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广州“十四五”规划
相关内容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发展“十四五”规划(修订)

  • 听全文
  • 2021-10-27 09:42:13
  • 来源: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 分享到
  • -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绘就绿美花城美丽画卷

  一、绿色生态基底健康稳固

  二、花城美誉度跨越式提升

  三、岭南园林持续焕发活力

  四、森林城市建设引领湾区

  五、绿色惠民富民成效显著

  六、资源保护管理全面加强

  第二章 迈入出新出彩发展新阶段

  一、发展形势

  二、面临挑战

  三、指导思想

  四、发展思路

  五、基本原则

  六、发展目标

  第三章 打造活力花园城市

  一、优化绿色生态空间网络

  二、完善活力普惠的花园城区

  三、建设绿色富民的美丽乡村

  四、构建效益多元的森林湿地

  第四章 打造千年花城新名片

  一、建设岭南园林新高地

  二、提升花城品牌影响力

  三、创新发展立体绿化

  第五章 深化绿色资源提质增效

  一、以碳中和引领森林提质建设

  二、全面升级园林绿化品质

  三、推进湿地保护建设与生态修复

  第六章 织牢生态安全保护底线

  一、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二、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三、加强生态资源保护

  第七章 增强居民绿色获得感

  一、推进公园绿地均衡共享

  二、推进乡村绿化美化

  三、构建现代富民林业

  第八章 筑牢湾区生态安全格局

  一、携领优化湾区生态网络

  二、深化湾区生态绿化城市合作

  第九章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全面推行林长制

  二、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三、创新智慧绿化管理

  四、推进绿地建设管理精细化

  五、深化改革和机制创新

  六、加强法治建设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效益分析

  二、不良环境影响及可控性分析

  三、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措施

  一、强化林长制统筹与任务落实

  二、加强部门协同与规划协调

  三、强化规划权威与监督实施

  四、创新资金投入与运营管理

  五、加强人才培养与行业管理

  六、加强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

  附表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广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经典魅力与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的重要时期。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大局,充分发挥广州市林业园林在大湾区生态宜居发展和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中的创新引领作用以及在美丽中国广州样本建设中的生态基石作用。

  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围绕推动林业园林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以“活力花园城市”为目标,明确全市绿色生态空间网络,并从打造千年花城新名片、深化绿色资源提质增效、织牢生态安全保护底线、增强居民绿色获得感、筑牢湾区生态安全格局、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六大方面制定发展计划与任务安排,是“十四五”时期全市林业园林工作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绘就绿美花城美丽画卷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美丽宜居花城战略,积极推进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绿化城市联盟,稳步实施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绿美南粤行动计划、森林城市品质提升计划、公园与道路绿化品质提升行动,形成“森林围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四季花城”的绿色生态格局。绿色生态基底健康稳固,花城绿化品质显著提升,园林绿化规模稳中有升,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关注森林活动20周年突出贡献单位”“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市级十佳单位”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发展指标

规划目标

2020年现状

1

森林覆盖率(%)

≥41.6*

41.6

2

建成区绿地率(%)

38.0

40.0

3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3.0

45.52

4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18.0

17.33*

5

森林公园数量(个)

92

92

6

湿地公园数量(个)

22

25

7

精品绿道(条)

36

36

8

森林总蓄积量(万立方米)

≥1950*

1954.9

9

森林火灾受害率(%)

≤0.1

0.02

10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

≤0.8

0.55

  *注:(1)根据2016-2018年全国开展的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森林资源划定标准、技术规程和调查方法等发生较大变化,按照新统计口径,全市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2020年目标值分别由42.5%、1975.7万立方米调整为41.6%、1950万立方米。

  (2)根据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广州市常住人口数为1867万人,比2020年初市公安局和市来穗局提供的全市常住人口数多68万,致使我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8平方米降低至17.33平方米。

  一、绿色生态基底健康稳固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和效益,“点线面”结合,稳步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大力推进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生态景观林带、乡村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绿色生态基底更为稳固。2016年起,全市连续三年获得全省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第一名,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改善。

  绿色生态屏障更加牢固。大力实施造林与生态修复工程,坚持“建抚并举”方针,森林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底,完成生态修复和森林碳汇造林1.73万公顷,打造森林经营样板基地11个,森林总蓄积1954.9万立方米。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落界工作,着力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生态公益林扩面提质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完成12.16万公顷省级生态公益林落界,新增市级生态公益林6460公顷,生态公益林占林地面积比例达62.9%。

  湿地保护修复稳步推进。扎实推进湿地保护管理,出台《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建立湿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市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开展湿地保护分级和名录管理,完成第一批省级湿地名录认定工作和第一批市级重要湿地名录的基础工作。系统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湿地典型生态系统恢复、候鸟栖息地生态修复、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等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湿地生态功能显著增强,生物多样性有效提升,近十年来海珠湿地和南沙湿地的鸟类增加100多种。

  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成效显著。以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为抓手,市域绿色生态廊道网络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新建生态景观林带221公里,累计建成生态景观林带728公里。机场高速、广河高速等主要道路两侧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成效显现,仑头立交、土华立交等城市出入口绿化彰显门户形象,基本形成贯穿城乡、绿量充足、景观优美的绿色生态廊道。

  城乡绿化美化成果丰硕。加快建设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持续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增加全民绿色福利。积极开展森林进城围城工作。新增从化区马岭、增城区邓村等19个森林公园,总数达92个,全市森林公园体系逐步完善;新增黄埔区凤凰湖、白云区白云湖等13个湿地公园,总数达25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十三五”期间,创建12个森林城镇,完成506条村乡村绿化美化,持续提升村庄环境风貌,形成生态宜居的休闲共享空间。

  二、花城美誉度跨越式提升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聚焦千年花城品牌建设,增花量、建花园、添花景、办花节,花城满意度实现稳步提升,达到93%。

  花城风貌品质显著提升。高标准推进花园花景建设,以点串线带面,打造四季缤纷的美丽宜居花城形象。高标准推进广州花园规划设计,开工建设广州花园锣鼓坑片区和麓湖前置区。传承千年花城文脉,推进花城空间布局优化,在城市重点地区、出入口、公园景区、高快速路和主次干道,累计种植主题花树40万株,打造花开成片、规模各异、色彩鲜明的花城风貌,累计建成140个遍布城乡的赏花点。新增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累计建成426座、约350公里桥梁绿化,形成极具花城特色的空中绿廊花廊,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靓丽风景线。强化夏季开花品种,巩固提升春、秋两季花景质量,应用花卉植物160余种,常年维持花卉花境布置2.9万平方米,营造多种类、多色彩、富有韵律变化的四季花景。

  花城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花城品牌”的工作部署,精心策划花事活动,促进花事文化交流合作,着力提升花城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强化“广州花展”品牌,举办广州园林博览会和广州国际花卉艺术展,搭建国际化、高水平的艺术文化交流平台,弘扬岭南园林造园艺术。加强国内外花事交流合作,组织参加中国菊花展、香港花展等专业性、区域性展览,推进与世界知名花展英国伦敦切尔西花展的交流与合作。举办春花节、秋花节和“广州过年·花城看花”迎春花市节庆系列活动,坚持打造“一园一品”特色花事活动,展示国际大都市魅力。创新花展模式,全方位打造线上赏花平台,制作系列赏花宣传片和线上赏花地图、打造VR全景赏花H5、开展“我的最美阳台”微视频大赛,进一步丰富花城文化。

  三、岭南园林持续焕发活力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不断优化园林绿化品质,创新发展岭南园林内涵,狠下“绣花”功夫,实施精品工程,美丽广州建设成效显著。

  城市景观品质大幅提升。按照精细化、品质化要求,全力打造一江两岸三带核心区景观,大幅提升临江大道、阅江路、二沙岛等重点区域的绿化品质,精雕细琢打造代表广州国际城市形象的核心景观区。实施景观片区建设,完成大学城、白云新城、麓湖等重要片区的园林景观提升,形成高品质城市休闲空间。强化精品意识,推动沙面、海珠广场焕发新活力。

  公园面貌焕然一新。大力提升公园品质,完善公园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公园亲民性、互动性,推动公园焕发新活力。新建成二沙岛艺术公园、二沙岛智能体育公园等,形成一批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开放型城市公园典范。完成流花湖公园、荔湾湖公园、天河公园等11个公园拆围透绿,推动公园景观与道路绿化景观融为一体,拓展绿色休闲空间。完成越秀公园、麓湖公园、流花湖公园、动物园等重点公园的设施升级和水体治理工作,公园环境品质得到较大提升,越秀公园建成全国首个城市公园展览馆。完善公园体育建设设施,加强健身步道、缓跑径建设,新建改建公园足球场26个。推进公园“厕所革命”,新建改造公园厕所115座。强化公园季相变化,打造30处具有一定规模的落羽杉片区,营造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水岸。

  道路绿化品质再上新台阶。市区联动,全要素推进道路绿化品质提升,规范行道树建设标准,印发行道树技术工作手册。完成105国道、机场高速、环市路、科韵路、广州大道等城市重要道路绿化提升,高标准建设多条代表广州新形象的园林精品线路。

  白云山还绿于民成效显著。拆除白云山红线内及缓冲区违法建设和影响景观的建筑物92.36万平方米,新增和改造绿化面积28.44万平方米。建成云道6.2公里,实现白云山麓湖越秀山连通。按照“一门一策、一门一景”的思路,建成开放柯子岭门等14个彰显岭南特色的标识性门岗,推进白云大道、同泰路以及白云山6条主要进山通道、濂泉门进山通道环境整治提升。

  四、森林城市建设引领湾区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持续强化与周边城市的生态绿化协调、合作与共享,在粤港澳大湾区和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编制全国首个森林城市品质提升规划。作为全省首个获批的国家森林城市,率先编制全国首个森林城市品质提升规划,为国家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提供示范经验。

  大湾区生态绿化建设成果斐然。由广州倡导,以粤港澳大湾区11市的林业和园林绿化部门为主体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绿化城市联盟”正式成立,通过加强大湾区各城市间生态绿化建设合作与交流,联合举办区域性园林园艺博览会、国际花展,共同开展森林防火、外来有害生物防控、自然灾害抵御等,加强区域森林资源安全,有力推进大湾区生态建设共建、共享,提升城市群区域绿化的系统性、总体性、和谐性。

  五、绿色惠民富民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各类公园、绿地和绿道建设,不断发展林业产业新业态,绿色惠民富民成效显著。

  城乡公园体系逐渐完善。坚持“人民公园人民建,建好公园为人民”的工作方针,不断完善布局均衡、类型丰富、功能多元的城乡公园体系。“十三五”期末,累计建成森林公园92个、湿地公园25个、综合公园38个、专类公园47个、社区公园112个、游园(口袋公园)888个。

  绿道建设再上新台阶。绿道总里程达3800公里,形成36条精品绿道。开展登山道、健步道、缓跑径示范段建设,不断丰富绿道形式。结合公园与绿地品质提升,大力推进缓跑径建设,在临江大道、阅江路、二沙岛、林则徐纪念园、增城广场等地区建成缓跑径超过22.5公里,有效改善市民休闲健身环境。

  林业产业新业态不断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特色优势产业,林农增收效果明显。推进林业与旅游康养、花卉苗木、养殖等产业融合,重点发展以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截至2020年,发展林蜂养殖、森林药材种植等林下经济基地11家,建成森林康养基地11个,市内7条线路被评选为“广东省森林旅游100条特色线路”,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海珠湿地等4个单位被评选为“广东省森林旅游100个新兴品牌地”,森林旅游发展成效明显。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全市培育天适樱花等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8家。“十三五”期间,林业及相关产业总产值从2016年的876.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119亿元。

  六、资源保护管理全面加强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重点提升林业园林现代化治理能力,不断完善资源监测评估、安全保护与信息化管理,全面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管理。

  森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有序开展。率先在全国开展森林碳汇精确计量,建成全市森林碳汇基础大数据库,构建广州可计量、可核查、可报告的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体系和数据管理系统。建成广东广州城市生态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建立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设立白云山、越秀公园、帽峰山、海珠湿地、南沙湿地等15个长期固定监测平台及部分半流动监测点,系统开展生态指标计量核算,评估城市森林、绿地生态服务功能及环境效益。编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城市生态站建设2020年度年报》《广州国家森林城市生态监测、分析与研究》等专题报告。

  森林健康与安全维护能力明显提高。狠抓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森林防火,切实提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十三五”期间,全市年均防治松材线虫病3万公顷、薇甘菊0.45万公顷,防治率达到99%以上,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8‰以下。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森林防火工作要求,增强防火应急管理,全市火情、过火面积显著减少,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有效防控森林火灾,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候鸟迁歇地保护,做好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持续完善野生动植物监测网络,完成全市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力度,结合“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世界湿地日”等,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市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森林资源保护进一步加强。加强生态公益林制度建设,印发出台《2017-2020年广州市生态公益林补偿实施方案》,大幅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2020年全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是2015年的1.8倍,“十三五”期间,各级财政投入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约16.8亿元,比“十二五”期间翻了一番。严格开展森林执法和森林督查,扎实整治违法违规占用林地行为,严格落实林地定额管理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林木政策性保险,全市在保森林面积24.98万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100%参保,商品林参保率位居全省前列。

  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加强林业园林视频监控、巡查养护等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完成市重点林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建立护林员护林巡查系统,建成覆盖市属森林公园的治安与防火视频监控网。加强城区绿化信息化管理,建立道路绿化巡查养护系统,实现全市公园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在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越秀公园等市属城市公园以及石门、流溪河等市属森林公园建设视频监测点2982个,布置森林防火监控52套,购置林区监测无人机60架,不断完善林业监测网络。林业园林信息化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在国家林草局组织的2018年全国林业信息化率测评中,广州市在全国400余个城市中排名第一。


第二章 迈入出新出彩发展新阶段

  一、发展形势

  (一)落实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战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奋斗目标,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明确科学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林业园林资源作为广州市生态资源的主体构成,也是美丽中国广州样本建设的重要基石。

  (二)支撑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发展的新定位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作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要求广州在更大范围、更广区域统筹生态发展,发挥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广州作为全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宜居发展和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核心引擎和创新引领作用。

  (三)建设具有魅力与活力国际大都市的新愿景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期间,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广州要在全省实现总定位总目标中勇当排头兵,更好支撑全省全方位、全过程、高水平、高站位走在全国前列,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朝着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阔步迈进。新的城市发展愿景,为全市林业和园林“十四五”发展指明方向。

  二、面临挑战

  (一)生态安全保护与城乡建设矛盾突出

  广州市生态资源丰富,林地、湿地、绿地规模占全市国土面积比例高,生态资源保护管理的工作任务艰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量大,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资源质量难以适应现代化林业需要

  广州市森林覆盖率较高,但森林质量不高,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森林群落结构总体呈现中幼林多、近成熟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人工林多、天然林少的特点,林分尚处于从单一向丰富转变的过渡阶段。森林质量与新时期林业现代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

  (三)生态公共服务与美好生活期望存在差距

  广州市生态公共服务的多元性、普惠性与均衡性仍待提升,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期望。一方面,全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仍待提高,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和国内外标杆城市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优质生态产品有效供给仍显不足,以森林旅游为代表的林业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完善,森林旅游品牌特色还需进一步挖掘,森林旅游产品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林业园林治理能力亟需创新完善

  广州市林业园林建设卓有成效,但现代治理能力亟需创新完善。具体体现在:各区绿化建设与管理水平差距较大,绿化养护水平参差不齐,精细化管理不足;现有科技成果难以满足现代林业建设需要,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林业园林智慧化管理水平待提高,林长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尚处于试点阶段,林业大数据融合不足,现代技术应用不足,亟需创新完善。

  三、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推动林业园林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宜居发展和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中的创新引领作用,面向低碳城市、健康城市、活力城市建设需要,优化绿色生态空间网络,完善森林生态体系、湿地生态体系、城乡公园体系和创新治理体系,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推动广州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为广州在广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中勇当排头兵奠定生态基石。

  四、发展思路

  (一)系统化:从局部改善走向系统治理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网络一体化发展,共同保护湾区北部山体生态屏障,共同构建湾区滨海生态防护带,协同推进区域绿色廊道建设。依托市域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本底,完善森林生态体系、湿地生态体系,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示范区,推进山林植被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统筹构建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空间网络,形成城市大森林、大生态格局。

  (二)品质化:从全面提速走向精准提质

  新时期,推动林业园林发展从关注规模总量走向重视存量资源提质增效。一方面,精准提升森林与湿地质量,加强资源的培育、保护与利用;另一方面,推动公园与绿地均衡布局,精准提升绿地建设管理质量。综合把握不同人群差异化的游憩活动需求,推动现状公园服务设施和品质升级,加强林业园林工程质量把控,提升绿色空间品质。

  (三)特色化:从景观建设走向品牌营造

  推动广州市林业园林品牌国际化、特色化。以打造千年花城新名片为总体任务,进一步整合资源,擦亮广州森林城市名片、花城品牌、桥梁绿化品牌、绿道品牌,打造湿地品牌、古树文化品牌。以广州花园为核心,建设一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的绿色典范,彰显美丽宜居花城特色。

  (四)效益化:从服务功能走向价值实现

  创新制度和政策设计,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创新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提升生态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助力生态富民。推动公园、绿地与文化、科普教育、体育锻炼、公共服务等多元功能结合,充分发挥社会效益。

  五、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解决不同人群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更多人群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精准优化绿地布局,提升公园服务,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保证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发展多元业态,增强生态公共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森林、湿地的生态、经济、文化等多重效益,实现绿色惠民、产业富民。

  (二)创新驱动

  创新发展是提高广州市林业园林建设水平的重要驱动力。紧跟国家、省和市改革步伐,在林业园林领域探索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依托广州市科技资源和人才储备,以林业园林建设和管理需求为导向,推动森林健康、生物多样性、立体绿化等科技创新,全面提升科技在林业园林方面的贡献率,引领大湾区林业和园林科技发展,加快智能技术与林业园林发展的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兴绿兴林。

  (三)质量优先

  从建设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和推动老城市新活力的高度,认识“十四五”时期林业园林工作的重要性,支撑美丽中国广州样本建设。深化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和绿地资源的提质增效,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弘扬岭南园林文化,打造特色化、品质化的公共空间,推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充分发挥林业园林对美丽宜居花城建设的支撑作用。

  (四)融合发展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生态发展需求,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生态共建共享,推动大湾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推动城市、森林、湿地、绿地与居民健康、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和自然教育的融合发展,提升生态资源价值。

  六、发展目标

  (一)2035年远景目标

  到2035年,全面建成绿色生态网络健康稳固,绿色服务普惠共享,岭南园林传承创新,花城文化精彩纷呈的活力花园城市。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到2025年,绿色生态格局优化完善,森林综合效益显著提升,绿地布局均衡可达,城乡公园活力健康,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卓有成效,基本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花园城市。

  具体体现为以下四大目标:

  ——绿色生态网络实现新优化。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网络一体化发展,推动形成城市大森林、大生态格局。三大森林片区优化完善,北部生态涵养、中部城市森林、南部沿海防护片区的森林质量实现精准提升,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示范区。四条绿色廊道建设成型,生态翠环示范效益初显。珠江景观带、白云山、海珠湿地、南沙湿地品质显著提升。

  ——国土绿化质量得到新提升。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森林湿地质量与效益显著提升,森林覆盖率从41.6%提升至41.65%左右,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从71.9立方米/公顷增长到74立方米/公顷,公益林占林地面积比例维持在63%左右。园林绿化品质持续优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45.52%提升至46.0%。

  ——绿色惠民服务取得新进展。城乡公园服务均衡共享,各类公园数量达到1500个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从80%提高到85%以上,公园连通比例从58%提升至70%以上。生态公共服务丰富多元,建立自然教育基地9个,定期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现代治理能力获得新突破。全面实施林长制,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新优植物种质创新、智慧绿化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智慧林业和园林感知能力、网络传输环境及信息处理能力全面提升,林业园林数据共享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实现“数字化、智慧化”应用。改进绿地管理养护方式,促进城市绿地管理品质化、精细化。深化改革和机制创新,健全法规政策,治理效能切实提升。

市林业和园林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属性

现状值

目标值

1

森林覆盖率*

%

约束性

41.6

≥41.65

2

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

立方米/公顷

预期性

71.9

74.0

3

湿地保有量*

公顷

约束性

76510

≥76510

4

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

%

约束性

≥11.0

5

建成区绿地率

%

约束性

40.0

40.0

6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约束性

45.52

46.0

7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

约束性

17.33

17.5

8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

约束性

80.0

85.0

9

公园连通比例*

%

预期性

58.0

70.0

10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数保护率*

%

预期性

75/80

11

森林火灾受害率

%

预期性

0.02

不超过省下达指标

12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

%

约束性

0.55

不超过省下达指标

13

资源网格化管护率*

%

预期性

85

  *注:(1)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有量待国家正式公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后再进行修正。

  (2)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指行政区域内,乔木林蓄积量和面积的比值。

  (3)公园连通比例:指行政区域内,接入绿道、碧道、慢行道等的公园数量(自然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占公园总数量的比例。

  (4)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数保护率:指行政区域内,受保护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数占本地应保护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数的比例。受保护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是指通过自然保护地、动物园、植物园、繁育中心、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建设,以及濒危物种拯救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专项保护等,受保护的国家一、二级野生动、植物物种。

  (5)资源网格化管护率:指行政区域内,实现网格化综合管护的林地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比率。



第三章 打造活力花园城市

  一、优化绿色生态空间网络

  强化生态资源的系统修复、保护及合理利用,彰显城市山水格局,营造岭南特色风貌,优化形成“三片四廊、一环一带三核”的绿色生态空间网络。

  (一)提质三大森林生态片区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推进生态修复一体化示范工作。基于森林资源分布和主导功能差异,打造北部生态涵养、中部城市森林和南部沿海防护三大森林生态片区。北部生态涵养片区依托从化、增城、花都森林资源,突出山体森林的生态风貌,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发挥生态涵养和生态屏障功能;中部城市森林片区依托白云山、帽峰山等资源,创新近郊森林资源利用方式,建设森林生态廊道,推进森林进城;南部沿海防护片区,推进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防护能力。

  (二)构建四条绿色廊道

  结合碧道、绿道和道路绿化建设工作,沿主要河流、高快速路两侧第一重山或1公里可视范围,开展生态修复和绿化美化,打造流溪河-南沙湿地(大广高速、京珠高速、华南快速、南沙港快速)、白云山-王子山(机场高速、乐广高速)、白云山-小楼(广河高速)、白云山-增江(环城高速、广深高速)四条绿色廊道,推动沿线自然生态、历史人文资源以及重要公共空间联动发展,构建通山达海、功能复合的绿色廊道网络。

  (三)打造城市生态翠环

  在中心城区外围,沿绕城高速、市桥水道、珠江西航道、北二环,打造城市生态翠环。整合存量绿色资源,推进沿线公园品质升级,结合碧道建设和绿道升级改造,推动翠环空间贯通。谋划环内公园连接道规划建设,增强翠环可达性,推进森林进城。

  (四)塑造精品珠江景观带

  围绕塑造世界级滨水区的目标,推进珠江沿岸绿化景观系统化、品质化、精细化建设。补充完善滨江绿地,推进公园、绿地与绿道、缓跑径串联成网。结合珠江堤岸、桥和建筑,塑造特色立体绿化风貌,打造国际一流、丰富多元、岭南特色凸显的珠江景观带,形成传统、现代、未来交相辉映的活力滨江岸线。

  (五)建设三大绿核新高地

  依托城区重要的生态资源,建设保护白云山、海珠湿地和南沙湿地三大生态绿核。持续推进白云山还绿于民、还景于民,完善白云山精品游线,高标准建设广州花园,打造地标性城市花园。强化海珠湿地、南沙湿地建设保护,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和环境品质,拓展自然生态教育、休闲游憩和文化旅游服务功能,成为展示湿地生态建设成果的窗口和典范。

  二、完善活力普惠的花园城区

  (一)打造凸显花城活力的中心城区

  聚焦花城品质升级,优化中心城区公园功能、设施与景观,打造一批精品公园。结合“三旧”改造、河涌岸线整治、违法建设拆除等工作,充分挖掘利用存量空间,建设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促进公园服务均衡可达。加快社区儿童游憩场地建设,建设儿童友好、健康活力公园。持续推广立体绿化,营造精致化、艺术化的城市风貌。

  持续塑造越秀山-海珠广场传统轴线和燕岭公园-南海心沙现代轴线地区的绿化形象,提升文化地标及周边绿化品质,结合历史资源完善绿色开敞空间,营造古今交融的活力花城风貌。

  重点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南站商务区、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珠江新城-金融城、白云新城、白鹅潭商务区六大片区绿化建设,传承岭南园林文化,创新岭南园林建设,打造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岭南园林新高地。

  高标准推动城市更新地区绿地建设,落实公园绿地面积占比要求,实现更新地区居民出行“250米见绿,500米见园”。大力推动墙面、窗阳台和空中连廊绿化美化,提升更新地区绿视率。试点探索屋顶花园,构建功能化、特色化、多样化的空中休闲游憩空间。

  (二)构建蓝绿交融的南沙副中心

  保育南沙副中心优质生态本底,高品质规划建设水绿空间,高标准完善城乡公园体系,高规格建设滨海和滨河绿道,构建结构清晰、布局均衡、连续贯通的绿色生态空间网络,塑造现代滨海城市景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宜居城市典范。

  提升黄山鲁、十八罗汉山、大山乸、南沙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保护河涌密布、水网交错、基塘纵横、山水相映的岭南水乡格局。结合重要滨水廊道以及公共街道、河涌水系,精心设计,打造可游、可赏的绿色休闲游憩空间。

  (三)营造森林环抱的外围城区

  彰显外围城区森林环抱、水系穿城的自然地理格局,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推进自然公园整合优化和保护性利用,保护完整山脊线,建设森林步道,推进重要滨水绿道贯通和品质优化,满足市民登山、游乐、亲近自然的需求。

  加强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建设,以口袋公园为补充,提升外围城区公园服务水平。加强公园连通,升级公园与广场绿化品质,推动城区绿化空间多样化、特色化,打造生态宜居的外围城区形象。

  三、建设绿色富民的美丽乡村

  高要求、高标准巩固提升森林城镇建设,保护自然生态风貌,促进绿色服务均等化。

  以古树彰显特色,用绿色点亮乡村,尊重和延续岭南传统村落风水格局,打造一批“古树美、庭院美、村庄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绿美古树乡村。

  持续优化乡村生态空间格局,着力推进乡村生态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四小园”等小生态板块,打造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四、构建效益多元的森林湿地

  以北部生态涵养片区、南部沿海防护片区内连片森林为依托,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森林抚育,推进山体更新造林和植被恢复,系统建设沿海防护林,提高森林碳汇能力,打造健康稳固的森林生态屏障。实施森林经营和林分改造,应用乡土珍贵树种对低效林、残次林进行替代升级,培育大径级森林,提升森林多功能效益,蓄积绿色财富。

  加强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与保护,优化植物群落,丰富生物多样性,营造鸟类栖息生境,不断提升湿地生态功能,打造健康的湿地系统。

  依托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等,结合林下经济产业,积极推进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森林+”新业态,拓展生态公共服务功能,将森林湿地资源活化为多元化生态产品,实现生态价值提升与绿色惠民。


第四章 打造千年花城新名片

  一、建设岭南园林新高地

  (一)全力打造国际园林精品

  1.打造珠江都市景观带

  建设国际一流、极具岭南文化魅力的活力都市景观带,完善层级丰富的绿色空间体系,推动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联动推进前航道、后航道、西航道两岸全线贯通。依托碧道建设,拓宽滨水公共绿地,完善珠江黄埔航道、平洲水道、双岗涌、黄埔涌滨水绿带。积极推进珠江沿岸公园与绿地的预留与建设,加快洲头咀公园、磨碟沙公园、二沙岛传祺公园改造以及临江大道东延线绿化建设等工程。系统提升珠江沿岸风貌,开展堤岸、桥梁、道路、建筑绿化美化,营造富有经典魅力与时代活力的滨江公共空间。

  2.高标准建设广州花园

  依托白云山-麓湖的自然山水环境,着力打造依山傍水、高低错落的山水花园,形成花城新名片。“十四五”期间,完成广州花园锣鼓坑片区建设,持续推进云台花园及前置区的建设实施,高水平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城市花园。

  3.全力推进白云山还绿于民

  持续推进白云山还绿于民、还景于民,完成白云山麓湖越秀山连通工程节点提升工程和白云山云山南路集散广场建设。高标准规划实施云溪生态公园及周边山体提质工程和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环境提升工程,打造广州国际会议中心后花园。

  4.启动城市生态翠环建设

  率先启动城市生态翠环示范建设,打造美丽宜居花城新名片。结合绿道、碧道和森林步道建设,推动沿线绿化升级和服务设施完善,形成连续贯通、效益多元的绿色游憩空间。推进沿线森林公园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加快公园品质和服务功能升级,丰富游憩体验。

  (二)塑造重点地区特色风貌

  1.南沙副中心

  依托国家新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以及广州城市副中心的“三区一中心”发展定位,结合南沙优质生态资源,塑造现代滨海城市风貌,彰显北部田园乡野、中部滨海都市、南部湿地水乡的特色生态格局。

  2.中新广州知识城

  以知识经济为创新模式,汇聚高端产业与人才,围绕推动经济、人文与生态高度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导向,塑造高品质、现代时尚、田园山景交融的智慧化、人本化、生态化科技创新集聚区。

  3.广州南站商务区

  围绕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的门户枢纽的发展定位,塑造国际化、特色化、品质化的对外交通枢纽型绿化形象,彰显南亚热带植物风貌。

  4.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围绕高水平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培育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的定位要求,塑造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科创共享、魅力开放、岭南特色突出的现代创新特色风貌。

  5.珠江新城-金融城

  围绕打造集绿色、生态、智慧于一体的国际一流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定位,塑造时尚现代与古典传统共融、最具滨水商业活力、岭南水乡特色突出的魅力都市风貌。

  6.白云新城

  围绕打造广州标志性的高端中央商务区的发展目标,构建集国际文化交流、高端会务休闲、山地生态精品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广州市北部现代城市客厅,建设云山西麓具有国际风尚、大国风范、岭南风韵的国际会务花园。

  7.白鹅潭商务区

  围绕打造“广州西翼CBD”的发展定位,传承白鹅潭商贾文化,打造集滨江商务活力休闲、智慧生态康养、水岸鸟语花香、工业文化遗址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滨江风貌。

  (三)彰显历史城区岭南园林底蕴

  挖掘历史城区文化内涵,创新植物配置手法,彰显岭南园林底蕴。尊重历史城区空间格局肌理,因地制宜增加公园绿地、口袋公园、活动广场等休闲游憩空间,创新立体绿化形式,提升绿视率,改善空间环境品质。持续推进广州文化地标及周边环境提升,激活文化空间。

重点工程1 岭南园林高地工程

“十四五”期间,坚持精品战略,大力推动代表广州城市形象的珠江沿岸都市景观带、广州花园等五大园林精品建设,加快塑造南沙副中心、中新广州知识城等七大重点片区特色风貌,高水平打造岭南园林新高地。

  珠江沿岸都市景观带:持续推进珠江两岸景观带贯通和绿化品质提升,完成洲头咀公园提升工程、磨碟沙公园改造工程、二沙岛传祺公园及周边美化工程、临江大道东延线沿江绿化工程等项目。完善以珠江为纽带的绿色空间体系,推进珠江黄埔航道、平洲水道、双岗涌、黄埔涌滨水绿带建设,营造富有活力的滨水空间。

  广州花园建设:高标准完成广州花园锣鼓坑片区建设,持续推进云台花园及前置区的建设实施,高水平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城市花园。

  白云山还绿于民:全力推进白云山还绿于民工程建设,完成白云山麓湖越秀山连通工程节点提升工程(云道二期)。加快云山南路集散广场建设,打造白云山门户新形象。推进14个门岗及周边整治工程,提升环境品质,完善各项配套功能,加强交通通行能力及服务能力。

  城市生态翠环示范建设:结合碧道建设提升现状绿道品质,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沿线森林公园服务品质提升,加快登山、休闲、康养等基础和配套设施功能升级改造,集中力量培育特色品牌和亮点。

  二、提升花城品牌影响力

  (一)优化花城花景体系

  以现状赏花点品质提升为锚点,统筹谋划花城花景体系,推进花景建设与公园、社区、水系和枢纽地区有机结合,优化提升全市景区景点、公园碧道等重点区域绿化品质,推动花城花景体系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提升花城品牌影响力。

  巩固花景建设成果,推进现状有条件的赏花点改造升级,适度增加赏花点种植规模,提升花景配置水平,增强花景的艺术性和可参与性。

  (二)弘扬花城品牌文化

  以广州园林博览会、广州国际花卉艺术展、广州切尔西花展、“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系列活动和“一园一品”特色活动为依托,结合重大节日,策划举办一系列有规模有影响力的赏花节、品果节;在白云山、海珠湿地、越秀公园、流花湖、二沙岛等人群聚集的绿色空间,定期举办名优特新花卉展示、科普和花卉美食体验等活动,打造一年四季各具特色的花市,彰显广州四时有花、四季有景、四节有果的美丽宜居花城魅力。

  进一步创新花事文化活动举办模式,全方位、多领域打造广州花展品牌,讲好“花”故事,进一步提升广州花城品牌影响力。

  围绕重大庆典,做好全市花卉布置和绿化美化工作,优化花卉种类选择、色彩搭配与造景艺术,提升花景建设和花卉布置效果。

  加强花城文化传播。加快花文化主题文创产品和宣传视频的研发和制作,灵活运用新兴传播渠道,创新花城文化宣传形式和方法,持续彰显广州千年花城品牌形象。

  三、创新发展立体绿化

  (一)擦亮立体绿化名片

  市区联动,持续推进桥梁绿化增量提质,擦亮广州桥梁绿化城市名片,巩固立体绿化建设成果。开展立体绿化资源本底调查,发展道路绿墙、屋顶花园等多种形式立体绿化。“十四五”期间,优先推进城市重点地区、更新地区和历史城区的立体绿化建设,全市新建立体绿化20万平方米。

  (二)加强立体绿化管养

  推进立体绿化管养精细化,提高桥梁绿化、珠江两岸及机场高速沿线簕杜鹃花槽、主干道绿墙养护水平,保障立体绿化质量。推进地铁等施工单位做好工地围蔽立体绿化建设工作。

  (三)创新立体绿化植物配置

  推动立体绿化新优植物品种的选用、新型景观材料与绿化植物的创新结合,提升岭南特色化立体绿化造景水平。加强立体绿化植物选择、绿化形式、植物色彩、安全要求等方面的管控,建设具有岭南特色、花城特色的品质化、特色化、功能化立体绿化。

“十四五”期间立体绿化建设项目表

序号

行政区

新增立体绿化规模(万平方米)

1

越秀区

1.0

2

海珠区

2.0

3

荔湾区

1.0

4

天河区

2.5

5

白云区

2.5

6

黄埔区

2.5

7

花都区

2.0

8

番禺区

2.5

9

南沙区

1.5

10

从化区

0.5

11

增城区

2.0

合计

20.0


第五章 深化绿色资源提质增效

  一、以碳中和引领森林提质建设

  积极响应国家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十四五”期间,编制《广州市林业园林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研究林业园林碳储量变化,制定全市林业和园林碳发展目标和计划。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全面推进高质量森林建设,按照科学绿化要求,通过大规模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提高森林碳汇能力。加强林分改造、树种改良、科学抚育、合理轮伐,提高碳密度,挖掘森林碳汇潜能,研发绿色增汇技术,高效发挥森林碳库作用,减缓温室效应及气候变化,加快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

  (一)增加森林碳储量

  1.推进天然林生态修复

  在森林资源“一张图”的基础上,核定天然林落界。实行天然林与公益林并轨管理,确定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分区施策,采取封禁管理,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促进为辅或其他复合生态修复措施,遏制天然林林分退化,提高天然林质量。鼓励在从化、增城、花都等天然林资源分布较多地区,开展天然植被恢复工作,全面加强天然林修复。

  开展天然林生长演替规律、退化天然林生态功能恢复等理论技术的科研攻关。编制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建立“广州市天然林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库”,完善监测站建设,开展天然林资源动态变化研究,推进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效益监测评估制度。

  2.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

  全面完成市级生态公益林落界工作,编制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规划。合理优化生态公益林空间布局,支撑北部生态屏障建设。持续推进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重点推进从化、增城和花都区低效生态公益林林分改造,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进行择伐补植,营造针阔混交林,加强抚育管理,构建异龄、多层的林分结构,增加森林碳汇,提高生态公益林生态功能。加快推进退化生态公益林人工修复,开展近自然改造,增强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高质量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引领全市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经营利用。

  3.加强高质量水源林生态修复

  结合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高质量水源林工程,以流溪河、增江等主要江河流域及大中型水库水源保护区、集雨区为重点,积极开展造林、封山育林工作,稳固造林成效。调整大面积人工纯林格局,增加森林结构的复杂性,提高森林群落光能利用率,增强森林碳封存能力。造林树种优先选用高效固碳树种及稳定性好、抗逆性强、生态和经济效益高的优良乡土树种,提高树木成材速率,增加单位面积固碳效率。通过改造、更新、补植等营林措施,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十四五”期间,全市建设高质量水源林14000公顷。

  4.巩固沿海防护林安全屏障

  结合蓝色湾区及全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继续实施新一期沿海防护林建设。根据沿海防护林实际情况,通过加宽窄带、增强残带、补齐断带等方式,重点在南沙区和番禺区开展一级基干林带保护和恢复,二、三级基干林带人工造林、灾损林分修复和退化林分人工更新等项目工程,修复完善沿海基干林带,持续开展纵深防护林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沿海防护林一体化,提高抵御台风、海啸和风暴潮等主要自然灾害的能力,牢筑大湾区沿海生态安全屏障。

  (二)提高森林固碳能力

  1.培育大径材

  大力开展大径材基地建设,制定大径材基地建设标准,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以国有林场为主,带动林业企业、林业合作社等成为大径材基地建设主体。选择相对集中连片、交通条件便利、立地条件好、林分条件适宜的地区,建设大径材基地,培育优质大径材资源,提升林木碳贮量,提高森林碳封存能力。

  2.加强森林抚育

  以北部生态涵养片区为重点,加大对未成林造林地抚育力度,提高成林比例。强化中幼龄林抚育间伐,改善林木生境。实行近自然经营模式,自然更新与人工辅助措施相结合,加强森林抚育,加快推进新造林抚育管护,提高造林成活率及森林固碳效率。

  3.开展森林分类经营

  推进森林功能区划,根据立地质量、森林类型和发育阶段,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推进森林经营类型分为严格保育的公益林、多功能经营的兼用林和集约经营的商品林三类,因林施策,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更好地发挥森林多种功能,满足居民对森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三)营造多彩森林

  加快推进彩色林建设,科学规划,因地施策,对于河流、水库周边的林地,通过间伐补植、定向抚育等方式,种植耐水湿彩叶树种,提高水域周边生态环境和森林质量;对于森林公园的主要出入口、重点景区及森林步道周边等重要区位的林地,通过补植套种或抽针补阔的方式,增加异质性,丰富森林色彩;对于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等主干道两侧第一重山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较差的林地,通过林缘补植、调整树种结构,培育乔灌草复层彩色森林。“十四五”期间,全市完成多彩森林营建,打造“常年见绿、应时现花、四季出彩”的多彩森林。

  (四)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示范区

  探索人口高密集都市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途径,本着既立足于森林生态系统,又兼顾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建设;既突出林业部门的主动担当,又倡导全社会、各部门合力共建绿色生态强市的原则,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治理。编制《广州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规划(2021-2025)》,在示范区内实施水源涵养林修复建设、多彩森林建设、大径材基地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沿海基干林带改造提升工程、水鸟生态廊道建设、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等重点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综合展示广州林业建设成效。

  (五)创新珍贵树种培育

  结合全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高质量水源林建设、大径材培育等营造林工程,科学布局珍贵用材树种定向育林和抚育提升工程。加强珍贵用材树种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集成与推广,并完善相关技术标准。鼓励引导企业团体、社会资本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发展沉香、降香黄檀等珍贵树种种植。通过珍贵树种的培育发挥森林多元功能和综合效益,促进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环境友好。

重点工程2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有效促进森林资源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天然林保护修复:完成广州市天然林落界,编制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在从化区五指山天然林恢复实验区设立长期动态监测样地。

高质量水源林保护修复:在各个有林区及市属林场建设高质量水源林14000公顷。

  大径材培育以国有林场为主,带动林业企业、林业合作社等成为大径材基地建设主体。建设大径材基地,培育优质大径材资源。

  生态公益林提升改造:完成公益林落界,编制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规划;重点推进从化、增城和花都区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建设,展示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成果;开展从化、增城和花都区低效生态公益林林分改造和退化生态公益林人工修复工作。

多彩森林建设:完成多彩森林营建,打造“常年见绿、应时现花、四季出彩”的多彩森林。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编制《广州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规划(2021-2025)》,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治理,修复和保护北部生态涵养片区、南部沿海防护片区。

  建设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全市计划培育珍贵树种林6片。

  二、全面升级园林绿化品质

  (一)优化城乡公园体系

  统筹自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城乡一体发展理念,构建完善“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的四级城乡公园体系,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出行频率的休闲游憩活动需求,其中生态公园包括自然公园和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包括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

  “十四五”期间,推进自然公园整合优化,探索建设郊野公园建设,适度增补城市公园,重点完善社区公园,大力建设口袋公园,提升城乡公园布局均衡性。到2025年,全市规划城乡公园不少于1500个。其中,自然公园69个,郊野公园45个,城市公园99个,社区公园不少于167个,口袋公园不少于1188个。

  1.适度补充城市公园

  匹配全市规划人口增长方向和现状人口分布,重点加强南沙副中心和白云、黄埔、番禺、增城等外围城区城市公园建设,适度完善海珠、荔湾、天河等中心城区城市公园建设,促进优质公园资源相对均衡布局。

  “十四五”期间,高标准新增14个功能多元、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园,其中新增综合公园8个,专类公园6个。持续完善7个环保主题公园建设,打造以低碳环保为主题,集现代园林景观、环保科普教育展厅、运动休闲娱乐、产业服务平台构建为一体的复合型环保主题公园,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2.重点完善社区公园

  按照每15分钟社区生活圈至少建设1处社区公园的标准,完善社区公园布局,大力提升社区公园服务覆盖能力。结合城市更新工作,推进社区公园与社区活动中心、水系、文物古迹等资源结合设置,满足全年龄段居民日常休闲、娱乐、健身的需求。“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55个社区公园。

  3.大力建设口袋公园

  按照每5分钟社区生活圈至少建设1处口袋公园的标准,结合城市更新工作,挖掘利用公共建筑退线空间、滨水空间、街旁空地、安全岛、高架桥底和建筑屋顶等空间,建设口袋公园,实现建成区居住用地步行250米见绿,切实提升居民的绿色获得感。“十四五”期间,全市范围内新增不少于300个风格各异的口袋公园,平均每区每年新增5个口袋公园。

  4.探索建设郊野公园

  创新郊野公园用地管理模式,试点推进未纳入自然保护地的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向郊野公园转换,强化休闲游憩、运动健身、自然教育等设施配置与场景营造,完善郊野活动功能。“十四五”期间,依托黄埔、增城、从化等地区的古树群资源,规划建设6个古树公园或古树园。

  5.整合优化自然公园

  衔接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推进自然公园整合优化,规划新增白云六片田、黄埔油麻山、南沙大山乸、南沙南大山、花都称砣顶、从化通天蜡烛、增城南坑顶7个区级森林公园和黄埔埔心湿地公园、南沙大虎山地质公园。经整合优化后,全市自然公园共69个。

“十四五”期间新增城乡公园任务表

序号

行政区

自然公园

郊野公园

城市公园

社区公园

口袋公园

1

越秀区

1

23

2

海珠区

2

26

3

荔湾区

2

2

32

4

天河区

1

3

17

5

白云区

1

1

9

41

6

黄埔区

2

1

4

7

26

7

花都区

1

5

27

8

番禺区

1

8

40

9

南沙区

3

1

10

26

10

从化区

1

2

3

13

11

增城区

1

3

4

5

29

合计

9

6

14

55

300

重点工程3 城乡公园体系工程

“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6个郊野公园,高标准建设广州花园、广钢公园等14个城市公园,推进55个社区公园和300个口袋公园建设。

  郊野公园:依托古树名木等自然生态资源,建设6个古树公园或古树园。加强郊野公园休闲、康养、健身、科普教育等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森林康养等绿色健康新产业。

  城市公园:高标准规划新增14个城市公园,重点推进外围城区城市公园建设,创新公园设施配置类型与模式,推进公园与自然教育、体育、文化、旅游、商业、服务等设施融合发展,打造多元化的公园活动场景。

社区公园:推进55个社区公园建设。关注儿童和老人等人群活动需求,完善社区公园设施配套,推动便利化生活和智慧化管理。

  口袋公园:大力推进300个口袋公园建设。充分挖掘街道、社区周边建筑退线空间、滨水空间、街旁空地、高架桥下等存量低效空间,尽量保留场地原有景石苗木,完善游憩休闲配套设施,打造精致、活力的城市微空间。

  (二)打造健康活力公园

  1.创新完善公园服务设施

  立足全年龄段居民身心健康需要,丰富多层次的公园服务功能,营造多元化的公园游憩体验。完善公园体育场地、健身步道、缓跑径、导示指引、科普设施和便民设施建设,提升公园活力,引领游憩消费需求。持续升级公园基础设施,推进公园厕所、园路的升级改造。“十四五”期间,全市建设公园缓跑径58公里,新建改建公园厕所91座。

  试点开展城市公园雨污分流改造,完善公园智慧服务和管理设施建设,提升公园智慧化管理水平。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在公园建设中贯彻落实,推广使用透水路面、植草砖、雨水花园等,建设具有水体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式公园。

  2.全面升级公园品质

  积极推进“一园一策”工作,引入国内外知名设计团队、设计大师,高标准开展公园设计,传承与创新岭南园林文化,提升公园艺术水平。持续推进重点公园、重要道路和重要河涌两岸绿化升级,提升绿化美化水平。

“十四五”期间公园设施升级任务表

序号

行政区

缓跑径建设(公里)

厕所新建改建(座)

1

市属公园

17

2

越秀区

3

2

3

海珠区

5

6

4

荔湾区

4

6

5

天河区

6

6

6

白云区

6

6

7

黄埔区

7

6

8

花都区

5

6

9

番禺区

7

6

10

南沙区

6

6

11

从化区

4

10

12

增城区

5

14

合计

58

91

  (三)建设道路绿带

  实施高快速路和国省道绿带建设。依托高快速路、国省道,在道路两侧第一重山或1公里可视范围开展生态修复,推进道路绿带贯通和功能复合,往北连接白云国际机场、从化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往南连接广铁南站、南沙自贸区,往东连接中新知识城、科学城、增城高新区,形成辐射湾区、贯通城乡、四季缤纷的道路绿带格局。“十四五”期间,全市重点推进34条高快速路和国省道绿带建设。

“十四五”期间道路绿带建设项目表

序号

行政区

道路名称

数量(条/区段)

1

海珠区

南沙港快速、新光快速、华南快速二期、东南西环高速等

4

2

天河区

广河高速、广深高速、华南快速二期、华南快速三期、北环高速、广汕公路、S116(车陂路)等

7

3

白云区

京珠高速、大广高速、广河高速、华南快速三期、华南快速二期、广清高速、105国道(同泰路-太和)、同大路、空港大道(G106路口-白云五线)等

9

4

黄埔区

九龙大道、广汕公路、广河高速、广深高速、永顺大道等

5

5

花都区

大广高速、广清高速、G107、S381等

4

6

番禺区

东新高速、南沙港快速、京珠高速、G105(汉溪大道-钟韦路段)、G325(市良路大巷涌-龙湾平交段)等

5

7

南沙区

市南路、珠江大道、南沙港快速、天后路等

4

8

从化区

G105、京珠高速、大广高速、G105(太平-街口段)、G106从化段、G335(城郊-鳌头段)等

6

9

增城区

广河高速、广深高速、广汕公路、荔新公路、增正公路等

5

  (四)再创活力精品绿道

  持续完善绿道网络。结合碧道建设,重点贯通珠江西航道、珠江后航道、海珠环岛路、白云沿江大道、番禺市桥水道等沿线绿道,结合城市慢行系统优化,加强绿道对沿线公园、广场、历史文化等资源的衔接,构建高质量的绿色休闲游憩网络。“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绿道126公里。

  着力提升绿道品质。巩固绿道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升绿道绿化环境,完善服务设施配套,优化公共服务驿站,丰富多元化的游憩体验,推动绿道再现新活力。“十四五”期间,借力古驿道、碧道、公园绿地、城市慢行系统等项目建设,全市提升绿道1000公里。

  创新绿道运营管理模式。推动智慧绿道建设,鼓励植入自动贩卖、无人超市、直饮水装置等智慧化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绿道建设和管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引导居民享受生态自然、领略岭南风、体验慢生活。

“十四五”期间绿道品质升级项目意向表

序号

行政区

建设内容

新增绿道

(公里

改造提升绿道(公里

1

越秀区

建设沙河涌等绿道,推进东濠涌、二沙岛、东山湖、新河浦等绿道改造提升

4

17

2

海珠区

建设环岛路等绿道,推进广州大道南、石榴岗河、黄埔涌、海珠涌、康乐涌、赤沙涌、阅江路、滨江路等现状绿道改造提升

8

44

3

荔湾区

建设珠江南岸、广钢新城等绿道,推进大坦沙、大沙河、花地河等现状绿道改造提升

4

31

4

天河区

建设车陂涌等绿道,推进临江大道、广州大道北、猎德涌、天河公园、沙河涌等现状绿道改造提升

8

44

5

白云区

建设流溪河沿线、珠江西航道等绿道,推进石井河、白云湖等现状绿道改造提升

16

94

6

黄埔区

建设永和河、凤凰河等绿道,推进生物岛、乌涌、天鹿路、广汕公路、长洲岛、南岗河、文涌、开创大道等现状绿道改造提升

16

188

7

花都区

建设田美河、5号北部森林绿道、天马河等绿道,推进田美河、天马河等现状绿道改造提升

14

94

8

番禺区

建设沙湾水道、雁洲涌、三支香水道、沥滘水道等绿道,推进市桥水道、番禺大道、金山大道、利丰大道、砺江河、石清公路清流段、沙头街等现状绿道改造提升

16

123

9

南沙区

建设高沙河高新沙段、蕉门水道高新沙段、上横沥水道、下横沥水道、骝岗水道等绿道,推进东涌、环市大道等现状绿道改造提升

16

100

10

从化区

建设鸭洞河绿道,推进流溪河绿道改造提升

4

135

11

增城区

建设西福河、雅瑶河、永和河、兰溪河、派潭河等绿道,推进增江、荔湖等现状绿道改造提升

20

130

12

合计

126

1000

重点工程4 园林绿化品质升级工程

“十四五”期间,聚焦人民群众需求,优化绿色休闲空间,市区联动推进公园品质升级,建设健康活力公园;加快34条道路绿带建设;新增126公里绿道、改造升级1000公里绿道。

  公园品质升级:完善公园服务设施,建设公园缓跑径58公里,新建改建公园厕所91座。推进公园品质升级。

  道路绿带建设聚焦连通与品质提升,重点提升机场高速、京珠高速、广河高速等34条连通城市重点发展平台和重点区域的城外高快速路和国省道区段两侧林带建设,提升绿化品质。

绿道品质提升:依托碧道建设,重点贯通珠江西航道(白云段)、珠江后航道(海珠段)等滨水公共空间,有条件的地区分设骑行道、慢跑道、漫步道,丰富绿道游径形式。持续推进绿道品质提升,选取使用率高、关注度高的绿道,优化植物群落配置,优先选择地域性树种,合理组织夜游、夜跑、夜市等特色主题活动,增设文化休闲设施和餐饮、购物等商业设施,完善标识、照明系统等配套设施,擦亮广州绿道品牌。

  三、推进湿地保护建设与生态修复

  (一)申报国际重要湿地

  发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城央湿地的独特优势,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提升湿地综合展示功能,按照国际重要湿地认定的标准、程序,推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申报为国际重要湿地。

  (二)加强湿地生态修复

  开展湿地现状调查,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湿地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以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优先修复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的重要湿地,恢复湿地生态功能,打造健康的湿地系统。“十四五”期间,重点开展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和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加强近海岸生态修复和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

  (三)提升湿地公园品质

  推动生态区位重要或者生态系统功能明显的湿地公园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未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湿地公园打造成为湿地保护小区或郊野公园。在保护湿地环境的前提下,优化湿地公园植物群落结构,丰富生物多样性,提升湿地环境质量;完善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适当开展自然教育、生态旅游等活动,打造高品质、多样化服务的湿地公园。“十四五”期间,提升湿地自然公园3个。

  推动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为国际标杆性湿地公园。依托海珠湿地特有的垛基果林湿地资源,建设国际湿地馆和国家湿地自然教育中心。高标准推进海珠湿地品质提升,在保护都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增强海珠湿地活力,坚持疏密有度、错落有致的原则,精细规划设计湿地公园,加快环湿地林荫大道建设,打造百花园、百果园、百草园,形成“丰富多样、绚丽多彩、鸟语花香、水果满枝”的最美城市中央湿地。推进海珠湿地花景纳入广州市“花城看花”品牌建设。强化园区智慧管理,完善游憩设施、公共厕所、停车场等服务设施,联动打造临街、临湖产业带。

  (四)持续推进红树林保护与修复

  开展红树林资源调查和适宜恢复地核查工作,推进南部沿海防护片区红树林湿地纳入湿地保护总体规划。加强红树林保护管理,改善监测、宣教等基础设施和装备。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动态监测能力,及时掌握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环境质量等动态变化信息,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全过程跟踪评估,并建立红树林湿地资源数据档案。

  科学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在适宜恢复区域营造红树林,在退化区域实施抚育和提质改造,整体改善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十四五”期间,全市营造红树林43公顷,修复红树林160公顷。

重点工程5 湿地生态建设与修复工程

“十四五”期间,申报国际重要湿地、编制湿地保护总体规划、科学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推进水鸟生态廊道建设。

  申报国际重要湿地:推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申报为国际重要湿地。

编制湿地保护总体规划:推进广州市湿地资源本底调查;编制广州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

  湿地生态修复:开展湿地现状调查、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重点针对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和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

湿地公园品质提升:提升湿地自然公园3个,推动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为国际标杆性湿地公园。

  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在南沙区修复红树林160公顷,营造红树林43公顷。 


第六章 织牢生态安全保护底线

  一、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到2025年,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勘界立标,编制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初步建成具有广州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一)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建设的顶层设计

  1.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

  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资源整合优化,推进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生态保护空缺的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交叉重叠、归并优化相邻的自然保护地。全市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共74个。其中,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9764.52公顷;自然公园69个,面积102368.77公顷。自然公园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其中风景名胜区4个,面积21704.64公顷;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65个,面积80664.13公顷(自然保护地相关数据以批复为准)。

  2.健全自然保护地规划体系

  依据国家、省自然保护地规划和省、市国土空间规划,系统认知自然保护地内资源要素的结构、特征和价值,编制全市自然保护地规划,严格做好自然保护地规划管控,推动自然保护地保护与发展相统一。

  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组织编制各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划定区域,体现各自然保护地特色。

  (二)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机制

  1.合理设置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实行差别化管控

  构建广州市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管理体系,结合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队伍,理顺管理职能,做到一个保护地、一套机构、一块牌子。

  根据各类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合理分区,对全市自然保护地实行差别化管控。自然保护区按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行分区管控,自然公园原则上按一般控制区管理。除自然保护地有关法律法规允许的以外,原则上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为活动,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为活动。在自然保护地内实行建设项目负面清单管理。

  2.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

  按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及省有关规定,配合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照分级和属地相结合的方式对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每个自然保护地作为独立的登记单元,清晰界定区域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划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的边界,明确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种类、面积和权属性质,探索逐步落实自然保护地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代行主体与权利内容,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试行协议管理。

  3.开展勘界立标工作

  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结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及林地、湿地、海洋等专项调查成果建立矢量数据库,实现全市自然保护地一张图、一套数,加强与生态保护红线衔接,并纳入省、市林地“一张图”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根据勘界定标结果,对广州市5个自然保护区和69个自然公园重要地段、重要部位设立界桩和标识牌,明确广州市自然保护地界线。

  (三)提升自然保护地生态服务能力

  根据广州市各自然保护地现状,制定“一地一策”的修复管护方案,科学开展重要栖息地、废弃地等受损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

  利用高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加强野外保护站点、巡护路网、监测监控、应急救灾、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疫源疫病防控等保护管理设施建设,提升生态治理能力,推进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打造智慧自然保护地。

  推进自然保护地示范性建设,争取在科研监测、自然教育、生态旅游等方面建成若干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重点工程6 自然保护地工程

“十四五”期间,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勘界立标,完善专项规划和相关制度体系,初步建成具有广州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整合交叉重叠、归并优化相邻的自然保护地,落实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

健全自然保护地规划体系:组织编制全市自然保护地规划;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组织编制各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

合理设置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设立专职管理机构或由综合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确保每个自然保护地都有相应机构管理;在自然保护地内实行建设项目负面清单管理。

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配合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照分级和属地相结合的方式对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

开展勘界立标工作: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并建立矢量数据库;根据勘界结果,在广州市5个自然保护区和69个自然公园重要地段、重要部位设立界桩和标识牌。

自然保护地保护与恢复:科学开展生态系统修复,包括栖息地恢复、生境恢复等生态恢复以及野生生物种群恢复等,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

加强自然保护地管护:利用高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设施建设,推进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打造智慧自然保护地。

自然保护地示范建设:在科研监测、自然教育、生态旅游等方面建成若干示范基地,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一)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机制

  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监管联动机制和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推进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和监测,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及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外来物种管控,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信息系统,及时更新野生动植物资源状态。加强野生动植物行政执法,加大打击非法猎捕、收购、出售、运输、利用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行为力度。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科普、宣传、政策解读等活动。

  (二)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与资源恢复

  1.加强野生动物物种救护与繁育

  实施开展华南虎、白鹇等重点野生动物物种保护工程,建立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白鹇等重点野生动物物种精子银行及濒危野生动物种质资源库。大力推进广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建设,全面提高野生动物救助与保育水平。加强濒危物种种群复壮与野外重引入,开展华南虎、水獭等物种的野化训练与白鹇等动物野外放归工作。加强虎、长颈鹿、亚洲象等野生动物专用饲料研发,提高圈养野生动物的繁育率与健康率。

  2.开展水鸟生态廊道建设

  根据《珠三角地区水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0-2025年)》和《广州市水鸟生态廊道建设指引》,充分发挥广州在珠三角地区水鸟生态廊道的重要作用,围绕“一横、两纵、多支、多点”的空间布局,通过植物优化、生境营造、观鸟设施建设、科普宣教基础设施建设、科普教育活动宣传等措施,改善水鸟栖息生活环境,营造高品质观鸟体验,提升市民对水鸟保护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十四五”期间,重点开展廊道节点质量提升工程、栖息地生境修复工程、生态旅游建设工程、科普宣教建设工程、水鸟生态廊道监测工程等五大工程。打造11条水鸟生态廊道,营造17处水鸟生态廊道节点,建设自然教育基地(水鸟科普类)9处,建立水鸟监测样方14个。

  (三)开展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

  完善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网络,落实人员巡护值守,加强国家、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繁育(培育),强化野生动物养殖场、经营单位监督管理。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建立健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推进野生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研究,加快完成动物疫病快速诊断试剂盒和新型疫苗的研发。对犬瘟热、禽博尔纳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构建基因库,并开展疫病风险评估、疫情流行趋势预测等工作。

  (四)强化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持续开展全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建立健全种质资源信息库。结合区域实际,适当采用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等方式,对主要造林树种、重要乡土树种以及珍稀濒危树种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加强桫椤等重点野生植物物种的保护和野生水松、观光木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育、复壮工作。

  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华南植物园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积极推进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和长期科研基地建设,开展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兰花种质资源及优良林木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加快成果转化,推动选育出的优良树种(品种)及早应用到生产中。

  三、加强生态资源保护

  (一)推进林地和湿地保护管理

  1.推进湿地分级管理与名录管理

  继续推进湿地分级管理工作,根据生态区位、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程度,将湿地划分为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实行湿地名录管理制度,及时发布湿地名录,明确湿地的保护等级、类型、保护范围、保护方式和措施、以及管护责任单位和行政主管部门,推动全市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科学化、精细化。

  2.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

  强化林地用途管制,加强目标责任制考核。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继续实施国有天然林停伐和管护补助。严管天然林地占用,严格控制天然林地转为其他用途。对纳入保护重点区域的天然林,实行天然林差别化管控,除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的必要措施外,禁止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二)加强森林防火防控

  加强森林防火的网格化管理,建立与周边县市森林火险联合防控机制,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完善配备消防设施和装备器材,配备专业无人机、巡护应用终端,构建涵盖卫星遥感、视频监控、空中巡查和地面巡护的立体林火预警监测体系,实现火情早发现、早处置。定期开展森林防火应急培训,在有林区镇(街)、各级林场景区建设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森林消防半专业队伍。全面推进森林“防火码”工作落实,建立进山入林人员大数据,构建一套“人为火”管控体系。加强森林防火防控,减少森林灾害,降低森林生态系统碳泄漏。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丰富宣传形式,扩大宣传范围。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组织新兴媒体和传统手段相结合的多样化防火宣传。常态化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将森林防火进机关、社区、学校、企业、景区、林区、农户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加强重要节假日防火宣传。

  “十四五”期间,建设1个消防演练场,完成各个有林区、国有林场、森林公园等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实际情况,维护、更新或新建蓄水池、瞭望塔、生物防火林带、扑火通道等,提高防火效能。

  (三)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管理,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协调各部门、驻穗部队、广铁集团等统筹推进松材线虫病、薇甘菊联防联治。“十四五”期间年均防治松材线虫病4.2万公顷,薇甘菊0.4万公顷。

  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络,优化市、区、镇(街)三级预测预报网络,继续推进和完善3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建设和管理,完成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提升林业检疫政务服务,健全林业检疫行政许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全面加大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力度,着重做好松木及其制品的检疫执法,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输入输出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重点工程7 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保护工程

“十四五”期间,全市加强重点野生动植物及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有效实施森林防火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切实精准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森林生态资源安全。

  野生动植物保护:推进广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建设。

水鸟生态廊道建设:打造11条水鸟生态廊道,营造17处生态廊道节点,建设自然教育基地(水鸟科普类)9处,建立水鸟监测样方14个。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建立健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加强极小种群回归、保育及复壮工作,开展种质资源库或优良林木种质资源推广基地建设。

森林防火防控:完成大岭山林场、流溪河林场等国有林场以及帽峰山景区等森林公园防火基础建设工程,推进完成增城区、白云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设置“防火码”出入卡口;完成1个防火演练场建设。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年均完成防治松材线虫病4.2万公顷,薇甘菊0.4万公顷。

  

第七章 增强居民绿色获得感

  一、推进公园绿地均衡共享

  (一)加快提升绿地服务均衡性

  以实现公园绿地均衡共享为目标,推动新增公园绿地优先向现状绿地服务水平低、人口密度高、建设条件好的地区布局。推动有条件的防护绿地开展公园化改造,探索附属绿地开放利用。到2025年,全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85%。

  (二)高标准推动更新地区绿地建设

  保障城市更新地区独立占地的公园绿地规模与面积占比,实现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5%。居住用地绿地率应严格按照《广州市绿化条例》的要求执行。

  鼓励在重点发展平台、交通枢纽地区和高密度地区,探索建设屋顶花园,作为绿地的微补充,提升绿地服务水平。

  二、推进乡村绿化美化

  (一)增加乡村生态绿量

  以村庄周围、道路两侧、房前屋后为重点,积极开展乡村增绿行动,支撑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1+1+1”工程,每个行政村构筑至少一条特色林荫路、一个村级公园、一片乡村风水林。充分利用乡村边角地、空闲地、庭院地等,建设村级公园。鼓励通过见缝插绿、拆违建绿、拆墙透绿等方式,开展庭院绿化和立体绿化。加强增城、从化、花都、白云、黄埔、番禺、南沙等主要乡村道路两侧绿化改造提升。“十四五”期间,全市推进230条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工作。

  (二)提升乡村绿化品质

  坚持适地适树,积极推广使用良种壮苗,对河流、公路两侧绿化、环村林带等进行重点补植修护。鼓励乔灌花木合理配置,构建高水平乡村绿化体系,带动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提高地方特色树种的种植比例,推广养护成本低的树种植物,强化岭南乡土阔叶植物、观花植物、岭南佳果和岭南乡村文化的应用,营造乡村特色风貌。科学设置健身康体设施、智慧文化宣传设施,建设经济实用、历史文化内涵突出的乡村活动空间,打造有品位、有特色的乡村。

  (三)建设森林城镇和森林乡村

  引领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高要求、高标准巩固提升森林城镇建设,保护自然生态风貌,促进生态服务均等化,以点带面提高全市镇(街)绿化美化水平。加快森林乡村的评价认定工作,建设一批自然生态风貌保存完好、乡土田园特色突出、森林氛围浓郁、森林功能效益显著、涉林产业发展良好、人居环境整洁、保护管理有效的森林乡村。

  (四)打造绿美古树乡村

  全面维护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加强古树名木、风水林、珍贵树种保护,综合提升乡村自然风貌,凸显乡村特色。持续加强乡村古树名木保护,对广州市5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实施“一树一策”。打造一批绿美古树乡村,试点建设古树公园。“十四五”期间,依托增城、从化、黄埔等地区较为集中的古树资源,在温泉镇南平村、太平镇木棉村、派潭镇湾吓村、正果镇畲族村、荔城街道莲塘村等地区建设6处古树公园或古树园,根据古树公园建设规范要求,完善公园服务设施,弘扬古树文化,发挥古树保护、文化体验、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推进古树资源保护性利用。

“十四五”期间乡村绿化美化建设任务表

序号

行政区

村庄数量(条)

1

越秀区

2

海珠区

3

荔湾区

4

天河区

5

白云区

50

6

黄埔区

20

7

花都区

30

8

番禺区

30

9

南沙区

25

10

从化区

30

11

增城区

45

合计

230

  三、构建现代富民林业

  (一)稳步推进传统产业

  1.做优第一产业

  (1)发展花卉苗木产业

  以现状花卉产业为基础,优化花卉产业总体布局,打造花卉产业集群,搭建资源网络化花卉科研中心、构建国际化花卉种苗中心、建设岭南花卉园林应用展示中心、打造高效能花卉交易平台,加强白云、从化、增城、花都、番禺和南沙花卉生产基地建设,完善现代花卉产业交易体系,充分发挥花卉产业对花城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增强花卉经济效益。

  培育新优花卉品种、提升花卉生产技术,实现花卉生产专业化、设施化、规模化,提高花卉苗木产品品质,增强“穗花”市场竞争力。

  (2)优化商品林培育

  统筹优化全市商品林资源,合理布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和毛竹用材林,发展大径材培育,引导发展珍贵树种用材林,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商品林基地建设,促进规模化生产,加快推进低效林改造,持续优化林分结构。

  (3)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结合广州气候特征,因地制宜发展林业香料、森林药材、森林食品及森林景观利用等产业,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林农增收渠道,实现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十四五”期间,提升林下经济质量管理,培育认定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个。

  2.做强第二产业

  (1)发展花卉精深加工业

  依托花卉产业基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研发花卉系列食品、香精、艺术品等,提升产品附加值。实施高质量发展花卉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延伸花卉产业链,融合精深加工,实现花卉产业从单一种植销售向健康、食品、艺术品等纵深领域的拓展,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2)发展林木加工产业

  鼓励林木加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和落后产能,降低木质产品生产过程的碳排放,促进产业升级。支持林木加工产品自主创新力,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升级和多样化需求,实现林木加工产业增收。

  (二)重点发展新兴产业

  1.重点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高质量推进森林公园提升,针对中心城区、近郊和远郊不同区域的森林公园,差异化提升生态休闲、康养度假、科普教育等不同功能,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森林游憩体验。高标准开展石门、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林相改造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发挥国家级森林公园带动作用。优化森林公园森林质量,完善基础服务设施,联动打造森林旅游精品目的地。

  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林业产业基地等为依托,充分发挥森林生态公共服务功能,发展“森林+”的森林旅游新业态。打造森林旅游精品线路,拓展丰富多样的森林旅游产品,举办具有影响力的森林旅游节庆活动,打响森林旅游品牌,实现森林旅游从单一观光旅游模式向多种业态融合发展转变。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壮大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十四五”期间,优化提升25个森林自然公园,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石门国家森林公园。

  2.持续推进森林康养业态

  依托良好生态资源和区域文化特色,完善健康步道等森林慢行网络,加强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体验多样的康养产品,增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推进具有广州特色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石门、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条件,完善森林浴场、森林氧吧、森林步道等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将森林生态资源活化为生态产品。引导森林旅游从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旅游与森林康养、森林体验、自然教育、山地运动、生态露营等多业态并重的方向转变,形成森林康养业态与观光、度假、体育、研学等旅游业态的联动发展。“十四五”期间,申报1个国家森林体验基地,创建2个森林康养基地。

  3.全面开展全民自然教育

  秉承“开放、自愿、合作、共享、包容、服务”的理念,强化协调服务,积极开展自然教育工作。依托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科普场所等,积极建设自然教育基地、自然生态文化教育场所和自然教育径,加强自然教育人才培育,大力发展户外运动、拓展体验、科普文化等功能,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自然教育品牌,推动自然教育发展成为全民普惠性生态产品。“十四五”期间,建立9个自然教育基地和一批自然生态文化教育场所,定期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三)提升林业产业服务能力

  1.培育林业经营主体

  加大林业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深化林业专业合作社创建和规范化建设,规范家庭林场经营管理,培育和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产业化运作模式,带动林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林农增收。“十四五”期间,组建广州市园林花卉集团,带动广州花卉产业发展。

  2.加强林产品品牌建设

  完善林业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促进林产品优质优价,打造林产品优质品牌、著名品牌。支持林业企业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发挥品牌效应,扩大林业品牌影响力。

  3.拓宽林业融资渠道

  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建设,破解资金不足的难题。开展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拓宽生态公益林经营主体融资渠道,支持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实现生态公益林100%参保,推进林业产业与保险合作,切实提高林业产业抗风险能力。

  4.构建生态产业“链长制”

  建立生态产业“链长制”,统筹推进产业链的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生态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工作,加快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完善广州市生态产业体系。

  5.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途径

  鼓励通过碳交易、碳普惠等市场化方式,促进林业碳汇发展。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真正实现“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

  6.加强林产品质量监管

  从监管、检测、监测和追溯出发,建立健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林业质检机构、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绿色生态产品。结合绿色产品评价的客观要求,着力推进森林认证标准在木制家具、纸和纸制品企业的应用与实践。

重点工程8 绿色惠民富民工程

“十四五”期间,推进公园绿地均衡共享,加快乡村绿化美化,开展全民自然教育,满足公众对体验自然、感知自然的需求;大力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多种方式并举提升林业产业服务能力,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显著提高林业产业质量效益。

  公园绿地建设:高标准推动更新地区绿地建设,推动附属绿地和防护绿地公园化改造,提高公园绿地规模。

乡村美化美化:落实省相关要求,推进230条乡村绿化美化建设。

森林公园提升建设:优化提升25个森林自然公园森林质量,建设森林步道,强化基础服务设施(重点推进石门、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林相改造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推进森林康养工作:申报1个国家森林体验基地、创建2个森林康养示范基地。

开展自然教育工作:建立9个自然教育基地和一批自然生态文化教育场所,定期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提升林产品市场服务能力:通过培育林业经营主体、加强林产品品牌建设、拓宽林业融资渠道、构建花卉产业“链长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加强林产品质量监管,提升林产品市场服务能力。


第八章 筑牢湾区生态安全格局

  充分发挥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作用,引领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品质提升,筑牢湾区生态安全格局,形成区域一体的绿色生态体系,建设与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美丽宜居环境。

  一、携领优化湾区生态网络

  (一)建设山体森林生态屏障

  从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着眼,统筹构建山脉相连的森林生态体系,共同维育大湾区北部连绵山体森林生态屏障。“十四五”期间,重点加强从化、增城东北部、花都北部与惠州南昆山、罗浮山等地区的协同保护建设,共同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建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生态屏障作用。

  (二)构筑沿海生态防护带

  协同建设粤港澳珠江口湿地保护圈。“十四五”期间,推进推进番禺、南沙红树林湿地恢复和沿海防护屏障带建设,共同开展海域、海岸带生态环境修复和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三)协调建设区域绿色廊道

  重点协调推进与佛山、清远、惠州等周边城市相连通的区域绿道和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完善区域绿色廊道。协同保护跨界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自然河岸植被带。加强交界地区绿化的协调、融合与优化。

  二、深化湾区生态绿化城市合作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绿化城市联盟,建立、健全大湾区城市群在生态绿化规划、建设、管理、科技等领域的沟通交流机制,围绕大湾区森林生态体系、园林绿化体系、生态休闲体系、生态资源保护体系、城市绿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创新发展合作机制,促进大湾区生态建设的共建、共享。

  (一)构建一体的森林生态体系

  加强城乡绿化建设与保护发展规划对接,开展城市群城乡绿化体系建设与保护重大问题研究,构建城市群组团绿化隔离带和城际森林隔离区。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对接,推进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共建共享,实现湿地、红树林、鸟类资源的监测、保护、管理信息互通,促进水鸟及其栖息地保护。

  (二)构建联动的园林绿化体系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花事活动合作与交流,联合举办区域性园林园艺博览会、国际花展,提升大湾区花事活动的规模、层次和影响力。加强绿化苗木生产经营的合作与交流,做大做强大湾区传统绿化苗木和花卉产业。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标准的合作与交流,探索建立统一的符合大湾区城市绿化建设的技术标准体系和行业规范。加强自然科普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大湾区自然教育的各类科普资源,搭建平台,联合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三)构建共享的生态休闲体系

  联合推动森林旅游业发展,因地制宜开展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性开发,联合打造森林旅游精品线路,联合组织开展森林旅游招商会和推介会,探索森林旅游景点实行套餐式经营和惠民便民的办法。联合推动绿道、森林步道休闲游憩业发展,加强绿道、森林步道连通和对接,打造绿道精品,形成区域休闲游憩网络体系。

  (四)构建互助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开展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联防联控,建立联防联控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建立监测站点,统一监测技术和标准。建立区域性森林防火互助机制,加强大湾区森林消防队伍和装备的建设与互动,加强森林火险预警信息的交流。建立区域性野生动植物保护互助机制,联合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打击区域违法经营野生动植物行为,协同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科普宣传教育。建立区域性林地林木资源保护互助机制。

  (五)构建合作的城市绿化科技支撑体系

  加强城市绿化科技交流与合作,联合开展大湾区城市绿化重大项目的科学研究,加强科技交流合作和成果共享,加强城市绿化新优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的合作。开展大湾区野生动物的合作交流。建立大湾区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监测网络体系。协同开展树木保护管理的技术研究及技术标准制定。以树木保护管理、树木健康评估、古树名木和大树树龄鉴定、立地环境评价与树木改良保护技术服务体系为基础,协同开展合作研究,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

  

第九章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全面推行林长制

  总结增城区试点经验,积极发挥森林资源在应对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关键作用,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求,将全市自然保护地、森林、湿地、公园、绿化等资源,按属地管理原则全部纳入林长制体系,全面推行林长制。

  (一)设立林长制组织体系

  全面建立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林长体系,明确各级林长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林长制体系,压实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林业园林资源目标责任。“十四五”期末,全面建成配套制度完备、运行机制顺畅的林长制组织体系。

  (二)建立健全林长制工作机制

  落实各级林长辖区内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推动制度建设,完善责任机制。建立林长会议、巡林护绿、信息公开、部门协作等制度,协调解决责任区域林业园林资源保护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理顺执法体制,加强执法监督和指导,拓宽监督渠道。制定林长制考核办法及问责机制,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立林长制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相关单位作用,协同落实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加强组织协调,抓好工作落实,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对标国际先进城市,聚焦打造花城品牌所需的核心技术,建设以科技为核心的一体化研发产业示范体系,扎实推进园林科技创新及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和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在城市绿色发展中的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

  (一)推进科技研究平台建设

  建设广州市绿色生态科技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带动中央、省直驻穗科研单位,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绿色生态产业技术创新高地。

  整合现有资源,强化与科研单位、高校合作,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为主体,组建广州绿色生态创新研究院,支撑广州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多渠道组织开展绿色生态科技攻关项目的立项实施,积极推进国家(林木、园林花卉)种质资源库、花卉基因组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城市林业长期科研基地等平台的建设。推进广州动物园野外研究基地建设,加强动物园与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之间的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和科普联动。

  开展广东广州国家城市林业科技示范园“一核一区”升级工程,打造城市林业技术创新示范核心区和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创新示范区。优化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生物安全P2实验室等平台,为科技攻关提供平台支撑。

  (二)加强关键技术科研攻关

  1.生态规划设计和工程技术

  围绕生态绿碳、湿地和城市森林等领域持续开展基础科研工作。充分应用科研成果开展生态工程规划设计和工程技术研发,包括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设计与应用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花卉应用技术、湿地植物景观构建技术、城市森林增汇工程设计与营建技术、自然伴侣家园规划设计与建设技术、困难立地生态修复技术、岭南园林传承与创新、立体绿化建设技术及其配套产品的研发等。

  2.花城品牌植物种质开发与应用技术

  创建花卉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蛋白组等多组学研究平台,开展花卉资源评价、种质鉴定、性状遗传、种质创新、高效精准育种技术、功能基因挖掘利用等研究,解析花卉重要性状遗传调控分子机理,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花卉新品种,突破花卉种质资源创新与技术瓶颈。

  面向全球开展花卉资源调查与引种工作,持续收集保存适应广州气候的新优植物,建立世界花卉植物基因库;开展种苗繁育与标准化栽培生产技术研发,构建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建立种苗中心和现代化、标准化示范苗圃;通过工程示范、编制技术指引等方式加强新优花卉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推广。

  3.绿地生态安全保障技术

  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动态变化、生物学特性、成灾机理,构建高效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开展天敌资源评价、种质筛选、控害分子机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研制新型天敌产品,构建生物防治技术体系;开展树木健康与安全性评估、古树衰弱诊断以及衰弱树木抢救复壮研究,构建树木保护技术体系;开展绿地土壤修复改良、绿色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人工基质、困难立地成因演变和恢复机制、生态恢复策略和途径、植被恢复与重建工程建设问题,为城市生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撑体系。

  4.“互联网+”智慧绿化技术

  抓住新基建和智慧城市发展契机,促进物联网、5G通讯和北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慧绿化”建设深度融合,强化智慧灯杆、人工智能、5G、AR/VR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建立城市绿地生态大数据智慧云平台,深化绿化行业互联网应用。以自动连续观测仪器为基础,辅以远程运营监管系统,建设标准化全自动生态观测站网,开展城市绿地宜居环境监测,为城市绿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及评估手段,并为公众提供城市公园宜居指数,引导居民健康游。

  (三)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引导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科技社团等进行多点突破,推进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推进新优苗木中试示范基地标准化建设,系统开展产业化示范种植,结合生态规划设计、技术指引编制和广州花园建设、海珠湿地升级等项目实施,强化科技成果集成展示效果,助力绿色生态科技推广。

  加大科普基地建设力度,培育特色科普品牌,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结合融媒体理念,合理高效运用互联网技术,集中展示绿色生态科技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开辟“互联网+”科技推广服务新途径,拓展科技成果宣传和展示新阵地。以实用技术为主,创新培训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行业培养和输送高技能工匠型人才。

  “十四五”期间,建设1个林业科技示范基地,新建4个林业科普基地。

  三、创新智慧绿化管理

  在广州市数字绿化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网络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为目标,构建集城市绿化立体感知、管理协同、决策智能、民生服务及综合管理为一体的城市绿化智慧化管理体系(简称“智慧绿化”),全方位提升广州市城市绿化建设、管养、监督和服务水平,推动绿化事业更加健康、高效的发展。

  (一)构建城市绿化智慧物联感知平台

  1.完善林业园林物联感知信息基础

  推进现有视频监控设备更新和补点、无人机采集设备升级、生态环境监测站点补充和接入等举措,逐步完善物联感知信息采集的全覆盖、全整合、全更新。开展视频图像智能化分析系统建设,利用视频分析、图像分析、感知数据分析、人流监测、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对采集数据结构化和预处理,快速为业务应用提供有效的监测数据。“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市局视频监控点布点及更新、广州市流花湖公园、广州市儿童公园、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等公园景区管理视频监控补点及升级更新。

  2.加强物联监测资源的统筹联动

  整合林业园林视频监控、无人机管理平台、卫星监测等物联感知信息采集应用,结合市级单位共享的监测数据,实现林业园林物联感知数据整体采集、统一汇集、统筹管理。整合现有绿化生态效益监测评估系统,开展广州生态绿碳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开发物联数据预处理和分析应用,对森林碳储量、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园林应急事件、安全隐患事件等各类业务进行监测分析、预警,并联动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同步沟通和处理,实现多元化协作的应急处置。

  (二)深化林业园林大数据中心及分析体系建设

  1.完善林业园林大数据资源

  以数字绿化平台的数据资源体系为基础,对林业园林各业务领域、各类型管理对象、综合服务等数据资源进行扩充和数据分库储存,实现资源的查询、检索以及共享利用,进一步提升林业园林大数据的准确性。

  2.建立林业园林数据分析体系

  为提高数据分析结果的实时性,整合离线分析、实时分析、人工智能等多种数据分析,构建融合处理机制,建立数据分析支撑环境和工具,开展林业园林产品市场动态监测和分析、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分析、生态效益监测评估等分析模型实施项目;探索在林业和园林种苗培育、无公害防治、森林防火、森林监测以及森林旅游等方面的技术支撑。

  (三)提升林业园林智慧共享服务水平

  1.优化政务管理服务体系

  结合广州市“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工作要求,全面升级和更新综合业务信息化体系,整合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务媒体,并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体系下的已有系统进行适应性改造,进一步完善审批、综合办公管理、执法、信用、林长制等综合管理应用建设,提高林业园林信息化系统面向政府的应用水平,深化园林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应用,增强园林行业服务质效。

  2.推进生态园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以园林人文、智慧服务为引领,着力打造生态园林020(Online to Offline)公共服务体系。通过优化和扩充各园林网站系统及其服务入口,整合现有旅游信息、线路攻略、网上体验、票务服务等各园区信息和服务,探索三维街景、CIM、仿真场景、全景影像、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应用,搭建生态园林在线服务平台,展示广州林业园林资源及生态园林文化品牌。重点探索智慧公园建设,打造移动端的智慧化服务,通过“一微一端”(微信和“穗好办”APP)媒体渠道,结合各园林线下服务及相关终端设备,打造集线上预约、票务管理、停车管理、导游导览服务、AR视频+全景互动服务、扫描智能识别及知识库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园林O2O服务管理平台。

  3.建设智慧林业公共服务平台

  依托大型电商平台、网络自媒体、门户网站等,建成一流的林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林农、涉林企业和广大社会用户,提供最权威、最全面的林业专业知识、政策信息及电子商务服务,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林业智慧商务新模式。深化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开展信息化场所的建设,如林业数字图书馆、体验馆等,创新生态文化业态和生态文化传播方式,提高公众对林业的认识。

  (四)完善智慧绿化支撑体系建设

  1.完善基础设施云建设

  依托市电子政务云,搭建智慧绿化专有云,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整合和统一管理,对软硬件资源进行集约化建设,建立智慧绿化统一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池,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安管等各类基础设施资源,形成一体集约、共享共用的“绿化云”。

  2.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结合基础设施云建设,做好物理环境、网络通信、设备和计算、应用和数据的安全技术保障,配套安全基础设施,制定安全规章和策略,健全安全管理机制,从安全管理、安全防御、安全运维三个维度构建信息安全体系,为业务系统提供安全的运行环境。

  3.加强标准规范建设和推广

  收集整理已有标准规范及相关文件,结合“智慧绿化”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求,补充建设必要的标准规范,建立标准规范和指导文件库;完善信息管理的内部制度建设,规范项目建设管理、运维管理。依据同步建设、持续推广的原则,通过逐年分批次的标准规范补充和行业内部管理推广,形成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

重点工程9 林业园林智慧创新工程

“十四五”期间,强化林业园林科技创新驱动,加强关键技术突破创新,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夯实感知信息基础,推进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建设,强化信息系统建设,提升智慧共享服务,推动林业园林信息化向资源共享、网络融合、智能决策方向发展。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新优花木种苗研发中心、广州动物园野外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建设;完成广东广州国家城市林业科技示范园“一核一区”改造工程;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生物安全P2实验室等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开展生态规划设计和工程、花城品牌植物种质开发与应用、绿地生态安全保障、“互联网+”智慧绿化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

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开展新优苗木中试示范基地标准化建设;建设1个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建立4个林业科普基地。

构建城市绿化智慧物联感知平台:完善林业园林物联感知信息基础设备与技术;开发林业园林安全应急物联数据预处理和分析应用。

林业园林大数据中心及分析体系建设:实施数据统一清洗、分布式存储,定期更新;建立数据分析支撑环境和工具,构建分析模型。

智慧绿化服务能力提升建设:优化政务管理服务体系;搭建生态园林公共服务体系,开展智慧公园建设;建设智慧林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林业数字图书馆、体验馆等信息化场所。

“智慧绿化”支撑体系建设:建立“智慧绿化”统一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池,搭建“智慧绿化”专有云;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及标准规范建设。

  四、推进绿地建设管理精细化

  (一)加强公园与绿地分级管理

  持续开展公园分类分级评定和公园名录更新完善工作,加强公园服务项目效能监管。探索绿地等级管理机制,完善绿地等级评定办法,扩大评定范围,逐步将公园绿地以外的各类绿地纳入等级评定范畴,为建立绿地养护管理经费投入机制奠定基础。

  (二)加强绿地养护与工程建设监管

  进一步落实绿化巡查机制,开展绿化树木隐患排查,增强绿化应急抢险能力。加强绿地种植土壤的筛选与改良,改善绿地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对绿化进行适时、稳定、科学的养护管理,创造植物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提升区管绿化养护标准,保障养护资金稳定,加大养护管理人员专业培训。

  完善林业园林工程建设规范,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推广应用绿化养护监管网络,实现养护管理监督网络化覆盖、智能化应用、精细化管理。健全完善考评制度,进一步加大各区政府对本辖区内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监管、指导、协调、服务力度,充分发挥镇(街)在绿地管理中的作用。

  五、深化改革和机制创新

  (一)推进自然保护地改革

  “十四五”时期,自然保护地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以保护自然、服务人民、永续发展为目标,建立自然保护地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新体制,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法规体系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使国家生态重要区域和典型自然生态空间得到系统保护,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生态根基。

  (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完善森林、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拓展林业生态效益补偿、碳普惠等生态扶贫途径。加强生态公益林经济补偿资金监管,完善广州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方案(2021-2025年);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制度,落实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实行分级分类的差异化、多元化补偿制度和动态补偿机制。探索生态赎买制度和生态价值核算制度,实现重要生态资源的多元化保护,配合推进生态系统价值向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使生态补偿机制有“数”可依。

  (三)规范林地林木流转交易

  稳步推进各涉林区的集体林地林木规范流转工作,积极推动林业资源要素通过农村集体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公开交易,进一步规范林木流转市场运行行为,切实规范集体林地林木流转范围、交易方式和流转程序。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民营林场、造林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林地林木流转。创新林木流转交易监管方式,依法维护林地经营者合法权益。

  六、加强法治建设

  (一)健全林业园林法规体系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新形势新要求,适时提出林业园林地方性法规修订或制定建议,推动林业园林地方性法规立法,相应修改或制定法规配套制度,进一步健全林业园林法规体系,规范和完善林业园林管理。

  (二)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妥善化解行政争议。进一步规范林业执法行为,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城乡绿化的违法犯罪行为。推进行政执法“两平台”应用,落实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查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切实加强对基层执法的指导和监督。

  (三)开展林业园林宣传普法

  坚持谁执法、谁普法,深入开展执法培训和普法宣传活动,普及林业园林法律法规知识,夯实依法治林护绿基础,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营造保护森林资源和城乡绿化的良好法治环境。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为统筹协调林业和园林绿化建设中涉及的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等问题,对本次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环境效益分析

  (一)大气环境影响

  绿色植物对污染物具有阻挡、吸收、滞留、过滤的作用,可净化空气质量。根据科学数据测定,每公顷处在生长季节的阔叶林每天可吸收1000千克二氧化碳和生产750千克氧气,供1000人呼吸所需;每公顷公园绿地每天能吸收900千克二氧化碳并生产600千克氧气。此外还能吸收空气中的硫化物、氮化物、卤素等有害物质以及粉尘等,对减少大气降尘和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效果显著。

  规划期内推进林业生态修复,加强天然林、生态公益林、高质量水源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保护,并增加园林绿化,引风入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促进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改善。

  (二)水环境影响

  林地和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净化水质等作用,可有效改善城市水环境。据研究,森林通过树冠截流降水,可减少地表径流的60%,每公顷森林的枯落物可持水40-160吨,森林土壤贮水量1000-4000吨。广州现状按照年平均降雨量按2000毫米、绿地地表径流系数0.15计算,平均每年每公顷绿地可吸纳1.7万立方米水,水源涵养潜力巨大。

  通过林地和绿地中的植物根部吸收以及松软的地表使大部分降水下渗,不仅能够涵养水源,调节和补充城市的地下水位,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雨季中洪水的流量,提高河川中径流的平衡程度。此外,树木和植被的根系可以大量滞留有害金属,吸收地表污物,减少水中细菌含量。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雨污水也有显著作用。

  规划期内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推进各级公园新增改造,不断提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等指标,能够一定程度起到净化水源的作用。

  (三)生物多样性影响

  规划期内借助华南植物园等条件以及技术优势,开展多样性保护。通过开发利用乡土植物,适度引进外域特色植物,扩大多样性物种种群,营造生物多样性高的复层群落结构,形成具有地域性植被特征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提升全市生物多样性。

  (四)自然生态影响

  规划实施后林业园林建设与发展,将大大提升广州生态环境质量,规划到2025年,林地湿地质量与效益实现精准提升,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碳汇效益明显提升。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从71.9立方米/公顷增长到74立方米/公顷,公益林占林地面积比例维持在63%左右。园林绿化品质持续优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45.5%提升至46.0%。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得到加强,生态格局向有利方向发展。

  二、不良环境影响及可控性分析

  不良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机械使用、汽车运输、材料堆放与加工,以及对林业园林植物后期管养过程中喷洒药品、施用化肥等活动,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等产生的影响。

  规划已充分考虑到林业园林工程建设和管养过程中可能伴生的环境问题,规划期内开展扬尘污染综合整治,施工现场应当设置连续封闭的围挡,出入口应设置车辆冲洗台,并设置排水沟、污水沉淀池,配备高压冲洗装置。施工现场主要通道、出入口、操作场地应当实施硬化处理,确保施工现场及周边责任范围内不得积尘、积泥。作业垃圾应当及时清理,采取封闭运输。

  同时为减少化学农药在林业园林绿化管养过程中的使用,采取控释肥、缓释肥等科技肥料以及低毒病虫害药品,运用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植物检疫等方法,防治植物虫害。

  三、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本规划以《广东省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20-2035)》等为编制依据,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精品工程对上述规划在林业园林发展方面的衔接落实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规划通过构建绿色生态网络,提升国土绿化质量、打造花城风貌、加强绿色惠民服务、提升现代治理能力等措施推进广州林业园林高质量发展。总体符合国家、省、市环境保护相关政策、规划和区划,从环境的角度而言是合理且适宜的,具有正面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林业和园林相关工程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难免对城市大气环境、水环境等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产生噪声、振动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但通过加强林业园林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沟通,严格执行消除环境影响的各项措施,可缓解和消除这种不利影响。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措施

  一、强化林长制统筹与任务落实

  以林长制为抓手,统筹推进林业园林绿化工作,强化责任落实,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国土绿化和森林资源生态修复、森林资源监测监管和有害生物防控、森林防灭火、森林资源领域改革、城乡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基层基础建设以及治林护绿水平提升等重点工作推进力度。全面落实林长制改革创新,注重配套制度建设,在任务引导、项目支持、资金投入、舆论宣传、督促检查等方面形成合力,有序高效推进林业园林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二、加强部门协同与规划协调

  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加强林业园林与发展改革、规划资源、住房建设、水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文化、体育等多部门联动,共同推进国土绿化建设。建立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森林公园规划等相关规划,与市级和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协调衔接机制,探索生态地区建设用地指标管理模式,保障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必要的服务设施建设。

  三、强化规划权威与监督实施

  市林业和园林发展“十四五”规划作为统筹全市林业和园林下一个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市林业和园林相关专项规划以及区林业和园林发展规划需要与之衔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林长制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和森林防火、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考核。基于全市绿地发展目标,完善公园与绿地建设任务分解与监督考核机制。组织开展规划评估,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并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完善。

  四、创新资金投入与运营管理

  拓展多元投资渠道,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参与林业园林建设事业。对于公益性项目,以财政投资为主,并按照城市建设维护市、区分工要求,由市、区统筹安排建设维护资金。对于具备经营开发价值的文化设施、停车设施、收费公园等准经营性、经营性项目,可通过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特许经营等方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形成社会资本长期多元投入机制。同时鼓励通过认种认养、捐赠、“土地出让+配建”、城市更新改造等形式,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林业园林建设。

  五、加强人才培养与行业管理

  进一步充实林业园林专业科技、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人才,通过统一面授培训、网络继续教育、现场典型示范等方式不断提升林业园林人才队伍素质。

  对垂直管理的林业站或其他基层林业机构,侧重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和队伍能力建设,对已下放乡镇管理或综合设置的林业站或其他基层林业机构,侧重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和行业行风管理工作。

  六、加强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

  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凝聚社会共识,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科学决策机制,及时公开规划实施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及网络、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依托自然保护区和各类公园,结合植树节、世界地球日、国际森林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宣传活动,开展林业园林科普教育和生态建设成果宣传。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创新义务植树方式方法,实行线上线下结合,创新开展绿化基金项目、网络植树等活动。推广阳台花园、屋顶花园,调动居民参与活力花园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附表

广州市林业园林“十四五”期间重点工程任务一览表

工程名称

单位

合计

越秀

海珠

荔湾

天河

白云

黄埔

花都

番禺

南沙

从化

增城

空港

市属

岭南园林高地工程

珠江沿岸都市景观带

持续推进洲头咀公园提升工程、磨碟沙公园改造工程、二沙岛传祺公园及周边美化工程、临江大道东延线沿江绿化工程等项目,推进珠江黄埔航道、平洲水道、双岗涌、黄埔涌滨水绿带建设

广州花园建设

完成广州花园锣鼓坑片区建设,提升改造云台花园片区,推进花桥片区及前置区立项实施

白云山还绿于民

完成白云山麓湖越秀山连通工程节点提升工程(云道二期),加快云山南路集散广场建设,推进16个门岗及周边整治工程

城市生态翠环示范建设

启动城市生态翠环建设,结合碧道建设提升绿道品质,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沿线公园服务品质提升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生态公益林

完成公益林落界,编制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规划

高质量水源林

建设高质量水源林14000公顷

大径材培育

以国有林场为主,带动林业企业、林业合作社等成为大径材基地建设主体。建设大径材基地,培育优质大径材资源

多彩森林

完成多彩森林营建,打造“常年见绿、应时现花、四季出彩”的多彩森林

城乡公园

体系工程

自然公园建设

9

1

2

1

3

1

1

郊野公园建设

6

1

2

3

城市公园新增

14

2

1

1

4

1

1

4

社区公园新增

55

1

2

2

3

9

7

5

8

10

3

5

口袋公园新增

300

23

26

32

17

41

26

27

40

26

13

29

园林绿化品质升级工程

缓跑径建设

公里

58

3

5

4

6

6

7

5

7

6

4

5

公园厕所新建改建(2021-2023年)

91

2

6

6

6

6

6

6

6

6

6

14

17

绿带建设

(2021年)

34

4

7

8

5

5

5

4

6

5

绿道新增

公里

126

4

8

4

8

16

16

14

16

16

4

20

绿道提升

公里

1000

17

44

31

44

94

188

94

123

100

135

130

立体绿化

万平方米

20

1

2

1

2.5

2.5

2.5

2

2.5

1.5

0.5

2

湿地生态建设与修复工程

湿地自然公园提升

3

1

1

1

红树林营建

公顷

43

43

红树林修复

公顷

160

160

自然保护地工程

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

根据勘界结果,在广州市自然保护地重要地段、重要部位设立界桩和标识牌

自然保护地示范建设

9

1

1

1

1

1

1

1

1

1

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保护工程

野生动植物保护

推进广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建设

水鸟生态廊道

打造11条水鸟生态廊道,营造17处生态廊道节点,建设自然教育基地(水鸟科普类)9处,建立水鸟监测样方14个。

森林防火防控

完成大岭山林场、流溪河林场等国有林场以及帽峰山景区等森林公园防火基础建设工程,推进完成增城区、白云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1个防火演练场建设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2021-2025年年均完成防治松材线虫病4.2万公顷,薇甘菊0.4万公顷

绿色惠民

富民工程

乡村绿化美化建设

230

50

20

30

30

25

30

45

森林自然公园提升

25

3

2

4

2

2

1

3

3

5

林业园林智慧创新工程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完成广东广州国家城市林业科技示范园“一核一区”改造工程;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生物安全P2实验室等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林业科普基地建设

建设1个林业科技示范基地,建立4个林业科普基地

智慧绿化管理建设

构建城市绿化智慧物联感知平台;建设林业园林大数据中心及分析体系建设;搭建生态园林公共服务体系,开展智慧公园建设;搭建“智慧绿化”支撑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