涵,为科普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色彩。在这个家族中,有代表着“博学”的科妈,将高深莫测的科学知识化繁为简,让科学变得通俗易懂;代表着“勇敢”的科小创,充满活力、不惧挑战;代表着“探索欲”的弟弟科小普,以独特视角开启科学的趣味之门;还有具备强大“实践能力”的科爷爷和充满艺术“想象力”的科奶奶,整个“科博士家族”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科普的维度。未来,“科博士家族”将继续成为广州科普工作的标志性形象,广泛运用于广州市特色科普品牌之中。

dd385014940e8fc85932.jpeg

  活动还发布新书《讲好科学家的故事》。本书聚焦深度挖掘并展现广州地区杰出科学家的非凡事迹与卓越贡献,精选了30位在穗院士的感人经历,细腻描绘了院士们的成长轨迹——从青涩学子到学术巨擘的蜕变之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他们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的科研态度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怀。

  活动还发布了国内首个区域性科技传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由暨南大学文本实验室研究团队以广州区域科技传播发展态势为研究和评价对象,聚合科技传播领域的各方资源与力量打造而成,其为科技传播的量化分析、效果评估和政策指导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方法,更有助于准确把握广州科技传播发展趋势,为科技传播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系统的工具及支撑参考依据。

  暨南大学文本实验室主任曹轲教授表示:“构建客观、科学和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剖析区域性科技传播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发展态势,将能为广州乃至全国其他区域推动和优化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协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市民与科学家近距离接触

  本次活动还举办连场科普讲座,让市民与院士近距离接触。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邓文中和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亲临现场,分别为公众带来主题为《科学与工程》和《亲近科学  拥抱未来》两场的科普讲座。两位科学家不仅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了科学知识,展现了他们对科普事业的热情和承诺,有效地拉近了科学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据悉,2024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从9月15日到25日,全市各单位聚焦现代科技和未来发展,积极开展广州科普嘉年华、百馆展览探未来、千场报告话前沿、万级IP创科普活动等体系化重点示范活动,筑牢科技创新的群众基础,服务广州高质量发展。

  活动期间,各主办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整合资源、开放场地、创新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服务,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学会、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和机构,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陆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广州市科协更组织广州地区符合开放条件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各级科普基地、广州科普游项目承担单位和各区所属科普资源单位等100多家科普单位免费向市民开放,全市11个区也同步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

  活动同步启动线上宣传互动,通过“广州市科协”视频号、“科普广州”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进行现场直播,打造融媒体科普大舞台。预计全市将有约300万人在线上共享这场科普饕餮盛宴。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