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碳汇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 2025-04-15
  • 来源: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破解400年森林持续固碳之谜

  记者近日获悉,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碳汇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大成果。

  鼎湖山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总面积1133公顷,主峰鸡笼山海拔1000.3米。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其野生生物资源,涵盖了南亚热带常见的8种自然植被类型,其中以季风常绿阔叶林最为典型。截至2024年12月,区内记录高等植物2291种,大型真菌836种,兽类43种,鸟类277种,爬行类59种,两栖类23种,鱼类25种,昆虫996种。

  1978年,华南植物研究所在鼎湖山保护区建立中国科学院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鼎湖山站”),1999年成为首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点站)。鼎湖山站长期聚焦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相关成果先后获2008年度和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6年,鼎湖山站研究团队发现存在时间超过400年的成熟森林的土壤仍然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该发现被发表在学术杂志《科学》上,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相关“非平衡理论框架”获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依托鼎湖山站研究团队完成的《陆表固碳生物与非生物过程及其环境响应机制》,获得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