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列 勇挑大梁 高质量发展 广州亮点
绿美广州——广州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 听全文
  • 2024-02-19 10:18:22
  • 来源: 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满目葱“龙” 推窗见绿出门见园

  丽日和风,万木吐翠。冬日的岭南大地,处处呈现出“绿水丰涟漪,青山多绣绮”的美丽画卷。

  一年来,通过开展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城乡一体绿美家园优化、保护地建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育等一系列工作,“绿美广东”“绿美广州”的“实景图”描摹得越来越动人。

  一年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绿美广州”的“实景”更加动人。

  2023年,广东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03.6万亩,森林抚育提升205.6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大力提升城乡绿美品质,建成森林乡村104个、绿美古树乡村53个、绿美红色乡村51个;建设森林步道和绿道193公里、碧道461公里、生态海堤36公里,整体协调、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广东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提出设立南岭国家公园申请并通过设立材料专家论证,丹霞山国家公园设立论证研究工作稳步推进。有力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建成古树公园24个,建立8.5万株古树名木档案和图文数据库。

  建森林步道255.8公里

  广州确立了“树葱茏、道千里、惠万民”的愿景目标,制定《绿美广州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提出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统领,全面实施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八大工程”,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记者获悉,到去年11月,广州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工程已完成23.5万亩,其中改造林分13.18万亩、抚育中幼林4.87万亩,培育大径级森林2.62万亩,新增造林绿化2.83万亩,顺利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同时,广州新增城市绿地0.7万亩、乡村四旁绿化1万亩、立体绿化6.14万平方米;完成海岸线生态修复长度约1.1公里;建设森林步道255.8公里,认定国际湿地1处、省重要湿地3处、市重要湿地5处,建成小微湿地7个。

  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育工程,广州全面完成水鸟生态廊道4255亩的建设任务,收集保育园林植物4500种(品种)。

  此外,广州建设绿道40公里、碧道97.7公里,打造美丽空中花廊;签订古树名木保护责任书1113份,建成古树公园10个、完成古树名木养护复壮534株等。

  在广州市从化区东北部,有一座依山傍水、鸟语花香的公园——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沿着公园一路前行,能够看到波斯菊、红海棠、凤仙花等组成的缤纷花海,看到碧波荡漾的平静湖面,看到色彩丰富、类型多样的复层森林。据介绍,到2023年,公园森林蓄积量已达29.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6.58%,园内还保存有野生维管植物约183科698属1403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27余种;还有珍贵动物20多种。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

  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变多了,近年来,石门公园游客量增长到了每年50万人次,门票收入也稳定维持在每年千万元以上,带动了周边村镇餐饮住宿业的发展。

  如同石门公园这样的生态景点还有很多。接下来广州将高质量抓好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示范点的建设,力争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带动性强的绿美生态展示窗口;坚持生态美、产业强、文化兴、百姓富相促进,因地制宜发展油茶、坚果、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等,积极发展体育健身、养生养老、康复疗养、休闲度假等森林康养业态,扩大绿色公共产品供给,推动绿美广州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同步提升。

  构建城园融合体系

  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成为华南地区首个国家植物园,也是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7月20日,华南国家植物园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签署了《城园融合合作框架协议》。华南国家植物园从植物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率先筛选了103种适宜绿美广东的特色乡土植物,为绿美广东行动提供技术支撑。

  推窗见绿、出门见园,构建城园融合体系是广州先行先试,以国家植物园与城市融合发展“三园模式”——聚焦本园、联动环园、拓展城园,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统领,形成广州全市植物园一张网,推动实现“1+3+N”体系。通过该体系的拓展,让“园”入城,让城融合“园”,让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植物走出去,让生态文明之花继续在各处绽放。

  专家“高”招

  加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研发员,副研究员,博士 赵志刚

赵志刚

  坚持建设“绿美广州”,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导向,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格局。

  一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布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量质齐增。

  二是兼顾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坚持系统观念,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充分发挥森林“四库”的功能,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积极探索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分区分类、精准施策,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统筹推进城乡绿色发展。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