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列 勇挑大梁 高质量发展 广州亮点
广州荔湾:产业空间补短板 优势赛道育新能
  • 听全文
  • 2025-02-06 10:16:02
  • 来源: 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提起广州荔湾,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地、千年商都发源地的地域形象深入人心。作为广东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创始地,荔湾还有着深厚的工业基础。

  2023年初,作为广州中心城区、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核心区的荔湾区,结合自身产业基础,首次提出“大力发展以现代都市工业为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业共同发展的实体经济”。两年来,荔湾坚守实体经济之基,聚焦现代都市工业这一核心方向,以产业空间的“腾拓改”为笔,精心勾勒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画卷。一系列举措步稳行健,现代中药与高端医疗器械集群、时尚消费品、激光与增材制造等战略性产业表现亮眼。

  荔湾区以产业育新赋能区域发展,围绕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如今,这片被时光润泽的土地,不仅散发着吸引四方宾客驻足的文化韵味,还凭借坚实稳健的产业布局,成为投资者与创业者扎根奋斗、共绘未来的热土。

  以“载体赋能”起笔

  补齐老城区产业空间短板

  “今年,我们终于要把厂区搬入龙溪大道的海龙围科创区,结束设计、销售在荔湾,生产在清远的‘两地分居’了!”日前,广州市新之地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志祥满怀喜悦地宣布了这一好消息。

  1999年,新之地在荔湾沙面成立,主营环保领域信息化业务,在其发展壮大的20多年中,先是在佛山租用厂房,2007年自建厂房时又去了清远,但厂房以外的其他部门一直没舍得离开荔湾。多年来,由于老城区用地的紧张,公司只能将厂房迁往别处,这给日常工作的部署、检查、调整带来诸多困扰。“企业在荔湾做大了,发现生产要素不齐,空间不足,支撑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只能选择部分或整体搬走,这是非常遗憾的。”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夏志祥说,近年来,荔湾成功弥补了产业空间的短板,因此他们毫不犹豫地决定将厂房迁回海龙围科创区,入驻1500平方米的新厂区。

4f7b96fccfd8ebd15502.jpeg

海龙围科创区

  荔湾海龙围科创区是通过载体赋能现代都市工业的生动案例。如今,在海龙围科创区,白鹤沙和龙溪大道产业园、岭南V谷科技园、珠江钢琴创梦园、东沙现代都市工业产业园等一批引领性强、集聚度高、适配度好的特色高端产业载体陆续建成,产业楼宇林立,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广阔的空间保障。

  近年来,荔湾瞄准产业空间短板,除加快建设海龙围科创区之外,还推动广州荔湾产业园区获批挂牌省产业园,推动老旧物业提质增效、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升级现有重点载体,做好留用地指标落地……“腾拓改”多措并举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拓展了产业空间。

  耕耘陆续结出果实。去年9月,荔湾首个省级产业园——广州荔湾产业园区揭幕,这片总面积526.54公顷的大型产业园区累计新增产业载体建筑面积约460万平方米,全面提升了荔湾工业用地的容积率。“我们承担着推动荔湾产业升级与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重要使命,将围绕激光与增材制造、现代中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时尚消费品等重点产业发展脉络,通过集聚相关产业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增强荔湾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产业竞争力。”荔湾发展集团、广州市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老旧物业集中的荔湾北片,1906科技园在跻身广州老城区商业人气“顶流”的同时,已有亿华通、新田科技、波导股份等多家企业入驻,向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科创产业集聚。首批入驻的亿华通,是一家专注氢能与燃料电池研发与产业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提及为何将大湾区总部落户荔湾时,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建林指出,1906科技园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加之其前身为工业厂房,电梯与荷载能力均符合工业生产标准,且在改造后焕发新生、充满活力,与企业定位契合,“如此要素完备之地,实属难得,1906科技园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去年,荔湾还启动“产业载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三年建成或开工建设高端产业载体600万平方米。从产业空间起步破局,荔湾为“留得住优质企业、引得来现代产业”打开局面,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下基础。

  从优势产业突围

  培育医药健康、增材制造等新增长点

  选择荔湾,企业不只有空间的考量。“荔湾是老牌制造业大区,有广钢、广船、广柴等知名企业,能与公司高速成长的氢能业务形成高度协同;氢能作为新兴未来产业,虽面临诸多未知与挑战,但荔湾上下展现出对新能源坚定不移的信心,在荔湾重点扶持的增材制造、光电、医药健康产业中,也感受到发展现代都市工业的决心。”赵建林说。

  这充分说明,只有将产业空间的打造、产业体系的谋划、产业版营商环境的优化协同并进,才能形成优质企业引力场。这进一步要求荔湾深刻洞察自身产业优势,精准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在产业服务上展现出充分的诚意与有效的行动。

  近年来,荔湾以“六个一”——即出台一套产业政策、打造一个承载区/示范区、成立一支产业发展基金、建设一组产业平台、集聚一批企业和人才、开展一系列产业活动,全方位推动了现代中药与高端医疗器械、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的蓬勃发展。以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为例,去年,荔湾专门组建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基金,由广州产投和白鹅潭基金公司共同组建,首期规模0.8亿元,已储备超20家优质企业纳入项目库;成立区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专责落实有关战略部署,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制定《广州市支持荔湾区建设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获得市政府支持荔湾建设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聚集发展承载区;推动广州市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等标杆载体建设,现已引进哈尔滨工业大学院士团队、信诺光栅等优质企业及科研团队。

  瑞通增材是国内第一家将金属3D打印用于齿科的企业,其生产的隐形牙齿矫正器3D打印机全国市场占比达70%,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作为荔湾增材制造与高端医疗器械融合发展的代表,该公司总经理孙永明表示:“荔湾在这一产业具备显著竞争优势,把增材制造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培育点,可以带动荔湾上下游制造业产业融合、结构升级。”

  自最初确立产业大方向以来,荔湾的产业赛道已日益明确,现代都市工业集聚成势。荔湾将根据市明确荔湾重点发展的5大产业板块——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中药与高端医疗器械)、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激光与增材制造)、时尚消费品等3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以及现代商贸、旅游休闲等2个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入全市产业生态。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