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档时间:2022年05月01日
高亭宇破旗手“魔咒”
北京时间
打破“魔咒”!高亭宇成中国奥运代表团首位在当届奥运会上夺冠的旗手。
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比赛中“高速”夺冠。
2月12日晚上,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项目在这里展开激烈争夺,24岁的中国队选手高亭宇以34.32秒的成绩打破冬奥会纪录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男选手在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上的第一枚金牌。
时隔四年奖牌“换”了颜色
“冰丝带”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与“鸟巢”“水立方”共同组成“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冰丝带”是冬奥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速滑场馆,最大特点就是绿色、低碳、节能、环保,这里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共产生14枚金牌,是冬奥会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场馆。
总共15组共30名选手参加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比赛,采用一枪定胜负的赛制,高亭宇在第7组出场,结果滑出了新的奥运会纪录,一举攀上排名榜首位,随着15组选手全部出场,高亭宇将这枚金牌收入囊中。
赛后,高亭宇身披国旗绕场一周,这位慢性子的黑龙江小伙激动得仰天长啸,让观众感受到“中国火箭”的威力。颁奖礼上,高亭宇更是效仿当年刘翔奥运夺金的经典动作,一跃而上,“飞”上领奖台。
颁奖礼上,高亭宇效仿当年刘翔奥运夺金的经典动作,跃上领奖台。
在历届冬奥会历史上,中国选手仅有张虹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获得过一枚速度滑冰金牌。2018年平昌冬奥会,同样是高亭宇,收获了男子500米铜牌,这也是中国男选手在速度滑冰项目上的第一枚奖牌。四年前,高亭宇曾说:“希望给奖牌换换颜色。”这次,他做到了!
备战秘诀是睡觉听歌
自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第一次亮相冬奥会以来,中国代表团在12次冬奥会上收获17枚金牌,但此前从来没有一位旗手在当届奥运会上获得过金牌,此番高亭宇创造了历史。同时,高亭宇还是中国代表团参加的22届奥运会中(包括夏季奥运会),中国军团开幕式旗手夺金的中国运动员第一人。
高亭宇打破了中国奥运代表团旗手过去无法在当届奥运夺冠的“魔咒”。
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开幕式旗手之一,高亭宇参加比赛是否承受着巨大压力呢?他的妈妈甚至不敢看直播。
高亭宇赛后揭秘,“当旗手没有压力,希望带领中国军团旗开得胜,之前我们已经有金牌进账了,这不我也拿到一枚嘛。”
有趣的是,这位被誉为“中国火箭”的24岁黑龙江伊春小伙,只有在赛道上才是“火箭”。和赛场上的急先锋形象相比,现实生活中的高亭宇却是个性格反差极大的慢性子。
“小时候第一次滑冰,就爱上了这种在冰面上自由自在的感觉,特别神奇又特别享受其中。”高亭宇说:“我的性格比较慢,喜欢滑冰是因为喜欢它的速度感,滑完耳边风声呼呼的,非常刺激。”
这个慢性子的备战“秘诀”就是睡觉。业余时间,高亭宇几乎都交给了睡眠,最长的一天能睡17个小时。他说:“之所以爱睡觉,是因为身体非常疲惫,充分休息才能更快恢复。”为了保证睡眠质量,他走到哪里都必须带上自己的乳胶枕头,熟悉的感觉可以防止失眠落枕。“最近还失眠,每天才睡八九个小时。”高亭宇说。
除此之外,高亭宇的解压方法就是磨冰刀的时候放音乐,一般听歌就听周杰伦的歌。他透露,“这次赛前,我听到场内播放起偶像周杰伦的歌,一下子就放松了。”而为了给儿子加油,高亭宇妈妈在赛前还专门录制了一首改编版的《听妈妈的话》给儿子加油鼓劲。
不破纪录 不好意思拿冠军
在过去几天的比赛中,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每场都会出现破纪录的成绩,这里也被誉为世界上“最快的赛道”。
对于破奥运纪录的感受,高亭宇说:“比赛前就想过打破奥运纪录,拿冠军,这场地不破奥运纪录好意思拿冠军吗?但成绩出来后没有那么兴奋,因为比预想的速度慢了点,可能和腿伤有关。”
有外媒记者问高亭宇,是不是很早就来到冰丝带进行训练,对这条赛道比较熟悉?
高亭宇说,并不是这样,自己是在赛前一周才到冰丝带,这里非常漂亮,有利于出好成绩。
赛后,中国第一位速度滑冰冬奥会金牌获得者张虹一直陪伴着高亭宇,在混采区她还和师弟进行了互动,她开玩笑逗高亭宇“把冰墩墩给我吧”,被师弟婉言谢绝了,看得出来,高亭宇很喜欢,有点不舍得送人。
高亭宇说,这是中国男子第一枚速滑金牌,开了口子就收不住,希望再多拿几枚金牌,“这个项目就像夏季奥运会的田径大项,总共有14枚金牌,中国男队的实力还是相对薄弱的,还需要继续努力。”
高亭宇透露,冬奥会结束先把身体养好,自己年龄大了,伤病很多,恢复得特别慢。
“冬奥会比赛谁输谁赢都很正常,这次是我们赢,赛道上肯定是真刀真枪地干,谁也不让,虽然是在我们家门口比赛。”高亭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