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列 勇挑大梁 高质量发展 广州亮点
部门出实招 亮“作战图”打“攻坚战”
  • 听全文
  • 2025-02-07 10:08:24
  • 来源: 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2月6日,继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后,广州第一时间隆重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对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吹响了拼经济、谋发展的集结号,发出了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动员令。如何将广州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相关意见从“施工图”变成“实景画”?市发展改革委等四大产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在大会上亮出新一年广州产业发展“作战图”。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海洲:

  建立健全“三大机制” 落细落实“四大任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部署要求,节前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意见。

  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海洲介绍,这份《意见》注重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以“广州所能”更好服务支撑“国家所需”;注重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引导资源要素集聚、高效使用;注重聚焦“6+4”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选择前景广阔的大赛道,布局千家万户的大产品,形成“四梁八柱”的大格局。力争到2035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产业创新能力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居世界前列,培育建设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如何将广州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相关意见从“施工图”变成“实景画”?李海洲表示,市发展改革委将从建立健全“三大机制”、落细落实“四大任务”、做优做强“五大要素”三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建立健全“三大机制”,通过“一盘棋”构建产业发展领导体制、“一张网”构建“3+5+3+1”产业配套体系和“一条龙”构建企业服务全覆盖机制,塑造创业兴业“好生态”。

  具体措施包括设立关键产业发展办公室,建立由14位市领导对口服务联系“21+8”重点产业、近500家重点企业和90个重点项目的工作机制,并聚焦每个细分产业,出台对应规划、政策、分工文件,筹备相应的园区、科技、人才、资金、智库资源,建立招商、科技转化、增资扩产清单。

  同时,要落细落实“四大任务”,通过构建产业体系“四梁八柱”、加快“两业融合”“两化转型”、强化产业发展韧性和优化提升产业效能,来重构广州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优势”。此外,还要做优做强土地、资金、人才、技术、数据“五大要素”,筑牢产业发展“硬支撑”。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明:

  撑起全市科技创新的“龙骨”和“脊梁”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明表示,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召开“新春第一会”,为全市奋进“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时代征程,走好从科技强、企业强、产业强到城市强的科技创新强市路径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干劲。

  2024年10月,市委科技委第一次会议召开,提出到2029年率先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强市总目标。对照目标,我们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深度融合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全市科技系统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编制好科技创新“十五五”规划,办好科技全运,重点从四个方面服务“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一是服务国家战略。完善广州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服务保障,将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合作设立全国首个省会城市联合基金。建设产业导向的创新平台体系,以产业创新带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二是服务产业创新。落实“12218”任务部署,组建未来产业工作组,打造以应用场景为驱动、以科技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人才为根本、以重点项目为牵引、以先导园区为承载的未来产业生态。

  三是服务成果转化。做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生物岛实验室等重大成果转化平台,筹建穗港澳协同创新中心,围绕国家战略科技成果沿途转化、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形成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广州模式。

  四是服务创新生态。构建“创投贷保服”科技金融体系,持续实施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三航”计划和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便利化试点。

  接下来,全市科技系统将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核心功能,用好用活广州雄厚的“科创资源”,建好建强面向未来的“科创产业”,加快建设活力创新轴,撑起全市科技创新的“龙骨”和“脊梁”,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华:

  奋力打好工业领域“翻身仗”

  工信局作为产业部门,将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全力以赴拼经济,奋力打好工业领域“翻身仗”,打赢产业转型“攻坚战”。

  坚持以体系为引领,打造“一超多强”产业集群。广州将紧紧围绕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推动产业向新、聚链成群、积厚成势,做强做优做大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时尚消费品、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与新型储能、具身智能等产业集群,形成万亿带动、千亿支撑、百亿跃升、未来产业接续的新格局。

  坚持以项目为牵引,积蓄“稳中提质”发展势能。“我们将突出‘项目为王、实干为要’,全力奋战‘开门红、全年胜’,一方面是扎实推进‘三新’项目,另一方面是梯度建设产业园区。”他表示,将通过链式招商、场景应用等方式招引重大项目,积极协调跟进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推动超100个增资扩产项目落地,推进小鹏汽车广州工厂南区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华星T9、粤芯三期等项目增产增效。同时,市区协同建设10个特色标杆工业园,持续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低效工业园提质增效,加快建设3个新型储能产业园、4个生物医药价值园等专业化园区,谋划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园,培育“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良好生态。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营造“企业有感”支持环境。健全“无事不扰、有呼必应”重点民营企业服务机制,出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攻坚方案,建设民营和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持续打造“中小企业圆桌会”“企业会客厅”等品牌。积极承接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自审自发”、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红利,推动实施技改项目1000个以上。组建市产业发展基金,出台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擦亮“一月一链”投融资服务品牌,办好“百站千场惠万企”系列活动,帮助企业“拉订单、拓市场”。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敏:

  对在穗来穗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广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敏表示,广州是历经千年繁荣的国际商贸中心,商务工作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广州中心型世界城市建设。

  全市商务系统将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做深做实“五外联动”,加快推动“两业融合”“两化转型”,全力以赴扩消费、稳外贸、稳外资,从四个方面发力,更好支撑全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再造新广州的新征途,广大企业、企业家是我们的合伙人、好帮手、生力军。今年是全市商务系统的企业服务年,我们要去到看得见炮火、听得到炮声、闻得到硝烟的一线并肩战斗,通过‘蹲点’‘扎营’‘沉底’,推动服务向一线下沉、问题在一线解决、办法在一线形成,锻造营商环境广州品牌。”魏敏会上表态,“我们对所有在穗、即将来穗企业承诺‘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请你们放心去投、放心去闯、放心去干。”

  最后,他号召共同携手以自身努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城市提速、产业提质、企业提级相互奔赴,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力,为千年商都再创新活力、再添新辉煌。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