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精品文化旅游新路线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读懂广州:粤韵
广州百年的古墟市,不该被遗忘
  • 听全文
  • 2023-01-10 14:37:11
  • 来源: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分享到
  • -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面貌,繁华的、宁静的、安逸的、活力的……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人文经济重镇,拥有众多著名的古墟。在这些古墟里,时代的更迭恍如停止,依然保留着往日引人入胜的风貌。有空的话,多去走走吧!

  派潭墟

  作为增城区著名的宝藏街老区之一,派潭墟拥有悠久的历史底蕴,相传这里在宋代就已形成,其后经历多次兵乱和匪患,被多次荒废和复建,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古墟最终迁移到了位于派潭大小河之间的长条形空地复建。

图片

  当年为了方便附近的居民前往派潭墟,在古墟地址的上下两个方向,更兴建了两条花岗岩梁式桥,名为“上大桥”和“下大桥”,并于两岸兴建了简易的码头,古墟里一度非常热闹。派潭墟三面环山,中间有派潭河横穿而过。以前派潭墟里建有戏院、教堂、茶楼、当铺以及烟厂等建筑,发展空前繁华。游走在街巷中,还能发现不少别具特色的旧商铺与特色的骑楼建筑。

  万顷沙

  万顷沙的名字虽然没有“墟”字,但这里是南沙难得一见的水乡古墟,同时它也是目前南沙地区规模较大的古墟市遗存之一。在鼎盛时期,广州曾存在过上百个古墟市,所以在当时相对偏远的南沙地区也有过商贸繁华之地。在清朝初期,这里人烟相对稀少,仍处于形成阶段,但是到了清朝中期,随着大量人口迁入与发展,万顷沙逐渐成为南沙地区规模较大的墟市。 

 图片

图源| Hunk

  万顷沙大多数的民居都是依水而居,因此在旁边形成了一条长达一公里的墟街,也就是今日大家所能看到的万顷沙一街。如今万顷沙一街依然保留有不少当年的痕迹,街上的传统商铺采用的都是别具特色的非骑廊形式。时至今日,这里不再拥有圩市功能,而河边飘荡的小渔船,赋予了此地鲜活的岭南水乡风情。

  雅瑶墟

  雅瑶墟位于花都国家湿地公园的南面,它是广州本地至今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古墟市之一。说起雅瑶墟的过往,可以说是“几经周折”;在清代的时候它属于番禺县,新中国成立后曾被纳入白云区,如今又被归属到花都区。

图片

图源| Hunk

  说起雅瑶墟,那就不得不说旁边的雅瑶村。雅瑶村是一条源自南宋时期的古村落,当年当地村民不想前往神山等较远地区的墟市,因此小型买卖逐渐聚集于此,最终形成了雅瑶墟。

  昔日的雅瑶墟同样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墟市,在墟市两边不仅有两条分为南北的骑楼街,墟市的中间更有一片村坊,作为村民摆摊的临时场所。

  这里的骑楼建筑和广州市中心的风格截然不同,雅瑶墟的骑楼在设计上更为强调实用性,还能找到不少根据乡村地区朴素风貌而形成的特色商铺,每一处都透露着浓浓的民国风貌。

  神山墟

  神山墟,根据当地居民的介绍,早在几十年前这里可是附近最受欢迎的墟市,随着不同的综合性市场出现,逐渐失去了当日的热闹。

  图片

  图源| Hunk

  “这是一座很老的墟市。”究竟有多老呢?据悉,它由中八社与上六社集资兴建,在1923年建成,距今近百年历史。

  神山墟的整体面积不算很大,其建筑空间呈“井”字形分布,有60余家商铺位列其中。过去这里百业兴旺,茶楼、酒馆、米铺、医馆等一应俱全,在神山中街与神山南街交汇处,还设有让村民摆摊销售的村坊。

  虽然今日这里的热闹已经不再,但依稀能在老旧斑驳的墙面上寻找到当年繁华的痕迹,仿佛凝聚了旧日的时光,向众人叙述着曾经的辉煌。

  古墟市作为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见证之一,“亲历”了广州多年的繁华盛景。随着时代的发展,虽逐渐淡出大家视野,但这种传统的商业聚落氛围依然吸引着不少人前往一探究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