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列 勇挑大梁 高质量发展 广州亮点
院企“牵手” 过亿项目现场签约
  • 2025-05-25 10:20:18
  • 来源: 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广州首个院企资源交互数字平台上线广州日报新花城

 c865b05d3717b6080515.jpeg

5月24日,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第二届院企合作活动在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5月24日,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第二届院企合作活动举行,以“加速与协作——共创广州院企合作创新生态圈”为主题,生物医药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第三方服务机构等超300家机构、超800名各界代表聚首,聚焦提升医疗机构临床试验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在穗转化、推动创新药械临床应用等关键目标。

  当天活动中举行了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今年部分成果转化与战略合作项目的签约仪式。截至记者发稿时,合同总金额超过了1.5亿元;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社)携手打造的首个院企资源交互数字平台正式发布,在广州日报新花城APP同步上线,是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组建一年以来,落实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现场超过800人见证一批院企“牵手”

  成立于去年3月的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是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牵头组建的全国首个政府部门组织的研究型医院联盟,目前包括18家联盟医院。

  在5月24日的活动现场,设置了广州院企合作创新生态圈展示走廊:18家联盟医院展示了各自的临床试验承接能力、成果转化项目和药械应用需求;部分企业通过宣传展位展示了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合作意向。联盟科技成果实体化展示区集中展示了联盟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成果;越秀、荔湾、黄埔、南沙等各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展板以及各部门政策集中展示,进一步彰显了广州市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大力支持。

  活动现场见证了一批院企“牵手”,合作成果丰硕——“我们今天和广东省中医院签约,合作将院长张忠德研发的一款院内制剂转化为市场化产品,可以上市销售。”广药集团科研项目管理部副部长(主持工作)刘宏告诉记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小飞表示,活动中与两个企业签署了战略性合作协议,将共同研发生产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核医药,“比如现在的钇90(用于治疗部分癌症的一种放射性药物),绝大部分依赖于国外进口。如果我们自己能做起来的话,我们可以把它的成本打到原来的1/5甚至1/10。”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则与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联合会筹备组签约粤港澳罕见病创新药转化促进中心项目,该中心主任、院长周文浩表示,在数字资产开发应用、诊断试剂研发、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的研发等领域展开合作,造福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罕见病患者。

  除此之外,活动现场精心打造了超1500平方米的院企一对一洽谈区,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专业经纪人驻场,提供成果转化等咨询服务,为参会医院和企业提供精准对接平台,提升院企合作效率。

  构建生物医药领域全要素对接枢纽

  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社)携手打造的首个院企资源交互数字平台也在活动现场亮相,以“数字赋能、资源聚合、生态共建”为核心,构建生物医药领域全要素对接枢纽。该平台也从5月24日起正式在广州日报新花城客户端的服务板块中亮相。

  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工作室相关负责人在活动中介绍,平台汇聚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18家三甲医疗机构顶尖资源,600余名专科领军PI智库,链接百家生物医药企业创新需求,打造“科研—转化—产业”一体化服务新范式;首批上线“找PI”“汇政策”“看成效”三大功能模块,设有需求收集端口,在线征集企业端和医院端需求,定期审核发布。企业可一键查阅各专科领域优秀PI,科研团队能实时对接企业技术攻关需求,形成“需求发布—定向推送—一键链接”的闭环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中的院企合作巡礼专栏,为医院科研成果转化、企业创新的深度报道预留了传播空间,广州日报新花城客户端、健康有约团队将联合联盟共同为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扩大声量,提高可见度。

  创新组建区域研联体 加快临床试验启动

  广州市创新基础雄厚、临床资源丰富、产业优势突出,目前全市共有7141个医疗卫生机构。广州还汇聚了6500多家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

  在专注于临床救治的医联体之外,广州亦开始部署利用丰富的医疗、生物医药产业资源,组建专注于医学科技创新的“研联体”。活动中,市卫生健康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还联合发布了《广州市提升临床试验能力行动方案(2025—2027)》。

  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要重点组建“1+N+X”广州临床试验区域研联体,在这一创新的模式下,基层医院也可作为入组站点参与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通过临床试验的快速入组加快GCP药物研发进程,有望将临床试验启动时间压缩到18周以内,并实现临床试验快速入组,切实为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驱动力。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