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广州“十四五”规划
相关内容

“十四五”期间,黄埔区计划新增公办学位6.5万个

  • 听全文
  • 2022-04-22 17:28:28
  • 来源: 黄埔区
  • 分享到
  • -

1.png

黄埔区新开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广大附中高新区实验学校北校区,图为该校小学部。

  近日,黄埔区教育局发布公告,明确东荟花园小学将承办佳作花园、荟集花园两个楼盘配套小学,作为现东荟花园小学招生满员后的备选学校。这也意味着,在当前东荟花园小学本部学位紧张的前提下,今年或将有100多个孩子被统筹安排到其他学校就读。

  对此,黄埔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黄埔区新开办学校服务范围设置的总体思路是根据学校的规划建设,并结合周边实际情况和需求,设定服务范围和招生方式。

  一边是家长们“家门口上学”的呼声,一边是学位紧张的现实,在即将到来的小学招生季,如何有效缓解学位紧张的现状、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

  构建优质学位供给体系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黄埔区常住人口达126.44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黄埔全区十年内常住人口增加了43.28万人,增长52.05%,其中0-14岁常住人口占15.44%,比广州市平均水平高1.57个百分点。

  早有教育业内人士分析,黄埔区新增人口整体呈现总量大、增长快、年轻化、需求高等特点,公办学位需求激增,造成区域义务教育供给能力不足的阶段性失衡问题。

  就在去年12月31日,黄埔区教育局即发布《关于2022年公办小学学位预警的通告》。通告指出,黄埔区教育局通过多种方式对2022年入学生源数据进行摸查,预计包括东荟花园小学在内的11所学校学位容量紧张,“请家长根据实际,结合预警情况,提前预判,及早做好相关工作”。

  黄埔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学年黄埔区总体学位供给可满足现阶段适龄学生需要,但由于历史规划不足,人口流入压力大,近年内个别片区仍然存在学位紧张情况。

  据了解,为了缓解个别片区学位紧张的现状,黄埔区将构建优质学位供给体系,一方面高标准高质量加快推进新改扩建,督促新改扩建学校加快建设、移交;另一方面对规划新建的学校要求增加规划班数,预留教学用房,以增加学位供给能力;同时,加大引进合作办学力度和推进集团化办学,促进学位保障和内涵提升两手抓。

  有教育业内人士特别提醒,教育配套要考虑人口增长的现状,“规划人口数与学位数之比要提高,尤其是新区和学位刚需小区,要考虑到二孩甚至三孩,要考虑到入住人口的年龄结构,要留出冗余量。”

  高标准新建扩容,增加学位供给

  近年来,黄埔区积极探索提出将幼儿园、小学、初中千人学位标准从40:80:40(广东省标准)提高到45:90:45,高标准规划新建学校。

  黄埔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也特别提及,除了对原有学校进行扩容,黄埔区也加大对新楼盘开发过程中教育资源建设的关注,尽可能提升标准,增加学位供给。

  《黄埔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2021-2025)》明确提出,将充分结合黄埔区产业发展、城市更新、人口变化的实际,提高人口与学位的匹配度,科学研制教育配套设施规划的“黄埔标准”。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黄埔区计划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数6.5万个。而在全市层面,广州将通过新建学校、改扩建现有学校等方式,做优学位增量,盘活学位存量,预计“十四五”期间增加优质公办基础教育学位超过30万个。

  据了解,根据目前各阶段学校的建设进度,并综合考虑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流入、“三孩”政策等因素,广州已对各年度学位供应进行规划,每年新增学位在7万至9万个左右,总体供应将较为平稳。此外,考虑到“二孩”政策后出生的适龄儿童的上学需求,“十四五”期间的年度新增学位预计在2023年及2024年达到高峰值。

  从长远看,黄埔区教育资源紧缺的现状有望缓解,但短期内紧张的学位供给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矛盾仍有待进一步协调。

  (谢小婉 李妹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