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列 勇挑大梁 高质量发展 广州亮点
高质量高水平履职助力“二次创业”再出发 为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贡献政协力量
  • 听全文
  • 2025-02-19 10:36:43
  • 来源: 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希望人民政协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2024年,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岭南羊城,奋勇争先。回眸过去一年,广州市政协聚焦“国之大者、市之要事、民之关切”,带领全市政协委员以“如果我是广州的决策人”来思考问题、以“如果我是广州的竞争者”来谋划对策,以高质量高水平履职助力广州“二次创业”再出发。

ecb40a5647757e139f16.jpeg

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正在起飞。

ffab0777091720546ddb.jpeg

有轨电车驶入会展东站。

  着眼中心大局 委员履职显担当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在市政协这个大舞台上,500多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政协委员是协商建言、助力发展的“主力军”。

  过去一年,委员们在本职岗位上作表率、当模范——金贞玉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唐以明获评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钟宗英获评广东省先进女职工和“广州市三八红旗手”,赵利平获评“广东省最美非遗人物”,刘景萍、王海榕获评“广州市三八红旗手”,黄梓谦获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颁授荣誉勋章,邓兆萍、王锐祥入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开幕式主创团队,何君尧、沈豪杰入选第二批广州市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

  过去一年,委员们在政协工作中会协商、善议政——共提出提案911件,审查立案652件,其中优秀提案59件,同比增长13%;谭国戬等26名委员被评为年度优秀,履职评分良好以上委员占94%,同比增长4%,充分展现了政协委员履职担当的亮丽风采。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5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广东、广州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

  为落实湾区战略,来自港澳的广州市政协委员们发挥优势、群策群力:霍启文提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财税政策的提案,推动更多税收优惠政策在南沙先行先试;崔天佑提出建立穗澳葡跨境AI医疗合作试点和机制,医疗数据共享机制不断完善;肖国伟提出深化大湾区产业链集群合作,助力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郑志雯提出加强港澳穗酒店行业交流融合,推动三地酒店产业共建、环境共塑、消费共促;张建山提出促进广州涉外法律服务发展,推动设立全国首个涉外法治工作专门机构;林烈提出广州与香港人才优势互补合作,穗港人才交流不断深化……一份份高水平的提案建议为大湾区向融而进、向新而行、向强而立添砖加瓦。

  经济建设是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建言献策的主阵地。

  着眼推动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双向融合,市民建提出破解广州工业用地瓶颈,推动增加供给、建立科学弹性准入标准,为制造业企业在发展上解忧、在环境上解压;市政协经济委提出加速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完善产业生态,推进出台《广州市数据条例》;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提出畅通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渠道,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环境不断优化;徐强等委员提出建立人形机器人研究中心,促进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实际应用。

  着眼推动新质生产力和新型消费双向赋能,市民革、市民建、市民进、市九三学社、黄埔区政协和倪明选委员提出发展低空经济的系列提案,推动特色低空应用场景逐步拓展;市民进、番禺区政协和方建华等委员提出壮大快时尚产业生态圈,推动打造跨境电商大型企业集聚发展首选地;徐晓雯等委员提出打造夜经济标杆,羊城夜市先行区各类资源得到集聚;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提出培育绿色水经济新业态,助力水经济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一年一聚焦” 民主协商有重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机制。”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指出,要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围绕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展中重大问题,开展深入调查研究、深度协商议政,在凝心聚力、服务大局上发挥更大作用。广州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全国政协的决策部署,创造性开展“一年一重点”履职,自2023年以来先后聚焦教育和医疗开展履职,用心用情为“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建言献策。

  2023年,市政协着眼激发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持久活力,把推动教育跨越发展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开展专题协商议政。《提高普通高中学位占比 推进广州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等8份调研报告转化为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和年度市领导督办重点提案,由市领导领衔督办并取得实效,广州市教育部门此前公布:2024年及2025年,每年增加1万个高中学位,有效解决广州地区高中入学难问题。2024年,又把“推动数字教育开放创新高质量发展”作为“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议题展开协商。

fe547db5a11cef39cf74.jpeg

广州市政协“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围绕“推动数字教育开放创新高质量发展”议题开展协商。

  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的工作始终与时俱进:“人民政协不仅要把当前问题研究好,还要围绕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加强超前研究,多做深化、细化、具体化的研究,组织跨专门委员会的专题研究,提出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为此,十四届广州市政协紧盯广州所需、立足政协所能、落实百姓所盼,继教育专题议政后于2024年聚焦“推进医疗健康发展”,前后用了九个月的时间,举全政协之力开展深度协商调研。

  紧盯广州所需 谋划注重抓早 体现前瞻性

  “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高质量发展的新课题,也是新要求。鉴于广州正面对经济周期性、产业结构性问题叠加的严峻挑战及传统产能需求不足等考验,支柱产业转型调整、经济发展持续承压的现状,“重构产业发展新优势”成为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方向和行动。

  “寻找新的经济支撑点,市政协能做什么?”经党组会议、主席会议认真研究后,广州市政协一致认为,医疗健康是广州在城市竞争格局中现存的重要优势之一,但优势正在缩减。

  “擦亮羊城就医名片,推进医疗健康”,既符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也有效衔接广东省委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南沙国际医疗中心的定位要求,同时还可为广州“二次创业”打造新引擎、增添新动能、再造新优势,汇聚起广州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力。为此,广州市政协将医疗健康议题作为全年协商议政的重点,汇集全政协之力进行深度协商。

  立足政协所能 协商注重抓准 体现专业性

  确定协商重点后,广州市政协统一思想行动,满载助力“二次创业”再造一个新广州的迫切愿望,横跨东西、马不停蹄、步步发力,以全面深化协商机制探索的改革精神开展课题调研活动。

  市政协办公厅及9个专委会分别选取1~3个专题,前后用时九个多月,聚焦“健康”开展全方位、多角度调查研究。其中市政协领导带队调研46次,各调研组在广州市内调研153场次、广州市外调研42批次,市政协委员参与调研316人次,咨询和征求了施一公、王晓东、钟南山等知名专家学者团队的意见建议,形成15份专题调研报告。

  立足广州实际,这些调研报告突出问题导向、协商原则,秉持让承办部门拿来就能用、照着就能做、做了能有效的思路,在提升精准度、有效性上下功夫,不讲空话、不说套话。其中,《关于加快南沙医疗健康发展的建议》《关于广州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当务之急的建议》作为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议政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同时将其他13份专题调研报告中对策建议提炼汇总,形成《关于推进我市医疗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

  落实百姓所盼 工作注重抓实 体现有效性

  市政协的系列建议案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广州市生物制造、生物医药和医疗健康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全市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工作调度会专题研究市政协建议案办理落实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市政协调研报告中“发挥好大院大所的研发引领作用”“加快药械审评审批速度”等建议被政府部门采纳并推进落实,“积极谋划一老一少”“疾病早筛”等列入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遴选。一条条建议转化为落实百姓所盼,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具体措施。

  广州市政协创新性针对调研报告中党委政府最关注、最急需、最重要的事情,影响广州经济社会发展长远的、关键的、深层次的问题,老百姓关心、牵挂、盼望的民生实事,进一步深化调研、找准问题、精准建言,形成大会发言材料9份,将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聚焦“医疗健康”进行大会发言。届时市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现场听取委员建议。通过大会发言专题聚焦和扎实抓好提案办理,广州市政协不断探索和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力求把“一纸建议”落地为美好现实。

  “百姓提案”扎根基层全面开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提案是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十四届广州市政协在中共广州市委的领导下对提案工作进行创新,探索打造“百姓提案”,以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发动、组织、支持各界别、市内外的人民群众为广州发展贡献“金点子”。

  “百姓提案”一头问计于民,反映社情民意;一头协商为民,成果全民共享。源于人民,更服务人民。三年来,“百姓提案”得到市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市、区两级政协共收集“百姓提案”约2800件,其中近900件由政协委员和参加单位与群众共同培育为政协提案,审查立案交办700多件,其中一大批提案落地生花、结出硕果。

  为生活“幸福加码”。在2024年初召开的广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来自临床一线的骨科医生杨运发站上了“大会发言”的讲台,将自己在工作中的所见所思浓缩成一份沉甸甸的“百姓提案”——关注老年人骨骼健康。“该重点提案一提出,市委、市卫健委和市一医院即展开调研、印发《广州市老年骨骼健康管理试点项目工作方案》并依方案逐步落实。”杨运发说。

  有市民提出,公共场所卫生间应增设2~7岁儿童专用设施。这份“百姓提案”立案后,市城管执法局积极采纳,邀请专家对2~7岁儿童公共厕所专用卫生设施建设标准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相应标准,全面摸查全市公共厕所儿童专用设施。

  有市民希望,政府利用一些闲置的地方建设滑板场。广州市体育局高度重视这一“百姓提案”,现已形成广州市滑板场的选点规划,覆盖8个区,其中天河体育中心的滑板公园即将投入使用。

  为城市“增色添彩”。“百姓提案”群众代表马向明受邀在2024年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上发言,围绕加快黄埔涌水岸联动治理提出意见建议。他的发言得到市规自局、市住建局负责人积极回应和海珠区的大力推动。近一年的治理下来,黄埔涌沿岸水净鹭飞,“一涌品千年、一水知百味、一带赏花城”的湾区顶级活力滨水公共空间正逐渐成形。

  “百姓提案”鼓励市民群众不仅为创造高品质生活建言,更为推进广州高质量发展献策。在荔湾,“百姓提案”让沉寂了十余年的广州卷烟厂二厂旧址重现生机,华丽变身为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产业、城市商业配套于一体的新一代活力园区和街区;在海珠,“百姓提案”多方位推动广州塔—琶洲地区发展;在番禺,“百姓提案”助力打造长隆万博商务区;在黄埔,“百姓提案”打通“断头路”,为建设广州东部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在从化,“百姓提案”助推民宿产业腾飞,让生态“好颜值”转化为经济“好价值”。

  从“身边小事”到“发展大计”,一份份“百姓提案”如同种子,植根人民群众的广袤土壤,结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丰硕果实。依托“百姓提案”,广州市政协与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基层及社会组织同频共振更加有力。其中,联合团市委探索的“青年百姓提案”已日渐成熟。

  “市政协提案委和团市委共同组建了‘青年百姓提案’遴选委员会,各位委员老师们手把手带我们搞调研,实打实提建议。”在“青年百姓提案活动联络站”,广州市青联委员方恒亮结识了更多热爱广州的朋友,大家一起提交了83份“青年百姓提案”,其中19份被政协委员认领,建设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总部基地等建议已经得到落实。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越是关键之年,越要从容不迫。新一年里,广州市政协将坚持立足广州城市特点、政协工作特色、委员能力特长,强化代入式履职、嵌入式协商,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百姓提案”工作,为广州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凝聚更多智慧,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贡献更大政协力量。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