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花城 每月一花丨得春独早,“梅”景醉人
  • 听全文
  • 2024-01-23 14:10:09
  • 来源: 广州日报
  • 分享到
  • -

◆ 1月之花:梅花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地位

人们喜欢梅花傲雪迎霜的精神

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

每年冬至前后

梅花盛开、繁花如雪

寻“雪”踏梅的人纷至沓来。

  盼“雪”,是每年冬天广州的必备节目。在哈尔滨火出圈的日子里,守着南方暖阳,还有什么比纷纷飘落的“香雪”更能抚慰“南方小土豆”们的心?约上三五知己,踏“雪”寻梅,也是新年来临之际独一份的浪漫。

  图片

  用途广泛 

  可食用可用药可观赏

  梅,蔷薇科,李属,原产我国南方地区,花色白雅洁,冬末春初开花,枝干苍古,植为盆景、庭木尤富观赏价值。梅为落叶乔木,其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叶广卵形、卵形至阔卵圆形,边缘有细锐锯齿;花多每节一两朵,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白、粉红、淡黄等色,具有香味。梅花性喜温暖湿润,较为耐寒,在早春凌寒开放,对土壤适应性强。

  图片

  中国人爱梅花,古已有之。梅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其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熏制成乌梅入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历史悠久 

  古人应用梅子历史超3000年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开百花之先,位于百花之首,是中国的特产花木,自古为人们所喜爱。大约在公元1186年,范成大就撰写了《梅谱》。

  图片

梅花一般在冬末春初开花

  专家认为,国人之所以推崇这一名花,因为它有十大优点:

  1.梅花系我国特产,中国是梅花的世界野生分布中心,也是梅花的世界栽培中心。

  2.开花特早,且花期较长,所谓“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3.树姿苍劲,花香沁人。梅花品种繁多,类型丰富,神、态、色、香俱居上乘,在枝姿、花型、花色、尊色等方面均富变化。

  4.长寿树种,可享千年高龄。

  5.适应性较强,露地栽培分布区很广,包括华东、华中、西南、华南之大部及华北、东北、西北之南部。

  6.易于形成花芽,故较易开花而适合多方应用。除在适栽地区配植于园林或大片栽为梅岭、梅林外,又适促成栽培、切花、盆景及桩景等用。此外,还有药用、加工食用等其他用途。

  7.抗性甚强,能抵抗多种不良环境。年生长期短而休眠期长,故树势易于恢复。梅花属抗性较强、较耐粗放管理的花木之一

  8.病虫害虽有些,而毁灭性的病虫却很少。这是梅花能享高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9.我国栽培梅花,已有悠久历史。梅花与国人的生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联系较多,千百年来和国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喜欢梅花傲雪迎霜的战斗精神,对它有深厚的感情。

  10.除我国外,仅少数国家重视梅花。我国正可独树一帜,异军突起,发扬我们的传统和特色。

  图片

黄埔区市民广场盛开的梅花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地位。据《中国梅花品种图志》,古人应用梅子,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如《书·说命》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意思是:殷高宗对宰相傅说(yuè)说: 阁下的重要性 (对国家),好比做羹汤时用的盐(犹今日之酱油)和梅(犹今日之醋)一样。1975年在河南安阳殷墟考古的发现,正好印证了《书》的记述,因铜鼎中盛满了碳化的梅核,经鉴定,查明距今已3200年。在长江流域,也在1972年于长沙马王堆西汉轪侯1号及3号墓陶罐中,发现所盛梅核距今已有2150年。同时发现出土的竹简上,记有“脯梅”等字样。这些都说明早在西汉初期,江南人民已引种栽培梅树,并用于加工食品了。

  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诗·召南》中有“摽有梅”的诗篇。从情歌中反映出当时在陕西召南(雍、梁二州)地区,梅树和梅子都相当普遍。

  图片

  不解情缘 

  宋、元是栽培梅花兴盛时期

  古代先民采集野梅,主要系作加工食品或祭祀之用。在长期的驯化栽培过程中,个别出现了复瓣、重瓣、台阁等变异,有心人另行嫁接繁殖,就育成了专供观赏的新品种。这就是花梅(梅花)从果梅(梅子)中分化而出的来龙去脉。

  梅始以花闻天下,约在西汉初叶。如《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又载:“汉上林苑有侯梅、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稍迟,扬雄撰《蜀都赋》,有“被以樱、梅,树以木兰”之记述。可见距今约2000年前,梅已在华西各城作城市绿化树种应用了。

  自汉、晋至南北朝可称我国栽培梅花初盛时期。

  图片

盛开的梅花

  时至隋、唐、五代,梅花栽培渐盛,以梅为主题之诗文更多,像唐代名臣宋璟作《梅花赋》,称赞它“独步早春、自全其天”,咏梅的唐代名家有杜甫、李白、韩愈、元稹、杜牧、裴迪、高适、张渭、柳宗元、白居易、张九龄、李商隐等等。在唐及五代,华东至华西均有较盛之梅花栽培。

  宋、元时期,是古代栽培梅花的兴盛时期,形成了一段艺梅的高潮。

  宋代咏梅,诗、词为多,其最著者北宋有林逋、苏轼、秦观、王安石、欧阳修等,南宋则有陆游、陈亮、杨万里、范成大等。梅花见重于宋代,和画艺大有关联。北宋画家始创“墨梅”之法,将梅枝干虬曲、疏影横斜之神态勾勒得淋漓尽致。至元代王冕,更以《墨梅》诗、画闻名于世。范成大《梅谱》,是我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以记梅花品种为主的专著。

  图片

游客在黄埔区市民广场赏看梅花

  明王象晋著《群芳谱》,清陈淏子撰《花镜》,书中记述梅花品种与栽培甚详,反映此际在艺梅规模及水平上均有发展。明清之梅花诗文画艺俱盛,明代名家如杨慎、焦竑、高启、唐寅、王世贞、王穉登等俱有梅诗。清之归庄、林纾等,则撰有梅花文记。“扬州八怪”中,金农、李方膺皆以善画梅花而著称于世。

  图片

  踏“雪寻梅 

  岭南梅花先于其他地区开放

  “十里梅林花齐放,疑是枝头雪未消。”农历岁末,正是梅花盛放的时节。在人们的印象中,梅花犹如冰雪中之精灵,梅花率先绽放的地方,应是雪花纷飞的寒冷地区。

  但事实上,梅花率先开放的地方,不是黄河流域,也不是江南地区,而是岭南。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木语》中说:

  “梅花惟岭南最早。冬至雷动地中,则梅开地上。盖其时火之气不足于地,而发其最初之精华,故梅开。……广中梅于一之日已花,二之日成子,得春独早,故群卉资之以为始。斯时也,天地一阳之复不可见,见之于梅,梅其得气之先者也。故欲见天地之心者于梅,欲见梅得气之先者于粤。”

  岭南气候温暖,得春独早,若想欣赏梅花如何先得天地“一阳初生”之气,前来南粤大地当为不二之选。

  图片

盛开的梅花

  广州的梅花,以“萝岗香雪”的历史最悠久。据史料记载,萝岗地区的人们种植青梅源于宋代,相传是萝岗钟姓始祖钟玉喦将梅花移栽此地而来。至明清时期,萝岗十里梅林便已声名鹊起。明代中后期,萝峰山上玉岩书院就有不少与萝岗香雪有关的文物古迹,如玉岩殿的一副清代对联:泉石清幽,地僻千年,一洞烟霞堪入画;峰岚拥护,天围四壁,满山梅荔自成庄。1963年,“萝岗香雪”被广州市民评为“羊城八景”之一。

  每年冬至前后,一大片梅花盛开,繁花如雪,寻“雪”踏梅的人纷至沓来,“萝岗香雪”胜景由此而来。

  图片

  市民在萝岗香雪公园赏看梅花。

  “萝岗香雪”之外,“流溪香雪”也是广州人熟知的景致。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种植的梅林,始种于上世纪60年代,除白梅品种外,还有较罕见的新品种——洒金梅。流溪梅园是东南亚最大的一片赏梅基地,被誉为“中华梅花第一弄,南国报春第一枝”。

  说到赏梅,“云山香雪”同样深受广州街坊喜爱。白云山赏梅,首推就是梅花谷,园内有山涧、小桥、亭廊,遍布漫山的梅花与古朴建筑互相衬托,犹如雪国仙境般自然幽雅。梅花谷有梅州宫粉、潮塘宫粉、绿萼梅、果梅、玉蝶梅等多个品种。梅花盛开时节,蝴蝶飞舞,游人痴醉。

  “梅花沿着山路一层一层往山上盛开,错落有致,沿路的山路都有散落的梅花树,还有废弃的老房子与梅花相伴。阳光洒满斑驳的墙壁和屋檐,梅花点点,这是人工栽植的梅林无法超越的美。越往山上走,惊喜越多,散落成片的梅花树,在蓝天白云和青山之下。大自然的美就这样子落入眼帘。”社交平台上,分享广州梅景的讯息数不胜数,不论是在暖冬的丽日下,还是凛冽的北风中,梅花一开,这个冬季就没有遗憾了。

  图片

  黄埔区市民广场盛开的梅花。

  广州街坊荣叔钟爱梅花,“赏梅的话会就近去梅花村,有时也去萝岗香雪公园。”荣叔告诉记者,前些天他到杨箕村,附近10多棵梅花中有几棵开得很好,一片雪白,淡雅动人。据他观察,梅花一般在元旦前后开花,“比元旦早就算花期偏早,比元旦迟就是偏晚了。”荣叔说,梅花在百花中最早迎接新年,因此他对梅花有着不一样的偏爱,“也许就是喜欢那种在寒风中盛开的味道。”

   图片

相关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注 · 广州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