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4日,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举行。根据会上通报的最新安排:自9月5日起,海珠区除中高风险地区外的中小学阶段学校、幼儿园有序恢复线下教学。此前因受疫情影响,广州海珠区中小学阶段学校、幼儿园于8月31日起暂停返校及线下教学。
记者了解到,自8月30日以来,海珠区教育系统共派出47人应急流调队伍进驻华海大厦海珠区流调指挥场所,开展流调溯源和数据筛查工作;同时组建了涵盖48个单位,由1803名党员及教职工组成的外围流调队伍。截至9月3日,他们完成了流调数据核查约12万条。
前一刻他们还是普通的“海珠教育人”,家里的“顶梁柱”、年轻的“宝妈”、青春洋溢的“90后”“00后”。接到命令的那一刻,他们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扛起责任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成为一名训练有素的流调员。
执行流调工作中的“海珠教育人”
进驻华海大厦的流调队员们争分夺秒,细致高效,与时间赛跑。他们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凌晨,守在电脑边、电话旁,每人每天要打200多个电话,每个电话费时十分钟以上:排查重点场所的密接、次密接人员的住址、同住同行人、行程轨迹等信息并做好记录与统计,为海珠区疫情防控专班精准处置疫情第一时间提供全方位的动态信息。
流调队员、红棉小学老师黄海浈现在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深有感触地说:“三天两夜的流调工作虽然累,但每当我看到组内的党员同志们冲锋在前,敢挑重担,我的心中就充满力量。他们用一言一行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让我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信念,我要向他们看齐,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教师的‘硬核’担当。”
来自海珠区少年宫的冯良勇老师和来自宝玉直实验小学的梁敏怡老师担任流调小组组长,为了保证小组工作效率,两位组长24小时手机不离身,随时准备接受任务,甚至可以在5分钟内安排队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有一次,他们凌晨2点刚刚睡下,2点半又起床工作。
不少老师在紧张准备线上教学的同时,又投入到流调工作中。9月2日,开学次日,万松园小学一位教师在朋友圈中感慨道:“时光恰好,初秋相见,网课第一天,老师们上着网课、打着流调电话、编着公众号,人人都变得一专多能。”
面对疫情防控大局需要,老师们火速驰援;流调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们又用责任、初心和担当坚定贡献力量。一条条流调电话,一份份统计数据,都是“海珠教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真实诠释。