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列 勇挑大梁 高质量发展 广州亮点
民生冷暖总关情 广州何以幸福
  • 听全文
  • 2023-12-31 09:27:32
  • 来源: 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望即将过去的2023年,广州之你我,何以幸福?

  幸福属于每一个奋斗者。在这一年每个平凡的日子,我们每一位都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经历各种艰难险阻,年终回望,应感谢一直坚持和努力的自己。

  幸福来之不易。这一年,广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因为这是我们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孜孜以求的目标。

  幸福也很简单。这一年,在孩子笑脸上、在烟火巷陌中、在健康屏障内、在小小善举间,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小确幸”。

  幸福就在孩子笑脸上

  2023年,我们在书声琅琅的教室里、在人声鼎沸的操场上、在缤纷多彩的舞台中央,总能看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笑容。这笑容,是青春最美好的模样,也是无数教育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那是勤勉学童走进新学校,充满希冀的笑容。2023新学年,位于天河区中心地带的龙口西小学第五个校区——天阳校区如期“上新”,极大地缓解了该校学位吃紧的问题,也让孩子们有了更为宽敞和舒适的成长空间。为应对“全面二孩”后的首个入学年,广州通过新建、校内扩建、场室改造、地段调整、购买民办学校学位等方式,积极扩大学位容量。今年秋季新建和改扩建投入使用公办中小学(校区)49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6.9万个,更多孩子得以进入“家门口的好学校”。

  那是自信少年在多元舞台上全面发展,出新出彩的笑容。今年8月,荔湾区林凤娥小学的篮球队员们,在中国小学生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赛场上克服身高劣势,以46比39击败劲敌,夺得校园男子组全国总冠军。作为全国“双减”试点城市、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广州在全面育人上协同发力。各学校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融通,让孩子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掘自身特长,在多元发展的舞台上出新出彩,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那是莘莘学子拥抱人工智能,信心满满面向未来的笑容。在2023年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项目周年成果展示活动中,广州市第一中学双桥学校创客空间社团的同学们设计的一款帮助亲子之间更好沟通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获得了广泛的关注。2023年,“推动全市一至八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入选为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面对不断提速的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广州紧抓机遇,开启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先行先试:在保障课程、课时落地的同时,建设托底资源平台,确保资源薄弱学校也可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并引进高校专家团队作为专业引领,强化培训,打造优质师资队伍。目前,常态化开展教学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1254所,覆盖全市中小学生约108.6万人。

  那是时代新人昂扬进取,接续奋斗的笑容。在2023年金融科技奥林匹亚竞赛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K-Quant项目团队和COREarth项目团队分别获得银奖和社会影响力奖。继2022年顺利开学后,2023年,港科大(广州)招收首届本科生,在广州上大学又多了一个好选择。

  近年来,广州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引领,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广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而位于增城的广州科教城,正在成为培育“大国工匠”的摇篮。随着多所入驻的职业院校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的显著提升,广州正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服务“制造业立市”、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才铁军”。各类学校、各类教育百花齐放,高质量发展,也让更多年轻人勇接时代接力棒,在不同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绽放自我。

  幸福就在烟火巷陌中

  2023年,我们在人来人往的广州南站内、在“招聘夜市”里、在“绣花”功夫打造的小区内,看到奋斗者、求职者、归家者的身影。干活热火朝天,回家安乐温馨,这便是人间烟火气。

“招聘夜市”用夜市的“烟火气”,为就业“聚人气”

  人间烟火气,在开春涌动的返岗大潮上。2023年春节过后的广州南站内,返穗旅客熙熙攘攘,一列列返岗专列准时抵达,一批批异地务工人员带着大包小包陆续出站,受到政府和企业的迎接。“20多个同事一起坐专列,就像在公司上班一样,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祈求新的一年能挣更多的钱,公司越来越好,我们也越来越好!”返岗务工者的眼中满是期待。为促进工人返岗复工,广州进一步加密返岗专车专列安排,出台专车专列补贴,让更多企业和工人受惠。

  人间烟火气,还在忙碌的招聘场上。今年以来,“拖着行李去见工”“逛着夜市找工”“招聘庙会”频频出现在广州。在广州南站大型招工见面会现场,企业“出闸即招工”、求职者“出站即见工”,还有就业咨询、就业服务“无缝对接”南来北往客。晚上举办的“招聘夜市”,将公共就业服务触角延伸至夜间,用夜市的“烟火气”,为就业“聚人气”。在7月的一场招聘夜市上,应届高校毕业生庄芷珊发现现场有七八家企业比较符合自己的需求,“我们正在实习,招聘夜市特别适合我们下班后来找工作。”她说。

  还有已在全市铺开的就业创业驿站,深入村居为劳动者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家住从化凤二村的谢杰平是两个小孩的妈妈,抱着试一试心态,到村口的就业驿站找工作,现在她已是凤二村计生专干,协助村委计生、卫生、老龄的工作。“这份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还离家近,我对这份工作十分满意。”她说。今年以来,广州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一边扩岗畅渠道,一边延伸公共就业服务触角,持续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

  人间烟火气,还在“绣花”功夫打造的小区内。明清时期的镬耳山墙、青砖墙……被称为“市桥之心”的番禺先锋社区微改造项目,将先锋文化故事、居民情感记忆、特色业态融入相应时代的建筑中。精心打造的景观环境和夜间灯光秀,让社区成为市民新的打卡点。这只是老旧小区改造其中一个“小窗口”。今年以来,广州积极推动大师领衔作示范,把精品工程带到居民身边,改造过程中,居民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加上社区设计师、志愿者等专业力量介入,让社区里的文化基因、记忆乡愁重新“活过来”。

  幸福就在健康屏障内

  2023年,广州度过了一轮又一轮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峰,“穗岁康”给大家带来“第二份医保”的保障,“救命神器”AED普及越来越广……广州市在多维度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推进健康湾区建设,同时继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这一切一切,为幸福筑牢了一道健康屏障。

  这道健康屏障,来自防病“盔甲”。5月下旬,广州启动为老年人免费接种23价肺炎疫苗,潘姨的家庭医生“点对点”打电话通知了她,没过几天,她便顺利在家附近的车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接种专场打上了免费23价肺炎疫苗。广州更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布局了15分钟疫苗接种圈,除了常规的预防接种门诊,还有流动接种车下沉到村卫生院,免费接种项目大受市民欢迎,首批18万剂免费疫苗两个月内接种完毕后,广州又追加了9万剂,为更多老年人穿上防病的“盔甲”。

  这道健康屏障,来自“第二份医保”。去年购买的这份180元“穗岁康”保单,在关键时刻帮了叶小姐的大忙。今年,叶小姐因肺部疾病住院3个月,31万元的医药费,医保报销了18万多元后,“穗岁康”又报销了7万多元。“在医院直接结算,不用再申请理赔,最后我自己出了6万多元。”叶小姐对“穗岁康”赞不绝口。试点至今年10月底,已有51.5万人次和叶小姐一样享受到了这“第二份医保”的保障。

  这道健康屏障,来自“救命神器”的普及。今年1月接受广州市红十字会培训成为持证红十字救护员的劳明曌,没想到自己在3个月后就能救人一命。当天在海珠区一家羽毛球馆内,一位球友在她身旁倒下,呼吸、心跳停止。“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经过第一时间心肺复苏、AED除颤以及专业医务人员的“接力”,患者成功获救。近几年,广州每年至少增加2万名持证红十字救护员,并在今年在所有地铁、BRT站点,以及体育场馆和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实现了AED设备“全覆盖”,给了市民满满的安全感。

  这道健康屏障,来自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这一年,更多的大医院入驻了以往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现代化、花园式的智慧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在3月启航,全面承载国家医学中心研发攻关、成果转化、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公共卫生、临床诊疗、中西医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八大功能;年底投入使用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天河院区,不但填补广州东部三甲中医医院的空白,更打破大家过往认为中医院传统古板的概念,借助科技赋能让“老中医院”焕发“新活力”。

  幸福就在小小善举间

  2023年,我们看到长者饭堂开进乡村,看到心智障碍青年在奔跑中找到自信……也看到,一个地方的幸福感,不仅要政府帮扶,更要与社会力量有效衔接。这一年,我们用一个个小小善举,浸润羊城。

  长者饭堂开进乡村,是善举。没有肉菜市场、没有市集,从镇上开车出发,要走将近一小时山路才能到达从化北溪村。过去,村里的老人都是自己种菜煮饭,种什么吃什么,做一顿吃几顿,剩饭剩菜天天吃。那时,大家都想建长者饭堂,但一没钱,二没地,三没人。但就在今年,在廖凤连、黄庆阳、钟寿南等人探索下——企业捐一点,做好了硬件改造;政府补一点,实现了有效补贴;基金再筹一点,村民互帮互助,这里终于以“长者饭堂+社区基金”的创新模式,打造出首家乡村长者饭堂。

  自2016年起,广州便一直在探索以“大配餐”服务为重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通过实行“4个一点”,目前已推动超过1200家长者饭堂在家门口服务老人。

  让心智障碍青年真实“融合”,是善举。不久前,在广州马拉松的万人赛场上,10名心智障碍青年与17名志愿者结伴,各自完成了半程马拉松和全程马拉松,成为广马现场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很少人知道,早在2016年,心智障碍青年便在广州市心友心智障碍者服务协会的支持下,开始了与志愿者的伴跑生涯,每周训练。一个个心智障碍青年在奔跑中找到自信,也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一起在提升中,逐渐找到“融合的感觉”。

  而在社会多方携手助力同时,实际上,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也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无障碍环境、特殊教育、康复训练、就业创业、文化体育等领域,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助力各类残疾人追求美好人生。

  公益杂货店,是善举。就在黄埔区文冲街瑞东花园小区公益杂货店洋城惠店,社工定期邀请两名残障人士及困境妇女参与店面运营,制定就业成长计划,让大家获得一定劳动补贴同时,可以适应工作节奏,为进一步寻找就业机会打好基础。现在,店铺每月流水可以达到七八千元,店员的劳动补贴也提升到如今的2100元/月。有的残障伙伴在这里适应了工作环境后,被推荐到企业工作。

  广州近年来积极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高效协同,明确提出“推动社会救助与慈善力量衔接”等具体措施,书写了广州社会救助工作的一个个温暖缩影。

  2023温暖记忆

  人:170余名旅客

  事:航班临起飞时为12岁孩子滑回停机坪

  2023年8月2日,中国南方航空由广州飞往西宁的CZ3249航班推出滑行后,一名12岁的小旅客出现全身抖动、口吐白沫的症状。家长表示孩子为了此次出行,晚上只睡了2个小时,半夜3点便起床前往机场,可能是因为体力不支而引发了应激症状。机上一名医生乘客检查后发现,孩子心率过高不宜再乘机,家长最终决定终止行程。

  工作人员随即向旅客们进行广播,告知因生病旅客需要救助,飞机将滑回停机坪。机上170余名旅客都非常配合,没有一句抱怨,安静地等待飞机滑回。据后续跟进了解,孩子已出院回家,暂无大碍。

  人:陈伟君

  事:过亿元财产悉数捐国家

  今年5月,已经78岁的陈伟君在广州公证处立下遗嘱公证,将市值过亿元的财产(包括多处房产)通过公证遗嘱方式捐赠国家,是广州史上最大额的公益遗嘱公证。

  过亿元财产全部捐赠背后,是一位香港同胞的爱国爱乡情怀。这位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老人,听父辈讲述过这个国家的苦难史,见证过国家贫穷落后的时代,她认为,一个个体能获得多少幸福感不在于取得多少名誉地位,而取决于一个国家发展得好不好;一个国家发展得好不好,看的是有多少人拥有爱国之心,行正确之事,而“每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为这个国家贡献一点力量”。

  人:李辉

  事:一条朋友圈带来的善款

  年轻的阿明独自在广州打工,一天在工作时突发脑出血,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后被送入ICU。阿明的父亲从外地赶到,连续几个通宵都孤零零地坐在ICU门口,神情落寞,带来的行李就放在身边。原来,阿明是一家四口唯一的经济支柱,而老人是这个家中当时唯一能走动的人。医院急诊科、ICU主任李辉将这个故事发到了朋友圈,各方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筹集到的善款被存进阿明的住院押金;医院饭堂承担了老人的三餐,急诊留观病房腾出一张病床给老人过夜……

  阿明在住院22天后出院回老家继续休养。李辉和团队又积极联系了阿明老家的村干部和政府部门,相关部门表示将尽力帮助解决阿明家庭的医疗费用问题。

  李辉说,很多人从医的初心就是为了治病救人,而他就是这众多医生中的一员,“这是我们的工作日常,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人:“钢琴奶奶”

  事:在门诊大厅奏响起悦耳琴声

  人来人往的医院门诊大厅,一台钢琴旁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奶奶,悠扬悦耳的琴声从指尖流淌,弥漫在整个大厅,给人温暖力量……

  每周四早上9时,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门诊大厅,人们总能听到温暖的钢琴曲,演奏者是今年89岁的邬姨。从今年8月开始,邬姨在医院连续演奏3个多月了,从不缺席。她表示,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要做自己想做的、社会需要的,且自己有能力做的好事、善事、开心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有巨大的收获,很享受这个过程。

  人:男孩“铁皮”

  事:化作“星星”器官救5人

  5岁11个月大的男孩“铁皮”有一个心愿,长大后要当一名宇航员,摘星星送给妈妈。

  不料,一场突发的大火让他遭遇意外,进入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的PICU。在“铁皮”进入脑衰竭状态后,他的爸爸妈妈主动联系了医院器官捐献工作室,表达了为孩子办理捐献的意愿。

  向往摘星星的“铁皮”变成了一颗小星星,而5个患病的孩子,因为他的捐献,获得了新生。  

  人:杜粤兄弟

  事:在冬至日温暖相认

  不久前的冬至,被称为十年来最冷冬至,但这一天,云南昆明富民县的杜粤(化名)迎来了二十二年来最暖心的一个日子。得益于广州多方救助力量支持,杜粤失散二十二年的弟弟在广州被找到了。冬至那天,他从老家出发,跨越一千五百公里来到广州,与弟弟相认。而在街头流浪多年的弟弟,也在大家的鼓励下回归家庭。

  实际上,这只是广州救助工作的一个温暖缩影,广州近年来一直在开展常态化的救助行动,无论是市区分站,还是社会组织、公益团体等社会力量,无不通过各自的力量帮助街头露宿者寻亲,推动就业,化解心理困扰。

  成绩单

  教育

  广州市属优质教育资源实现11个区全覆盖,全市已组建基础教育集团158个,覆盖普通中小学约600所,幼儿园120余所;48个教育集团被评为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数量居全省第一。

  为应对小学入学高峰,2023年秋季广州市通过新建和改扩建投入使用公办中小学(校区)共49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6.9万个。

  医疗

  广州现有71家三级医院、105个二级医院、16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个镇卫生院、16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40个村卫生室在内的6159家医疗卫生机构。目前全市村卫生站实施“一元钱看病”覆盖率超过98%。

  广州市家庭医生基本包医保基金购买内容由原先的39项扩大至目前的195项,年度设立家庭病床近万张,开展上门诊疗服务近20万人次。

  2023年广州市红十字会开展急救宣教1242场次,惠及群众46.37万人,培训持证救护员50200人,历年累计培训红十字救护员人数已达61.91万。

  就业

  2023年1月至11月,全市共建设“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驿站275个,建设66个高校就业创业e站。

  全市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1549场次,参会企业5.47万家次,提供招聘岗位135.08万个,服务求职人数193.15万人次。

  全市各区组织1357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培训人数5.67万人次。

  旧改

  2023年老旧小区开工121个项目、完工47个项目,惠及30.4万人。新开工旧城混合改造项目2个。

  2024年将实施20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

  全市城中村改造后平均节地率达48%,绿地率由5%提高到30%,建筑密度由62%降低到28%。

  慈善

  全市设立社区慈善基金1003个。

  “广益联募”平台吸引超400家公益慈善组织入驻。

  建成176个“双百工程”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

  全覆盖设立村(居)社会工作服务点。

  养老

  截至2023年11月,广州建成颐康服务站2485个,长者饭堂1211家。

  养老机构292家,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80%,养老服务床位达7.2万张,为44.5万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